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退休多年的老领导发来一条短信:出生一张纸,开始一辈子;毕业一张纸,奋斗一辈子;婚姻一张纸,折腾一辈子;做官一张纸,斗争一辈子;股票一张纸,起伏一辈子  相似文献   

2.
游本根 《中华魂》2010,(8):47-47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昌元给"三一"干部画了张"像":"用人一言堂,让买官卖官有了市场;花钱一支笔,让贪污腐败易如反掌;决策一张纸,冠冕堂皇"。  相似文献   

3.
正讲台,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场所;是播撒精神良种、传承文明的高尚平台。登上讲台,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清澈眼睛、一张张朴实诚笃的青春脸庞,作为老师,一种庄严神圣之感会油然而生。老师在讲台上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一个手势,一道目光,都是身教;诵读一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7,(5)
一部《约翰·克里斯朵夫》让喜欢文学的人认识了傅雷;一张张动人心弦的钢琴唱片让喜欢音乐的人认识了傅聪;而看  相似文献   

5.
李年贵 《老友》2013,(8):18-18
这两张照片,是我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的合影。一张是在1983年10月29日,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当天我向他敬酒祝贺;另一张是在10年后的1993年10月29日,在中国工会十二大第一次执委会上他同我的合影。  相似文献   

6.
卢策 《老友》2012,(11):16-16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翻开那本尘封已久的相册,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将记忆的闸门打开:可能是一张温馨的全家福,可能是一张英姿飒爽的军装照,可能是一张与老伴的恋爱照,可能是一张泛着青涩笑容的少年照,亦可能是一张旖旎的风光照……诚然,光阴易逝,但曾经的真情与希望依然存在;纵然,白驹过隙,但镜头定格的美好与青春依然将岁月凝固。《老友》杂志定于2013年举办"老照片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欢迎大家与广大读者分享自己的老照片,讲述老照片背  相似文献   

7.
陈新 《老友》2008,(1):46-49
2007年10月16日上午,党的十七大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参加了四川代表团关于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巴中有效解决群众行路、饮水、上学、就医难题等议题的讨论后,拿出两张照片来,向大家深情地讲述了这两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张照片上的小女孩,在夏天却穿着冬天的衣服,看上去病恹恹的样子;而另一张照片却是小女孩与一对头发花白的老人的合照,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人的名字已经和张謇研究联在一起,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如同"人们谈到张謇必然想到南通,谈到南通又必然想起张謇"一样;人们谈到张謇研究必然想到章开沅,谈到章开沅又必然想到张謇研究。  相似文献   

9.
作家张一弓有一个英雄情结, 张一弓作品中的英雄专题在发生“有主题”变奏; 这是我阅读一弓小说特别是近作的两点感受。 读一弓的小说,常会感觉到他的心灵一定被某种东西强烈地占据了,在不同的表现对象身上,常会发现一个相近或相似的精灵——英雄的精灵。 张一弓几乎创造了一个英雄系列:李铜钟、张铁梁、商山兰、赵镢头、郭亮、春妞、宋福旺、猎人……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2006,(3)
亲爱的会员朋友:《21世纪》杂志2005年下半年幸运获奖者诞生,其中三等奖50名将获得新东方在线价值108元听课卡一张;二等奖20名将获得新东方在线价值268元听课卡一张;一等奖两名将获得新东方在线价值518元听课卡一张。奖品以邮寄方式发出,请获奖者留意查收。联系电话:(010)64669  相似文献   

11.
<正> 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傅山与年长于他的思想家张慎言有交往,从张慎言那里接受了李贽的思想,证据是张慎言曾送给傅山一把题诗的扇子。此说大概得自王守义先生《傅山与李贽》(《学术通讯》1963年第3期,1985年又收入《傅山研究文集》)一文。该文云: 张慎言又是傅山的前辈,私人交谊甚笃。傅山晚年忆及此一段情谊时说:“吾自二十岁外以来,交游颇多,亦尽有意气倾到之人,渐渐觉其无甚益我处。庚午阳城张公子履旋赴乡试来会城,司徒公(张慎言)寄与扇子一柄,一诗戒之。首句曰:交友休从意气生。吾初疑其不然,人  相似文献   

12.
去年母亲节的时候,我照例给母亲写了一张贺卡,送上节日的祝福。最后剩下两张,一张留给刚做了母亲的自己,另一张则寄给了婆婆,信笔写上一句:“但愿这一张贺卡给婆婆平淡的日子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贺卡寄出去以后,很快被我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婆婆从大老远的乡下跑来,异常高兴地说收到了我的贺卡,这时我才记起曾给婆婆寄过一张贺卡。婆婆絮絮叨叨地说着,大致是夸我细心,懂得她的心事,心里有她这个婆婆,说我是她的好儿媳;还批评一些年轻的媳妇眼里只有母亲没有婆婆,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婆婆斤斤计较。在婆婆眼里,我简直就是十全十美。一张…  相似文献   

13.
朝阳的二月,还是大地冰封的季节,座落在鹰嘴山下、大凌河边的朝阳农学院,却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校园西侧的半山石壁上,“农大毕业当农民好”的大字标语粉刷一新;一张张回乡务农的决心书、请战书挂满了教学楼;教室里刚刚开完到农村上阶级斗争主课的  相似文献   

14.
“废灶兴垦”对沿海经济带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废灶兴垦”体现了张謇“衡量时局,随机因应”的理念,沿海经济带建设应当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废灶兴垦”体现了张謇“先图工业”、“实业救国”的理念,沿海经济带建设起点要高,一开始就应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废灶兴垦”体现了张謇拿来主义、“开放主义”的理念,沿海经济带建设应当坚持对外开放,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废灶兴垦”体现了张謇“乞灵于法”、统筹兼顾的理念,沿海经济带建设应当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规划、统筹协调、和谐发展;“废灶兴垦”体现了张謇“苟欲兴工,必先兴学”的理念,沿海经济带建设应当着力培植并用好各类人才,狠抓科技进步并力促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正>10万近日,龙湾永兴二小举行首届"崇高"奖学金颁奖仪式。"崇高"奖学金以该校已故退休教师张崇高之名命名。今年4月,退休教师张崇高离世。消息传到龙湾永兴二小1993届一班毕业生的班级微信群里,同学方毅提议以老师之名在母校设立奖学金,众人响应,最终由17名同学众筹10万元。张崇高曾任该校教务主任、语文教师,1998年退休。方毅说,因为张崇高老师的培养,他们班里走出了3名浙江大学学生,并有不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对于一所乡村小学而言,这是很难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张謇被称为"中国近代两位水利导师"之一,淮河的治导是张謇费心力最多的水利问题。以张謇导淮为契机,中国开始逐步培养专业水利人才;张謇导淮时所设北洋政府导淮局(后改为全国水利局)是国家级流域管理机构雏形;区别于传统的治水,张謇导淮把工程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早期近代型水利工程设计的思路;在中国水利史上,张謇导淮上承传统官僚治水、经世致用之学治水,下启近代专家治水、科学治水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看清真相     
有一次,两个法国人和两个犹太人搭火车旅行。法国人很单纯,每人买了一张票;而犹太人精打细算,两个人只买了一张票。法国人见到这种情形,就问犹太人:“你们只有一张票,那等列车长来查票,你们怎么办?”犹太人神秘地笑而不答,上了火车不久,便传来列车长查票的声音,只见两个犹太人挤进一间厕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南宋诗学家张戒及其<岁寒堂诗话>.张戒是一位爱国者,他论诗主要遵从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从两个方面推进了诗意学说.在诗意本体论方面较前人有所深入,在言志与咏物的关系方面提出了新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张謇水利著说颇多,以《张謇全集》(2012年版)为数字化资源,对张謇涉水利的时序变化、地域变化、人物共现、情感倾向、教育主张等方面进行数字人文分析,勾勒出张謇家国情怀的水利人生画像,开辟了文献利用新用途和名人研究新路径。在时序变化方面,可以将张謇水利人生分为黄河治理、治淮导淮、水利教育和回乡保坍4个时期;在地域变化方面,梳理出张謇在南通时期思考治水和实践治水、郑州开封时期疏塞并举治黄,南京北京时期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在人物共现方面,发现张謇善借名人力量实现水利抱负,但收效甚微;在水利情感倾向方面,刻画出张謇先后经历了“满腔热情、忧郁南归”“忧国忧民、务实理性”“雄心勃勃、锐意改革”“辞归故里、热忱家乡”4个情感变化过程;在水利教育方面,概括出张謇“以德为先、重视实践、严谨治学”的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20.
纸的用处大     
小小一张纸,你用它来画画,我用它来写字;你用它来做习题,我用它来折纸鹤。小小一张纸,用处可大啦!指导教师茅燕娟纸的用处大@余成杰$江苏海门师范附属小学一(3)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