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过晚饭,我经常在小区散步。时间长了就发现,小区的广场上很少有男士们的身影,刚开始我认为是男人不爱散步,直到有一天,陪我散步的老公说:你看,你多幸福,我每天陪着你;看那些女人,大多是老公长年不在家,她们又要忙生意,哪有人陪她们散步。我才明白为什么在小区没有见过那些女人的丈夫,而女人们成了我们小区的“主要内容”。小区8号楼一层是车库,但没有人停车,车库变成了门面房──两家小诊所、一家小卖部、外加两家棋牌室的领地。第一家棋牌室的老板是个近40岁的女人,当初她先是用这房子开了一家水果店,我每天都要在她那里买些水果回家。我…  相似文献   

2.
丁林 《社区》2005,(15):33-34
我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说是小镇,实际人口也就相当于国内万人的一个社区。前几天在小镇上买吃的,无意间小镇自办的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吸引了我——镇区划委员会否决了某开发商的小区计划,同时还有一长串十几个公开听证会的通知。于是我花了两毛五分钱买了一份,回家细细地读。“流产”的开发计划通常情况下,要开发就要拆迁,要拆迁就涉及到补偿。所以这条涉及个人利益的消息是很引人的。美国的房地产业遵循的是一个稳定的开放的自由市场制度,拆迁补偿中有一个概念叫“公平市场价格”,即所谓合理的补偿——补到原来的房地产主自…  相似文献   

3.
小镇     
马云祥 《社区》2005,(1):48-48
窗外是淡淡的月光,心情也是淡淡的,像下午我去小镇时一样。 从学校一毕业我就到了小镇上的中学教书,只呆了一年,我就离开学校出去读书了,但工作关系还一直保留,每个月还能领几百块钱的生活费,直到现在。 其实小镇简单得很,只有两条街道,街道两边是普普通通的二层小楼,有几家店铺,一点也不热闹。小镇上的人不多,即使逢集的时候,也很少有水泄不通的场景。 小镇上只有一家卖肉的,要是有人来这里卖肉,卖肉的老板会把人家轰走。而周围其他的集市上卖肉的能有一条街,由此一斑可见小镇的闭塞与落后。但小镇曾经繁华过,因为小镇有一条河流,以前河运…  相似文献   

4.
汤礼春 《社区》2010,(21):56-56
我是专门冲着这个小区来买房的。据说,小区不仅环境优美,而且物业管理也颇有口碑,物业工作人员都特别负责。居家过日子不就图个安全放心吗!于是,当儿子提出给我们买个养老房时,这个小区就成了首选。虽然这里只有二手房,而且价格比周围小区要贵了许多,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定了这里。  相似文献   

5.
桑琳 《社区》2012,(3):39
2011年大学毕业,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我相信,社区工作是认知社会、磨练我意志的最佳选择。我所在的长青社区由9个自然住宅小区组成,其中既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也有非物业管理小区。社区常住人口达6721人,其中流动人口就有2000多人,社区周围的市场群不仅多,而且规模都很大,比如东北装饰城、东北摩托车配  相似文献   

6.
好大一棵树     
高延萍 《社区》2012,(2):33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每当我看到那棵大树,心底就涌现出这首歌。这棵大树是我们小区的福树。当我搬进小区不久,有居民就这样对我说。从我们小区大门进来,一抬眼,就看见这棵大树,这是棵大樟树,她生长在一个小山坡上,粗约五六米,有五六层楼房那么高,像傲然撑起的一把绿色大伞,浓荫遮盖了一大片天空。看上去这棵大树就像百年老树那般枝繁叶茂。其实,听最早搬到这里居住的居民们说:这棵树其实也就二三十岁的树龄。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5,(9):20-20
河北石家庄读者王小姐:去年底,我买了一套新房,前一阵开始装修的时候,就在小区外边买了一车沙子。谁知这沙子刚要运进小区,却被保安扣下了。于是,我找到保安问他原因,他说是有规定,三轮摩托车拖了沙子的话就不能进小区。听了这个说法我觉得很荒谬,因为小区是才开发的,很多业主都在搞装修,小区内经常会看见有拖车在拖沙子。唯一的区别是这些沙子是小区里买的,而我的沙子是小区外边买的。小区里卖的沙子不仅比外面的贵,而且质量也没外边的好。听说因为沙子进小区的事情,外边卖沙子的老板还和小区里面卖沙子的老板有过冲突。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不能因为物业有利可图就想一些刁难的办法去限制业主购买的自由,遇上这样的事情业主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伦敦南郊20多公里处,有个小镇叫格林成治,它因格林威治天文台发布世界统一标准时间而闻名于世。于是,这个小镇便成了很多人旅欧之行的必去之地。前不久我随旅游团去欧洲参观,也在此游玩了一天。  相似文献   

9.
老师     
"老师"现在是个泛称。在我眼里,老师就是那些年纪较长,而又没有其他合适称呼的人。我们小区有个开黑出租的,用车的前一天,我给他打电话预定。  相似文献   

10.
小区后遗症     
汤礼春 《社区》2012,(4):33-34
我所住的小区在我们这一带是有口皆碑的,不仅环境优雅,物业管理也比较负责。然而住久了,也发现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都与小区建成之初的规划设施有关。物业如果能跟进管理,就能使小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上升一层,反之,则会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甚至造成麻烦和伤害。  相似文献   

11.
韩寒 《可乐》2010,(11):28-29
我有个朋友,号称铁牛。我们当时学到一篇课文,说在长江一个急弯的地方有个小镇,那里有两座镇江的铁牛,大家和铁牛相视而笑。他很豪迈,举手说:“报告老师,我以后要去支援长江建设。”此后,铁牛就有了一个习惯,上课中,在国家需要他时,就会挺身而出支援建设。  相似文献   

12.
小区后遗症     
阿峻 《社区》2012,(6):33-34
我所住的小区在我们这一带是有口皆碑的,不仅环境优雅,物业管理也比较负氕然而住久了,也发现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都与小区建成之初的规划设施有关。物业如果能跟进管理,就能使小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上升一层,反之,则会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甚至造成麻烦和伤害。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是辽宁的一名社区干部,我所在的社区是一个老社区,小区里的基础设施差,环境也不如人意,治安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平时哪出了问题,我们社区干部就想办法去协调解决,但是仅靠我们几个人,对于小区的日常管理有些无能为力。现在,物业管理在一些新小区已经开始逐渐地普及,可是对于这样的物业管理,我们老小区却是可望而不可及。一般的物业公司都是盈利性的,老社区的环境差,治理难度大,接管起来势必费力,费用也会相对高一些。但是,小区里有很多下岗职工和一些老弱病残的困难居民,他们对物业管理收费服务一开始都难以接受。而且,老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14.
徐洪梅 《社区》2013,(34):41-41
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社区第一居委会辖区内有一个独特的小区——船民小区。从我做社区工作开始,这个小区就一直牵动着我的心。船民小区最独特的一点就是它是一个自然小区,一没围墙,二没门卫,这里的居民原来都是罗泾肥料站的职工,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13,(8):41
自从有了微博,社会中就多了很多经典的语句、睿智的观点。博主们在微博中谈及社区,也往往角度独特、发人深省。让我们随时关注社区里的事,看看最近生活中大家又有了些什么感受……长寿村记录道:中国有句老话,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我想说,小区物业服务好不好,只有业主知道。第一回应:这个比喻非常恰当,但是鞋和脚也有个磨合过程,磨合好了彼此  相似文献   

16.
汤礼春 《社区》2012,(12):34-34
我住的这个小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出行不太方便,我就买了辆电动助力车。因我们住在三楼,所以在搬进小区后,我就向物业方面打听这里有无给电动车充电的地方,物业答复可以充电,每个月缴10元钱,我当即缴了三个月的钱。当天晚上,我就将电动助力车推到小区充电。第二天早晨,我满以为充了一夜的电肯定充满了,可是去骑电动车时,发现充电的插头被人拔了下来,再一看,电一点也没有充进去。我心想可能是夜间巡逻的保安和物业没有沟通好,便赶紧到物业处反映情况,物业管理处又要我交5元钱买个车牌子,说充电时挂在车把上,保安就不会拔插头了。  相似文献   

17.
说说咱小区     
《社区》2012,(33):12-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春天花园小区孙小姐:我住的小区地面加地下的停车位仅有240个,停车位特别紧张。有些车实在没地方停,就只好停在小区外面。为了解决业主停车难,小区里4个有驾照的保安主动当起了泊车员,每天早晨5点就义务地为业主腾挪汽车,解决了小区330辆车的停车问题,且小区道路通畅,从未发生过堵车状况。这些年多亏了保安,我才有安稳觉可以睡。有时碰上要加夜班,回来时车停在小区外,把钥匙交给保安,  相似文献   

18.
正早在20年前,一位朋友就预言,不久的将来,只要你说出家住哪个小区,别人就能大致了解你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当时市面上还没有多少商品房,我们对他的预言不以为然,如今他的预言基本成为现实。我所在的小区,居民基本都是工薪阶层,蓝领居多。也有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19.
汤礼春 《社区》2012,(8):34
我住的这个小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出行不太方便,我就买了辆电动助力车。因我们住在三楼,所以在搬进小区后,我就向物业方面打听这里有无给电动车充电的地方,物业答复可以充电,每个月缴10元钱,我当即缴了三个月的钱。当天晚上,我就将电动助力车推到小区充电。第二天早晨,我满以为充了一夜的电肯定充满了,可是去骑电动车时,发现充电的插头被人拔了下  相似文献   

20.
正我在一个滨湖小区当保洁员。这个小区远离闹市,环境优雅,里面住着不少外籍人士。最近,我服务的这栋楼里住进了一位英国老太太琳达。她六十多岁,身材消瘦,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从英国北部城市爱丁堡来的。她的女儿在小区附近的一家英资企业做事。我这个人天生是个热心肠。看琳达年纪大了,只要她购物回来时拎的东西多了,我总是主动过去帮她提东西;有时候她进出单元门时不方便,我也顺手帮她的忙。打交道久了,我们也熟了,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