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许多译者常常认为翻译只是再现“语义”,但文学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只体现“语义”是不够完美的。风格的再现问题是翻译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译者必须把它考虑在内。本文试图从英语文体学、修辞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作品翻译风格的特征及风格再现问题。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目的是使译作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及风格。翻译最高境界是使译作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包括文体风格。翻译者在翻译过程而应忠实地再现作者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风格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与原著作者风格上的相似,对在译作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译著的背后潜藏着译者与原著作者在文学风格上的极大相似。正是这种相似性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原著的脉络,从而进行成功地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是翻译中的重头戏,要做好文学翻译需要文化、历史、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协调作用。本文主要从文学翻译角度入手,结合董秋斯和张谷若两位翻译家对David Copperfield不同的翻译译的比较本,认为文学翻译中的双关语翻译是翻译的难点,也是翻译的重点。关注双关语的翻译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语言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语言学的各分支结构(如:语音和语义)之间的一些必然联系,同时也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再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学作品的个体性决定了其翻译文本必须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美与形式美。但是由于文化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民族之间的审美差异,这种“忠实”的翻译标准只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文学作品的翻译所涉及之问题,其中包括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审美分析及其翻译,语言表达的审美分析及其翻译等。进一步说明文学翻译是不同于非文学翻译的,它更多的是注重实现原文的审美功能,因而所适用的翻译方法及标准亦需译者再三斟酌,以求更好的再现原文——即对原文进行审美上的艺术再创造。  相似文献   

6.
7.
从文体风格语境的概念入手,通过对比不同的译文,分析文学翻译中文体风格语境对准确理解原文,再现原文风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探讨翻译中的风格再现问题。简要论述了风格的可译性,列举了刘宓庆提出的三种风格符号换码模式。基于这三种模式分析季羡林的《文学批评无用论》原文和张培基的英译本,发现英译本在重现原文风格上存在缺憾,无论从语域层面、词汇层面还是修辞层面来考虑,均没有达到与原文的契合;并为更好地再现原文风格提供了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
试论文学翻译中艺术意境的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意境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艺术意境的再现是文学翻译的核心内容.文学翻译说到底是原作艺术意境的再现,文章从艺术意境的审美构成、艺术意境的再现过程以及再现的两条常用途径--对应法和重建法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俄语科普作品的文体风格不同于其他科学作品。在术语运用、动词表现形式、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段等语言表达方式上都有其特殊之处。在俄语科普作品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科普作品翻译的基本标准,注意科普作品翻译过程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和通俗性,只有这样才能努力保障俄语科普文体风格在译文中的再现。  相似文献   

11.
《尚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集。以译笔"忠实"著称的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于中国儒、道、释三家典籍悉有译述,其中系统译介"四书五经"开创了汉学研究新纪元,所译《中国经典》一直被奉为"权威译本"。《尚书》是其译《中国经典》第三卷。他在追求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也力求保证风格的忠实移植。本文从语气的描摹、意境的再现、情感的移植以及形象的保存等四个方面,配以具体的译例,论证了理雅各《尚书》译本文学风格的再现,希望能给我国的典籍翻译工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英诗互译中的意境、风格再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与风格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比较诗歌翻译中的典型例子,探讨了中英诗互 译中意境、风格再现问题,并提出只有准确地把握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领悟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翻译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着手 ,探讨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分野与汇合 ,认为虽然两者的翻译对象不同 ,但也有文体的互渗现象 ,文章以隐喻为例说明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把握处理原文 ,以便忠实准确地传达信息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的结果,是用语言来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文学翻译不同于非文学翻译.它的艺术观包括一、满足审美需要,突出形象传达;二、把握思维特征,处理语言变量;三、发挥译语优势,传达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是翻译界学者们始终所关注的。本文就文学翻译的特点,标准及相关策略作进一步探讨。作者认为,忠实乃是译作的最根本标准。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应动态考虑影响文体的各种因素,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作用,协调好创造性叛逆与读者接受,把握度,准确传达信息,保证译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总是会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这种交际过程中,原文文体风格,尤其是文学文本的文体风格的变形是常见现象。目的语文化的文学传统是翻译中原文文体风格发生扭曲变形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信”的问题是中西翻译理论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在当今盛行多元理论的同时,不应丢弃这一传统译论。本文以“信”的翻译原则出发,探讨文学翻译在遣词和风格方面的“信”度失缺,旨在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并能以“信”的角度进一步审视译作,从而规范文学翻译市场,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不可避免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从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译者的读者身份、译者的作者身份、译者的创造者身份等几个方面的关系探究译者的主体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类型,在质量标准上有其特殊性,而译者对于源语文本的理解和目的语文本的创造使文学翻译的全过程被置于文学理论的制约之中.基于文学翻译的固有特性,以及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与文本的关系及其创造性作用,文学翻译同样需要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论文学翻译中的形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描写和规定并重的方法 ,从语言的各个层面诸如语法、语汇和语篇着手 ,对文学翻译中形似的本质作了详尽的分析论证 ,从而得出文学翻译中贯彻适当适应和灵活对应的形似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以诗歌翻译为例 ,分析了形似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形似的贯彻是延续原作艺术生命 ,实现文学翻译目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