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在宏观的文化传媒领域与微观的电视剧行业中不断放松规制,激活市场机制,激励市场机制导入与广泛渗透电视剧行业,不断在电视剧行业发展中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电视屏幕上确实出现了许多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很多电视剧在中央台、各省上星卫视台、地方电视台都取得了极大反响,很多剧在经济效益上、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回报。但许多电视剧本身题材很好,故事内容非常感人,由于创作人员的粗制滥造使电视剧的质量大打折扣,影响了电视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敦煌文学是丝绸之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义地看,除敦煌文献遗存外,敦煌文学还应包括见载于史籍、汉简、碑铭等媒介,主要以丝绸之路甘肃段为创作题材的古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甚至还可以涵括近代和现当代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记者、作家、诗人等以丝绸之路甘肃段为创作题材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开发利用丝绸之路文化资源,通过文学作品、艺术片、纪录片、电影、电视剧、动漫作品等多种形式挖掘和表现敦煌、丝路文化,有利于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当下小说的电视剧改编为研究对象,力图阐释这一现象对于小说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通过考察电视剧改编的现实语境,从大众传媒的发展、经济因素等方面为从小说到电视剧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文学的"触电"是拓展生存和传播空间的文化选择,通过改编这一途径寻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文学与影视的交融与互渗中,文字媒介与视听媒介相互补充,文学与影视对共同面对的现实进行了相互呼应的文化阐释.通过对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证明小说选择了影视是明智之举,是自身表达方式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5.
开眼     
《人生与伴侣》2007,(3):64-64
不久前,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召开新形势下的电视剧市场合作研讨会,40多家影视机构和全国30多家电视台坐到了一起,制作方和播出方共同商讨电视剧市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通报了2006年电视剧制作情况,据他介绍,广电总局2006年共发出电视剧许可证500部,制作的电视剧集数是13780集,还有一些在审查修改中的电视剧以及上千集的栏目剧没有计算在内。而根据一年电视台播出最多7000集的量来算,有6000多集的电视剧观众根本看不到。集数多,好剧少,但这不是电视剧市场繁荣,而只能说是泛滥。王卫平表示,2007年将是电视剧质量年,只有好剧才能在今年胜出,广电总局要全方位协助制作机构提高电视剧的质量,将努力抵制荧屏上的“三俗”现象,不但要在国内市场有好的反响,还要鼓励制作机构把优秀的电视剧往境外送。  相似文献   

6.
文学资源有很多定义,但基本上它是指与作家和作品相关的资源。迄今为止,文学资源仍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南京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具有丰富的文学资源。本文探讨的是南京文学资源旅游开发的相关问题,首先阐述了文学资源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南京文学资源的状况;再次阐述了文学资源的开发现状;最后提出了对南京文学资源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通常被认为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这完全忽视了它的本土渊源。事实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汲取多方文明资源而生成的,中国古代浪漫文学资源是最为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基因,更催生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转型和再生。换言之,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历经从古典到现代的蜕变与超越,表征为三个层面的关系形态——表层断裂、深层接续、转型和再生。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广播电视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给广播电视播出单位和电视剧制作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电视台对电视剧的购买价格将有所下降,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对电视剧的制作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于广告与广大受众的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决定了广告与文学的亲缘关系,不少文学形式在广告中得到运用.本文讨论常见的诗歌、对联、快板、相声和电视剧等文学形式在广告中所产生的审美功能和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继电视纪录片之后,出现了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反映茶文化的电视剧,丰富了茶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内容。通过对茶文化电视剧的分析,了解该类电视剧反映与传播茶文化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提升该类电视剧的质量,改善电视剧传播茶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观众对电视剧的审美接受主要是通过对电视剧的艺术形象的认识和感受来完成的。电视剧作为一种再现性的艺术形态,其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电视剧的成败。由于生活本身的大部分是平淡的,因此电视剧在表现现实生活时,就要富有刺激性和浪漫性,也就是电视剧要通过曲折的情节和浪漫的情怀,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而完成电视剧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艺术特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剧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态,根本基础在于其具有的独有特性。本文确立了家庭日常收视的传受特性是电视剧所有特性的发生学基础这一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从电视剧的传播特性、内容特性、艺术特性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本文认为,电视剧的传播特性构成了其内容特性和艺术特性的前提,电视剧内容上的真实性和生活化,艺术上的现实主义、通俗性叙事、以"话"为主的声画关系、弱作者性等特点,都受制于其传播特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认知电视剧自身的艺术特性,同时也为电视剧艺术生产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影视剧作为面向大众的艺术样式,天然地与民间故事有多方面的联系,民间故事对影视剧有多方面的价值。从起源上、艺术本质上、艺术特性上看,民间故事与影视剧联姻,具有民间故事影响影视剧的内在机制。具体来说,民间故事对于影视剧的价值表现在可为影视剧提供情节模式、人物原型、民俗资源、伦理资源、形式氛围。影视艺术家应积极学习民间故事,从中为影视剧吸取养分。  相似文献   

14.
研究当前国际上戏剧和影视作品发现,能够被艺术届认可的,其中都包含戏剧与影视的融合。戏剧与影视艺术的“跨界”传播,已经成为了当前戏剧、影视艺术发展的一种主流趋势。戏剧与影视艺术都属于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叙事艺术,同时也同属于社会艺术的范畴,因此二者的“跨界”具有可行性。戏剧与影视艺术的“跨界”传播,拓展了艺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促进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作为电视剧的热门题材一直受到媒介机构的青睐以及受众的追捧。而随着其影响的日益扩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塑造并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也开始逐渐为相关机构所重视。通过文本分析可知,在对众多意识形态话语的打造中,构建并确立民族认同是电视剧试图通过影像历史达成目标的难点所在。与此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其他一些相关问题,比如应该怎样理解历史再现时虚实交错的暧昧,以及媒介机构与受众在意义的传播过程中分另q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情景喜剧源自美国,智慧幽默的对白、轻松机智的剧情都让情景喜剧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并有庞大的受众群体。电视剧亦是一种文化表达,电视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带去的不仅是幽默搞笑,更多的应该是文化内涵,因此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扮演文化使者角色。  相似文献   

17.
正说型历史剧和戏说型历史剧是活跃在我国 荧屏上的两种基本历史剧类型,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文本,在史学观、历史观和叙事规则 等方面都存在着迥异的价值分野。而“戏说剧”走红的原因,一是其契合了电视媒介大众文 化的特性,二是顺应了社会文化消费心理的兴起。就存在形态看,正说剧和戏说剧都面临着 模式的突破和品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2005年韩剧《大长今》在中国热播,电视剧业内人士、媒体、学者纷纷从各自的身份和立场出发,对"韩流"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以及"长今"这一女性形象进行性别化的阐释,浮现出民族主义和社会性别两种话语。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大学生观众进行的调查显示,观剧是基于文化身份的选择性观看。中国青年学生热捧"韩剧"的背后是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对当代中国学习西方现代性的不满;男女观众在"长今"形象的阐释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看到的是现代缺失的"完美的传统女性",而女性看到的是具有坚韧品格和追求事业的"现代女性"。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文化翻译观的理论,从影视翻译的特点和原则出发,对影视翻译过程中应侧重的几个方面:如片名的翻译,语言的提炼,文化因素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译者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努力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的文化功能等值。还指出译语文化是决定翻译的因素,成功译文应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即读者的接受性。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应和谐一致,是影视翻译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末叶,与电影市场的萎缩同步壮大着的、并且因而直接促成了电影萎缩的电视剧成为戏剧领域中的霸主。文章略述了20世纪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过程,并在一个世纪戏剧史的背景下,对其中数量最大的历史剧与古装剧领域所蕴含的戏剧观,诸如走红的“戏说”观、如何改编古典名著的争论等问题,加以勾勒与评论,并对于电视文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