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赖氨酸是用发酵法生产的一种人体及动物必需氨基酸,被广泛地用于医药、营养食品和饲料等方面。文章概括了近几年用全球微生物发酵生产赖氨酸的概况,并介绍了由基因重组、基因扩增的方法,包括用可检测识别的染色体DNA重组,利用可检测识别的杂交质粒进行目的基因重组,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的重组等生物技术进行的赖氨酸生产菌株的研究进展。对ε-聚赖氨酸这种新型防腐剂、乳化剂、食疗剂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菌的选育及其生产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前汽车接插件进行质量检测时,人工抽检存在效率低、检测准确度不稳定等缺点,课题组设计了汽车接插件注塑生产在线质量检测系统。基于嵌入式技术,设计了由监测、检测和反馈3大模块构成的检测系统结构及实现方式;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汽车接插件的自动化图像检测模块;采用PLC技术,实现了整个质量检测系统的自动闭环在线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快速、精准可靠等特点,也可应用于其他注塑产品的在线质量检测与控制。该系统能提高汽车接插件质量检测的效率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机器视觉原理建立了可对取石钳头部进行自动检测的系统.系统主要由工业摄像机、镜头、背面光源及计算机硬件等组成,采用基于Canny算子的亚像素边缘检测与随机Hough变换的特征识别方法对取石钳头部非接触在线实时检测.实验表明,在系统的测量参量值中,角度标准差为0.20,距离标准差最大为0.010,测量精密度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自今年1月起,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全面启用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开发的《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简称"查重"系统)。该系统以大型学术文献数据库为全文比对依据,可检测出一稿多投、不当署名、伪造、篡改、抄袭等学术不端文章,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现有检测方法对钢管混凝土脱空缺陷的检测精度,制作3种壁厚的钢管混凝土试件,设置5种尺寸的脱空缺陷,采用超声波、冲击弹性波和红外热像3种方法对试件的脱空缺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根据脱空区与密实区超声波波速绝对差和相对差均可定性判断脱空厚度,波速相对差超过15%可作为脱空5 mm以上缺陷的判定标准;根据弹性波法的波形图与频谱图可有效检测出脱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基于等值线图可直观确定脱空缺陷的范围,钢管壁越薄检测精度越高,且通过冲击弹性波法可定量检测脱空厚度,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依据主动加热式红外热像图可快速检出脱空的位置,脱空越厚,脱空区与密实区的温差越大,检测效果越好,根据该温差可定性确定脱空厚度。  相似文献   

6.
主研人员;雷霖钱光弟谢文楷智能多路液体流量监测装置是在分析现有众多的流量传感器及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现有产品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通用化的液体流量监测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科研等领域的计量、监测与控制。该装置采用lute18032单片微控制器,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性能价格比高、精度达上0.5%,并采用开关电源模块供电。该装置可与多种电脉冲信号输出型的流量传感器如涡轮、涡街等配接,实现16路液体流量的自动巡回检测与数字显示,检测结果可由RS.232C传到上位机,具有稳定性好、可靠…  相似文献   

7.
跌倒是老年人发生意外事故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跌倒风险准确预估,及时有效地实现跌倒检测非常重要。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在跌倒检测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应用可穿戴设备进行跌倒检测的方法,主要从可穿戴设备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跌倒判别算法等三方面进行综述,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和统计分析,指出未来的工作重点,为相关行业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孤立点数据挖掘技术在审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点分析技术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内容之一,可广泛应用到电信、信用卡欺骗检测、贷款审批、客户分类、气象预报和网络入侵检测等领域。在审计工作中,也可采用孤立点检测算法对审计数据进行判断和检测,帮助审计人员及时发现隐藏的审计线索,提高审计效率,孤立点数据挖掘技术比发现规律性的其他挖掘技术具有更好的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非典病毒、诊断非典病人,我国军队和地方科研单位与高科技企业合作,加紧攻关,在SARS病毒检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生物芯片花开三朵。 据悉,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王升启研究员带领课题组,与深圳益生堂生物企业有限公司合作,经过近2个月的攻关,研制成功能更准确检测非典型肺炎的“SARS病毒多抗体检测蛋白芯片”。这种检测芯片可同时对SARS病毒5种抗原的抗体进行检测,并可同时检测IgG和IgM两类抗体,每种抗体可同时重复检测4次,不仅使诊断结果更加准确,而且具有取样微量、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平行检测、结果可量化显示等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一种能在未知环境下实现快速障碍检测与障碍回避的基于同时发射声纳环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为了消除由于同时发射造成的串话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过滤方法;并制作了由24个声纳传感器组成的声纳环安装到实际的移动机器人上,实现了扫描频率最大可达到66Hz的全景检测。系统中应用了动态窗口法来完成快速障碍回避的运动规划。实际的导航实验表明,系统可用于室内未知环境中的移动机器人快速导航。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包检测调速阀故障信号的方法。通过小波的小波包分析将信号按一定的尺度进行划分,不同频率的信号被划分到不同的频段中。由经过预处理的信号经过小波包分解与重构后,可以得到小波包重构图,由图中可以获得故障产生的时间点和频率,再对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小波包理论进行故障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应用MDL准则在信号检测中的特性,引入检测统计量和设定最佳判决门限,得到了一种新的UW检测方法,它与常用的检测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可在调制数据上进行。通过对该检测方法的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检测方法能适应大频偏条件,并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光纤收发PCB板的传统手工检测与校正中存在的检测速度慢、检测效率低和校正效率低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HALCON的检测与校正方案。通过图像降噪、截取模板和模板匹配等处理手段快速定位目标位置并计算标准位置;通过比较识别位置与标准位置的坐标差,进而判断贴片位置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产品可由电机平台重复推动与检测直至产品合格。实验结果表明:新系统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不合格品;检测准确率达99.4%,平均检测时间约为367 ms,校正后合格率为100%。新系统的检测精度、检测速度以及校正后产品合格率均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能够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浮动车系统提供的车辆动态位置数据进行路网变更检测,可有效提高电子地图数据的更新效率,降低更新成本。本文综述比较了浮动车系统及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路网变更检测中各个关键环节采用的经典算法,并对基于浮动车数据的路网变更检测技术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Visual Basic 6.0设计了荧光偏振检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首先介绍了荧光偏振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然后对上位机软件进行了设计,包括串口通信模块、检测操作模块、仪器参数设置模块和系统测试模块的设计。在实际测试中,通过上位机软件对检测样品进行荧光偏振检测,可以看出所设计的上位机软件系统能够正确完成各项功能,对检测数据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荧光偏振检测系统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软件能够实现所要求的各项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测量特征参数原则可用于最小实体要求的检测,并结合最小实体要求诮于位置度的实例进行了检测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东莞市某跨线立交桥于2004年建成通车,为检验该桥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该桥进行了荷载试验。介绍了荷载试验的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加载工况以及检测结果。由检测结果可以得出,该桥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状态满足设计荷载等级的要求,可以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网络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免疫检测器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由检测主机、检测子网和中心服务器组成,将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在网络的各检测主机中,检测子网具有与上层入侵检测网络相同的特征,中心服务器负责为检测主机和子网提供支持。通过模拟生物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检测主机的免疫检测器进行了学习和进化,该模型利用二级免疫检测器集机制,协同中心服务器的疫苗接收和种痘操作,减少了检测器的数量和提高了检测器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传统自相关方法在噪声环境下的微弱信号检测性能,对噪声环境中的Lorenz振子进行了特性分析。提出了运用自相关和Lorenz振子的微弱周期信号检测方法。首先将待测信号进行自相关处理,提高其信噪比;然后利用比例微分控制策略下的Lorenz振子对检测信号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运用Duffing阵子阵列的频率检测方法,能有效检测出信噪比达-60 d B的周期信号的频率,具有复杂度低和可同时检测多个周期信号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深圳匹基公司组成的 SARS 核酸诊断试剂研制联合攻关组已完成了 SARS 核酸诊断试剂的研制工作。在经过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严格评审后,成为我国批准的第一个 SARS 核酸诊断试剂。通过对临床样品的考核,所研制的 SARS 核酸诊断试剂用于SARS 临床确诊病例检测的敏感性较高,最早可在 SARS 病人发热的当天检测到 SARS 病毒;其检测特异性为100%,在与世界上第一个批准的德国 ARTUS 公司的 SARS 病毒核酸荧光检测试剂对比中发现,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