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孙承 《日本学刊》2012,(5):95-108,159
进入新世纪,日本对外经济战略几经波折,东亚共同体构想被搁置,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也因为国内存在不同意见而进展缓慢,目前又启动了日中韩自贸协定谈判。这反映出日本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格局调整过程中进行战略选择面临的困境,也反映了其试图在这场大国博弈中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东亚政治、经济现实,使日本搁置了东亚共同体构想,但其加强东亚经济合作的思想并未改变。日本对美国"重返亚洲"主导推动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意向。出于政治、经济两方面的综合考虑,推进对两个自由贸易协定的参与,将是日本今后对外经济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战略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即由出口主导型经济结构转化为内需主导国际协调型经济结构。这次日本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在对外经济关系上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日本“脱美返亚”战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脱美返亚”战略浅析吉林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徐世刚90年代以来,日本依据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不断调整、制定对外发展战略。“脱美近亚”战略便是日本对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对外战略中举足轻重。笔者拟就日本“脱美返亚”战略推行的背景、内容...  相似文献   

4.
日本作为资源贫乏、国土狭小的岛国和加工贸易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在其国家战略系统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格局的变化,日本的整个发展战略正面临重大调整,其90年代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已日渐明朗。  相似文献   

5.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引发了全球性深度经济衰退,之后出现了快速的反转,形成了V型经济复苏。日本作为高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国家,其对外经济不仅受到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总体看,日本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变化,既与国际经济的总体变化比较相似,又与新冠冲击和俄乌冲突的经济冲击的特点是相对应的,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对外贸易的V型变化,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及供给约束型通货膨胀。这些变化还深入到贸易结构和供应链调整等方面,这表现了日本对外经济的特点。日本政府在较长时期积极调整对外经济战略与政策,如大力开展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合作、打造坚韧和安全的供应链、深化特定重点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外部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虽然日本政坛更迭频繁,但是,无论是曾长期执政的日本自民党,还是新上台的日本民主党都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给予高度重视,并根据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进行不断地调整.本文在考察日本东亚合作战略的调整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日本东亚合作战略调整对中日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崔岩 《日本研究》2008,(4):34-37
日本经济从2002年开始,经历了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景气扩张阶段。2007年以来,日本经济受自身周期波动因素和外部市场变化的影响,特别是今年中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景气扩张阶段终结并出现了深刻的衰退趋势。这一趋势在股市、汇市等市场方面、产业经济方面和企业经营、就业等各方面都表现得极为明显。预计日本经济将在明年年底结束本轮调整。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使得在国际社会利用经济手段为国家政治目标服务即“国际经济政治化”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一国通过经济手段为其政治目标服务的对外战略实质上是一种“经济联系战略”。本文在辩证认识“国际经济政治化”理论本质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日本对华“经济协力”这种日本式的“经济联系战略”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从而认为,在后危机乃至更长远的未来时期,伴随经济的进一步崛起,在中日经济的相互依存中,中国亦可以应用“经济联系战略”来服务于国家对外政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一个严重依赖海外市场而生存的国家,这种外向型的国家战略,必然决定其对外经济合作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从战后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后,便不断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构想,如“环日本海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和“东亚共同体”等.日本不同时期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构想都潜存着不同的国家战略意图,即经济的到政治的战略转型.本文主要以日本不同时期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构想为切入点,揭示其日本国家战略取向的转型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亚太地区与新兴大国崛起的经济权力时代,奥巴马政府以经济治国方略观将经济与市场力量置于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地位,调整了美国对外政策的优先事项,推动贸易、投资与商业外交,以援助、制裁、伙伴关系等经济工具应对中国崛起、乌克兰危机等对外政策挑战,加强外交能力建设。这些举措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战略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发挥政治影响与维护安全利益形成制约的作用。为此,我国应以公私伙伴关系深入推进对外战略转型,推进贸易、投资外交,以经济资源与手段、经济伙伴关系应对安全挑战,加强自身外交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简论冷战期间日本对外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论冷战期间日本对外政策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姚文礼冷战结束之后,日本为了迎接90年代的种种挑战并着眼于21世纪的发展,正在调整其对内对外战略。毫无疑问,今日之调整需要立足于昨日之基础。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回顾、分析冷战期间日本对外政策的演变,对...  相似文献   

12.
进入80年代,尤其是最近几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扶摇直上,并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令人注目。本文想就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动向、新矛盾做些粗浅分析。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和新特点 战后日本出现过三次对外直接投资高潮。它们的直接动因大致都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日元升值有关。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972年。这一年度的对外直接投资由1971年度的8.6亿美元跃增为23.4亿美元,几乎增加两倍。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60年代,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增  相似文献   

13.
面对自身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以及来自日本、西欧的激烈竞争,美国在80年代末首次提出了“经济安全”概念。克林顿政府明确将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目标确定为促进美国繁荣昌盛,并为90年代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提出了两个基点,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战略措施,包括:以日本、西欧为经济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加强国际经济协调的同时采取更加灵活与更有针对性的竞争对策;加速高科技产业开发,力争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控制战略制高点和主导权;调整地缘经济部署,加速向世界上的重点地区和新兴市场扩展;积极谋划并采取新的战略措施,谋求确保或建立在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4.
孟晓旭 《日本学刊》2023,(1):33-64+149-150
大国竞争背景下,日本违背经济规律,侧重安全和政治逻辑,加速构建经济安全战略,其目标是在“战略自主”下摸索新的经济安全道路,追求实现日本经济的自律性、不可或缺性和主导性。对内,日本积极完善战略体系,加强战略管理,提升安全能力和强化战略支撑。对外,日本以“新时代现实主义外交”为指导,在关键领域实施对华“脱钩断链”和“友岸外包”政策;以日美合作为中心,追求对接美欧经济体制和市场规则,深度融入欧美经济圈,并战略性扩展与志同道合的国家进行经济安全合作,重塑自由主义国际经济安全秩序。日本经济安全战略存在明显缺陷,内含的强烈地缘政治竞争和安全战略博弈意图也会导致大国竞争在区域层面更为激烈,给地区发展、安全以及中日关系造成更复杂和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从50年代初日本首次对外直接投资以来,至今已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战略转变,走出了一条对外直接投资与国民经济同步、协调和相互促进发展的成功道路。从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转变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手段,其主要作用就在于紧密地同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并适时地根据不同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其发展战略,以适应国民经济逐渐向高层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后,日本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对ODA战略布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减少了对传统援助对象东亚地区的集中投入,把重点投向地区扩展至"不稳定的弧形地带" (包括东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拓展本国利益.与受援国的联系、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以国家间竞争为主的外部因素是影响一国对外援助行为的三重因素.中国既是日本ODA主要受援国之一,又独立自主地对外提供较大规模的援助.中日在经济、外交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中国国力和对外影响的显著提升,在日本ODA这轮调整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日本经济形势与中日经济关系: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日本经济仍处在始于2002年初的周期扩张进程中.本轮周期扩张显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重要特征:前期衰退最重、经历时间最长、增长势头最弱、与通货紧缩相伴、内需主导和缺乏"实感"等.2007年的日本经济总体仍保持回升基调,但其增长势头逐渐弱化、景气判断持续恶化、股票市场转趋低迷、设备投资出现波动、国际环境空前恶化等迹象表明可能正在进入周期"拐点".受前一阶段"政冷"的影响,中日经济关系已经出现"转冷"迹象,而伴随政治关系升温和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尤其是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举行,中日经济关系也迫切期待回暖.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自50年代初日本重新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日本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之一。在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几经发展、扩大、调整的过程中,其本身发生了若干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陈志 《日本研究》2009,(2):59-63
东南亚国家是战后日本开展外交最早、影响最大、根基最巩固的地区之一。日本根据自身对外战略的转移与东南亚地区形势和地位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对东南亚的外交战略,显示了其政策上的连续性。为了主导东亚一体化进程,加快政治大国步伐,以夺取地区政治经济主导权,成为了日本外交战略演变的根本动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东南亚地区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与平衡,日本在推动东亚合作一体化进程,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深化与经济盟友关系,加强与中韩等东亚大国的合作,提高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水平等方面,势必成为日本对东南亚国家外交战略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20.
崔健 《日本学刊》2016,(4):44-61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国家战略中经济与安全相互融合的关系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日本国家战略转变过程中,以往受到重视的经济与安全的关系似乎在发生变化。依靠军事力量成为国际政治大国的方式,成为近年来日本国家战略调整的主流方向。从经济手段与军事手段相互补充、经济力与军事力相互转化的关系来看,日本国家战略转变中继续对"吉田路线"和综合安全路径进行改进及拓展,和抛弃"吉田路线"而选择军事安全路线的两种具体表现,看似矛盾却存在内在同一性。日本国家战略转变中的经济与安全关系的变化,既有国际秩序变化等共性的原因,也有政策制定者对战略环境的判断以及国际经济竞争中地位下降等日本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