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荣辱观以良心对荣誉、耻辱的体验,促使个体道德构建发生机制过程,成为道德认知价值构成、道德行为情感体验、道德性格社会认同的基础;以牵引荣誉的张力和排斥耻辱的驱力合成个体道德构建的动力;以高标要求和底线原则成为个体道德构建的鲜明标杆。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荣誉观的价值审视王昕杰,乔法容荣誉观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人类道德与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亘古及今,一切志士仁人无不十分珍视自己的荣誉。在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变革过程中,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荣誉这一范畴,什么样的荣誉观才具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道德价值虚无化、道德理想世俗化、道德认知片面化、道德情感冷漠化、道德意志薄弱化、道德行为失范化。社会结构变革的冲击、文化多元化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是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重要根源。重建大学生道德信仰,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标准,以共产主义道德信仰为核心内容,加强传统道德规范教育,处理好传统道德信仰与时代要求的关系,关键在于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转化与内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类生活处于普遍危机之中。危机的导因是人生活的样式逐渐变得外在形式化、感性实物化和无根基化。这种生活样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近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的人的理念造就的。从笛卡儿到康德的理性主义哲学把理性放在人的首位,而作为生活本身指向性的道德价值却被理性充满和遮蔽,其后果是生活的外在形式化;以休谟为代表的感性主义哲学把道德价值等同于快乐,其结果是使人感性实物化;以艾耶尔为典型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把道德价值陈述推向无意义的深渊,并由此放弃了对人的塑造,道德价值在哲学中最终销匿了。道德价值开显的一条可能通道是情感──价值现象学。  相似文献   

5.
道德虚无主义对道德生活的破坏不仅仅表现在其本身对一切道德原则的拒斥,更重要的是其依托某些哲学观念将道德虚无化的逻辑合理化,从而使这种逻辑渗透于生活各个领域,并支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道德虚无主义依托现代价值哲学的价值逻辑,将道德、人生等问题价值化,从而否定道德具有自在的普遍意义,致使道德陷入极端相对主义直至虚无。  相似文献   

6.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荣誉和耻辱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的看法及根本观点,在道德体系中属于道德评价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体现着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一直以来都是道德观中的重要内容。荣辱观对社会道德的实现,个人道德的形成,乃至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荣辱观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水平整体滑坡的现状 ,有学者提出了“道德法律化”的应对策略。这种主张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本质区别 ,在逻辑前提上存在着无法弥补的漏洞。从事实层面上看 ,“道德法律化”是一个虚假命题 ,是对“法的法律化”的误解 ;从价值层面上看 ,这一命题隐含着道德标准绝对化和道德约束强权化的倾向 ,对社会道德生活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8.
第1期·哲学王船山先生的理想人格………………………………………………………………………………张利明(1)“天地境界说”的生态伦理意识及现代价值…………………………………………………………胡艳(4)社会转型期道德荣誉的异化、迷失与重塑………………………………………  相似文献   

9.
伦理就是社会角色配置之道,人们把对社会角色配置之道的认识与体悟现实化就成为"道德"。道德的本质就是伦理的现实化,现实化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化为社会道德规范,二是现实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三是现实化为具体道德实践。伦理总是对一定时空范围的社会共同体而言的伦理,我们把特定伦理适用的时空范围称为伦理时空。伦理关系的本质就是自我主体与他者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哲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伦理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关系"。正义是具体条件下最能够实现共同体价值最大化的价值。道德正义有四种涵义,一是指道德规范的正义性;二是指作为美德的正义感;三是指道德实践领域的正义,即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均衡。四是可以作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总原则的规范。我们将对金规则的解释合起来就是:"以人为人、助人成人;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对荣誉、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价值在于:澄清价值观念多元化导致的荣辱观混乱,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价值观依据,明确和谐社会应具有的价值和道德标准,并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荣誉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本质及价值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荣誉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誉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学生对待荣誉的态度,不仅决定着自身命运,决定中华民族的形象,决定我国文化的软实力,甚至决定着国家的命运,而且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主导荣誉观的价值取向。强化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自觉从党、国家和大学生发展的战略高度搞好社会主义荣誉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社会道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困惑和价值失落.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道德方面也表现出了某些与其身份不符的道德缺失.本文将通过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象、原因,并指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修补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重要途径,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耻观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本体意义的价值观念,先秦诸子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从而奠定了中国伦理文化的核心观念,而荣辱观与礼义观则是外化的形式。中国文化本是一种世俗文化,廉耻则是其中的本体价值,它是道德之底线、人伦之基础,因而,历代文化建设与廉耻建构互为表里。当代中国文化的建构也必须重铸廉耻观念,但应当在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之上进行。  相似文献   

14.
儒家在其道德建设过程中,强调"义以为上",力图使其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关于荣辱的体验,形成相应的荣辱观,实现其价值导向。儒家认为人"非利不生",用"义以分之",主张"义以为上"荣辱观,把"计利富民"作为价值导向,从而树立其在道德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主流价值观念淡化、道德相对主义盛行、善恶荣辱标准扭曲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在社会发生巨大而深刻变革的情况下,思想道德建设内在动力机制的弱化和解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是对那种单向度发展模式的不足的文化理念补正。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其深刻意义在于强化主体道德水准自我提升的外在与内在动力机制,把实现社会的风俗美正和个体的德性良善作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下道德建设,面临主流价值被淡化消解的危机情境;荣辱观在逆转个体道德理想模糊、个体道德底线消解方面,其建构个体道德的基础作用日受重视;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优秀道德传统的传承发扬与超越,因为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确立泾渭分明的是非界限,高举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成为凝聚道德共识的要旨,而具有持之...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时代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政治伦理视域下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化社会应当是一个良序社会.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健康、稳定、合理的良序状态本身并不会自动生成,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其提供了政治价值功能引导、政治制度伦理支撑与政治主体道德评判.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这一思想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具体反映,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当从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