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庆光 《统计与决策》2005,(19):110-112
一、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十五"期间为例,第三产业对全国新增就业人数的贡献率为84.6%,显然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从1980-200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3.7%上升到32.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2.1%上升到26.4%.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减少了126万个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创造了26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创造了100万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2.
一、三产现状的分析 1978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8%,比全国的23%低2.2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如雨后春笋,在三晋大地迅速掘起。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1992年和1978年相比,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8.32亿元增加到14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递增9.6%,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7.5%的递增速度。1992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5%,从业人员达到329.6万人,占当年全省社会劳动者比重的24.2%,比全国的19.8%高4.4个百分点。1992年,我省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为16:55.5: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90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27%,青海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29%,西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87%,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200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3%,增加了5.03个百分点;青海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2%,增加了4.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宫芳 《山西统计》2001,(12):22-23,2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质量日益提高。但也有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内部结构仍不合理。因此 ,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一、我国第三产业不断发展 ,但仍然滞后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下降 ,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 ,第一、二产业转移出大批富余劳动力 ,“九五”期间前 4年全国从业人员共增加 2 6 39万人 ,第三产业吸收了其中的 81%。 1999年底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为 2 6 .9% ,比 1995…  相似文献   

5.
曹桂芝 《浙江统计》2003,(10):13-14
第三产业繁荣兴旺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第三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通过1985年以来17年的高速增长,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76.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31倍,平均每年增长15.4%,总量居全省第五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全省各市中居末位。一、发展的简要回顾从台州市1985年至200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情况看,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比重差距…  相似文献   

6.
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是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看,达到72967.7亿元,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39.9%;而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为13534.5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4%,占我国GDP7.4%,是第三产业各行业中占增加值比重最大的行业。其增加值的计算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准确性。从我国GDP第一次经济普查与2004年统计快报有关数据对比情况看,我国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距  相似文献   

7.
一、存在的问题1、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偏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弱。199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7.2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6%,相当于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8%。“八五”时期,在新增加的240.7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18.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8%。比“七五”时期的13.6%降低5.8个百分点。2、产业层次低,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我市第三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商业、交通等行业比重大,发展慢。新兴行业发展快、规模小、比重低;二是传统行业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本文对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给出了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的长期关系,同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得到了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的短期关系。  相似文献   

9.
服务业也称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新的《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都属服务业,具体包括15个行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的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业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一、近三十年莫旗服务业发展状况 我国第三产业统计开始于1985年,1986年国家统计局首次正式公布了1985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莫旗为3096万元,占当年GDP总量的22.8%,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2005年莫旗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8448万元,比1985年增长了近15倍,但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却下降到17%,比1985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11年底,莫旗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31038万元,占当年GDP的比重是28.6%.莫旗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不高,到2011年底,莫旗全社会从业人员15.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为12.7万人,第二产业为0.6万人,第三产业为1.8万人,一、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84:4:12.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宁波市服务业取得显著进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31709个,占全市法人单位总数的44.5%,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0456个,事业法人单位4287个,行政法人单位1118个,其他法人单位5848个。服务业产业活动单位4.16万个,个体经营户28.32万户,分别占全市总数的50.9%、80.5%。服务业增加值821.4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95%。  相似文献   

11.
一、“十一五”期间,西安市节能降耗与全国、全省的比较(一)西安市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西安市不断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不断提高。2009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0.34%.比2005年降低1.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刘春莲 《浙江统计》2003,(11):41-42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亦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全面推进我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我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1、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九五”时期,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9%,比“八五”时期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到2002年,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6.09万元,增长10.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相似文献   

13.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程度较大,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处于不断下降状态,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处于波动上升状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相似文献   

14.
王丽 《浙江统计》1995,(11):6-7
发展现状及特点温州市是第三产业较发达的地区,那么鹿城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呢?据第三产业普查及统计年报资料反映,鹿城区现有58618人从事第三产业;拥有固定资产58231万元;增加值由建区初期(85年)的10561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10454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增长速度为20.9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建区时的3O.4%,上升为431%。这一比重高于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充分显示了鹿城区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中的地位。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第王产业的增长点来自:第一,第三产业第一层次的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发展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文章首先对中国第三产业产值方程进行了估计;然后根据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过程作了分析;同时采用了2000年度中国内地各省区第三产业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发现:随着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增大,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层次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层次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却逐渐升高。故此,根据上述特征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3、产业结构调整使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明显上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省的就业人口正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为33.53%,第二产业占40.65%,第三产业占25.82%。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19.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10.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8.84  相似文献   

17.
在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文章首先对中国第三产业产值方程进行了估计;然后根据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过程作了分析;同时采用了2000年度中国内地各省区第一产业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发现:随着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增大,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层次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降低;第二层次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却逐渐升高。故此,根据上述特征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省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省委政研室黄光明一、我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形势比全国严峻,其经济根源在于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国有企业亏损严重1.我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形势比全国更严峻。截止1997年底,全省下岗职工为50.2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2.1...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第三产业个体户的全面普查,1992年永嘉县第三产业个体户20106户(未包括外出经商户),从业人员26647人,其中有工商登记的(有证)10373户,14803入;有关部门管理登记和无证的有9733户,11844人。1992年全县第三产业个体卢营业收入为18153.2万元,创造增加值20802.l万元从行业看,个体商业居首位,有户数10511户,从业人员14211人,增加值11416.3万元,分别占全县个体户的522%、53.3%和54.9%;其次是交通运指业,7116户,8327人,增加值为6134.3万元,分别占全县353%、31.2%和Zg.5%;饮食业占第三位,增加值16797万…  相似文献   

20.
论国有经济比重下降的现实合理性广东省统计局卜新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并呈现经济增长较快时则这一比重下降幅度亦较大的特点。表明非国有经济的增长势头远大于国有经济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