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斐伏尔继承了马克思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的城市空间以及城市进程与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组织的联系进行了深入考察。资本批判是其“空间生产”理论的基本维度和着力点,空间生产实质是资本主导的社会空间积累过程,因此,随着资本积累方式的转换,资本批判逻辑也必定发生转换。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资本批判理论形态立足于空间生产资本化批判,运用社会空间辩证法重点考察了空间生产资本化的悖论及其克服路径,强调要变革社会生产关系,就要进行空间革命,创造出理想的社会空间结构,因此,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也蕴涵着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列斐伏尔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了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成为当下研究后空间地理社会学、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以及解构神秘意识形态等问题的重要学术资源。但是学界对列斐伏尔本人及其空间思想却有更多的不解甚或误解,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理论的力量和实践的效能,因此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拟对列氏空间理论进行溯源并考察其研究路径,以谱系学思路力图还原其本来面目,为今天全球化都市空间新样态提供理论视角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
列斐伏尔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进行了政治学批判,认为空间生产资本化必然导致空间结构和空间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空间政治崛起。资本支配的空间生产也是政治空间的生产过程,列斐伏尔由此转向对空间政治的考察,他考察了空间生产和政治的关系,批判了空间生产的政治意识形态化,要求清除空间霸权意识,争取空间权利,建立差异政治空间。  相似文献   

4.
福柯与列斐伏尔的空间观念具有很多相似性,但他们的研究目标、理论构架和对具体问题的解释却不尽相同:在研究目标上,福柯要破除单一空间观,列斐伏尔则要建立宏观的、囊括一切的空间理论;在理论构架上,福柯将空间与知识和权力联结在一起,建立了空间、知识和权力的互动体系,列斐伏尔则是采用了马克思社会学的框架,用"空间的生产"来解释作为社会存在的空间之运动过程;在对空间同质化与差异化问题的理解上,福柯强调通过"他者化"来破除空间的同质化,列斐伏尔则是通过阶级冲突来消解空间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5.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政治批判蕴涵的理论主题是对空间生产政治现象形态的批判.他考察了空间生产与政治的关系,认为空间生产与政治是互动机制:政治影响空间生产,空间生产执行政治功能;其理论方法是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阐释空间生产政治化的悖论及其克服路径;其功能特质在列斐伏尔看来,要拒斥空间政治霸权,就要凭借总体人和身体革命实现空间政治权利.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政治批判能够展现政治意识形态和空间生产的互动效果,其中蕴涵着对日常生活微观领域的考察,从而能够推动社会政治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6.
列斐伏尔认为,资本主义都市空间规划与资本逻辑是互动关系:都市空间规划中始终渗透着资本逻辑,资本逻辑也制约着都市空间规划。都市空间规划过程是由资本逻辑推动的,体现着中心性与动态性的工具理性纠结。都市空间规划中的技术理性给人类制造了一个技术化的抽象性的都市空间生存状态,这种都市空间生存状态是动态化、视觉化、中心化和消费化的生存形式。基于这种资本化的都市空间生存形式之上的人类思维模式与实践方式,都发生了很多新空间现象。为了消除这种都市空间规划引起的资本化现象,就要倡导都市空间变革和日常生活革命。  相似文献   

7.
虽然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忽略种族意识形态,他的"空间三一论"却体现种族空间政治张力.本论文将莫里森新作<爱>的故事空间作为观察对象,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文本虚构世界的空间关系,探讨虚构社会如何为空间所结构,空间关系如何反映社会关系,权力怎样构建空间,空间怎样表征权力.指出:种族统治体现为空间统治,空间构建表达个体、社会之间的协商.科西一家的空间发展和位移、"丝镇"的空间构成和重组,折射出种族现实的变化,空间生成密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运动的突飞猛进,西方发达工业社会进入空间时代,空间生产模式也由先前的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变为空间本身的生产。列斐伏尔面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空间生产现象,用批判的思维和方法对空间生产过程及其问题作了解读,形成了"空间生产"思想。列斐伏尔之后,哈维、苏贾等学者深化了"空间生产"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9.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是当代关于空间问题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他提出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理论,用社会和历史来解读空间,又用空间来解读社会和历史,并使用"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的"回溯式进步"来强调社会--历史--空间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对于西方传统认识论的反叛,又是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空间化尝试,也是列斐伏尔自己理论发展一脉相承的产物,将自己的理论指向于"空间革命"--重建一个差异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已经成为当代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核心领域,通过把马克思的核心范畴、主题运用到空间分析,他不仅在空间分析中充分发展了辩证法思想,而且提出了以城市权为中心的空间政治学设想。列斐伏尔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围绕资本主义批判形成了多层次的理论建构和创新,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效应。他的例子表明,城市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政治学乃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当代再生产核心特征的理论工具,亦是寻求改善当代城市生产的核心理论资源。1  相似文献   

11.
列斐伏尔总体上沿袭了马克思的资本及商品拜物教批判,但毕竟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他更看重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思想异化现象,而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没有太多抱怨。空间拜物教实质是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凭借空间拜物教在全球散布,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空间拜物教批判的理论目的就是将人从空间意识形态的束缚中解救出来。列斐伏尔呼吁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和节日化以克服空间拜物教的悖论。  相似文献   

12.
列斐伏尔论述了国家空间生产的悖论及其克服路径。他认为,国家空间生产既体现着生产力发展程度,又彰显着生产方式发展走向。国家领土的演变关联着空间冲突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关系着空间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社会空间结构的转换。国家空间政治中的"透明幻觉"产生于资本的推动,是国家空间生产的现实基础,应该建立空间政治制约机制,建构和谐的空间政治体系,让人们在社会空间中和谐相处,激发人们创造新空间形态的努力,维护人与自然空间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于国内学界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引进和深入以及对日常生活研究的展开,列斐伏尔的一些重要思想,逐渐被介绍进来;说陌生,是因为20多年来,虽然有一些关于列斐伏尔的论文,但列斐伏尔思想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何以形成,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所针对的是何种社会,他的思想在前后期是否存在着变化等,  相似文献   

14.
列斐伏尔论现代社会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斐伏尔考察了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异化现象,提出要消除人类的异化,必须实现走向“总体的人”的目标、进行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异化观的锋芒指向现代西方社会、实现人的主体性和解放,这是应该肯定的。列斐伏尔对社会主义异化的大胆预言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警醒作用。但列斐伏尔过于夸大异化的性质和作用,认为只能消除异化的某种形式,而异化本身是无法消除的。我们要认识到异化是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现象,不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5.
大卫·哈维近年的空间分析多驻足巴黎展开.以都市的现代性重构为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哈维给我们揭示了历时态的三种巴黎空间:巴尔扎克的巴黎、奥斯曼的巴黎和列斐伏尔的巴黎.前者可谓自然的空间,以物理空间标界出社会等级.其次是资本的空间,奥斯曼见证了资本如何反客为主,成为巴黎至高无上的第一主人.最后是反叛的空间,诚如列斐伏尔的预言,拆迁、移民、失业,这一切最终都将是城市动乱的根源.这三种巴黎的空间叙述同样具有毋庸置疑共时性的意义,无论对于巴黎这个古典现代性的地标,还是当今全球化背景中一切如火如荼抑或不动声色的都市再规划,它未必不是一个形象写真.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开创了日常生活批判研究,他毕生致力于开拓日常生活批判的问题域,尝试建立一个批判认识和变革日常生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关注点和立足点在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其批判研究的重心分布广泛,前后期研究重心有所变化,但具有思想上的内在一致性,主要涵盖资本主义神秘化的意识形态、二战后兴起的“消费社会”、都市社会以及空间政治经济学等多方面内容。列斐伏尔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内容,探索了新的解放路径。当代马克思主义需要积极回应日常生活领域的现实问题,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日常生活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68年文化革命的退潮是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批判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为日常生活批判的深化和拓展,空间生产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思想、后现代艺术理论和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等多种合力影响的结果。全球化的空间生产及其引起的问题要求学者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列斐伏尔把空间作为社会批判的切入点,并将理论焦点由日常生活领域转向空间生产领域,由此形成了艺术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18.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他认为,空间生产和生态有着各自的运行逻辑,但二者能够结合,并推动着空间生产生态化。它们构成相互依存且不断排斥的关系: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带来了很多生态问题,蕴涵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困境,呈现出非生态化的趋势。为了克服空间生产带来的生态困境,列斐伏尔倡导实现空间生产生态化。空间生产生态化是为了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存在和发展。空间生产生态化需要彰显总体性生态观,变革现有的空间生产方式。因此,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建立总体性的理念和生活态度,遵循自然整体规律,建立新型的空间生产方式。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生态思想,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后现代工业社会工业化生产造成的空间生态系统失衡作了考察,提出了空间生产生态化的实现路径,对构建后现代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学空间批评的美学源流历史久远,从希腊古典主义的柏拉图到文艺复兴后的莱辛,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巴赫金,再到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他们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文学空间批评做出了独特的美学贡献。正是借助于诸多的美学源流,并在马克思基本理论基础上,马克思主义都市空间美学才能最终兴起,其代表人物列斐伏尔、福柯和哈维等人引领了空间转向,继而文学中的空间叙事和都市研究引起公众注意,出现所谓的空间批评“新”象。因此,文学的空间批评是空间美学长期发展的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批判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斐伏尔社会空间生产批判理论彰显在日常生活批判、政治批判、生态批判三大维度。在日常生活批判上,包括对日常生活空间异化的批判和对自由、多元、开放的日常生活空间的向往,从而呼吁人们进行日常生活的艺术革命。在政治批判上,“空间生产”不仅考察了空间生产与城市化、全球化的紧密关系,而且阐述了空间生产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从而内蕴着空间正义的追求。在生态批判上,“空间生产”不仅阐述了空间生产的生态意蕴,而且批判了空间生产导致的非生态化现象,从而内蕴着空间生态伦理的追求。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批判中彰显的理论焦虑和现实关切,可以说,也是对发达工业社会城市空间生产无节制扩张的生态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