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伸出颤抖的手,翻开日历牌的今天,眼泪呵,象不尽的泉水,一个劲地涌流不断.一月八日这个悲痛的日子,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间.前年的今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神采奕奕,精神焕发,把外宾接见;去年的今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却离开了我们,骨灰撒遍了祖国的塞北江南;今年的今天呀!  相似文献   

2.
黄河,以滚滚的怒涛,奔腾向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那么,“是什么精神支持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呢?《黄河东流去》形象地告诉我们:“最基层的广大劳动人民,他们身上的道德、品质、伦理、爱情、智慧和创造力”,“这是我们古老祖国的生命活力,这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李准  相似文献   

3.
梦遇周总理     
深深怀念周总理,七日夤夜久难眠.恍惚入晨曦,呼唤总理登高山.一步一行泪,悲思何绵绵.站立山巅望,宇宙与我心相连.群星哀欲坠,大海浪滔天;松栢鸣啸啸,高山泪如泉.总理英魂在何方,我去哪里唤?俯首问大地,大地悲无语;仰头问苍天,苍天痛难言.噢!总理骨灰撒大地,英灵就在那里面.还和生时一个样,走了这山看那川.运筹四个现代化,牵褂人民的温饱和饥寒.  相似文献   

4.
《春蚕》是“五四”以来的杰出短篇小说之一。《春蚕》中的主要人物老通宝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旧中国老一代农民形象。茅盾说过:“老通宝这个典型(即使不是十分明显的)是取自邻村的一个农民‘丫姑老爷’”。这对于我们理解典型塑造是很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5.
敬爱的亚南师离开我们已经九年了。在“王亚南同志骨灰安放仪式”的前夕,我从书架上取出《中国经济原论》,从头到尾读过一遍。这次重读,主要是想从它的字里行间,勾起往事的回忆,寄托哀思,找寻老师的启示,继续向敬爱的亚南师学习。重读之后我有两点联想: 《中国经济原论》是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的《一种云》是一首寓意深刻的战歌.三十年代初,白色恐怖弥漫祖国大地,中国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当时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反革命“围剿”.红军在反“围剿”中壮大和发展了革命力量,给人民带来了希望.《一种云》就是运用象征的传达方式,反映了“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的历史现实.作品通过象征性的形象,寓意了旧中国“漫漫长夜”的“惨云悲雾”的黑暗现实,  相似文献   

7.
当代著名散文家吴伯箫临终前,望着窗外明朗的阳光,眷恋地对亲人们说:“祖国大地春深似海,花团锦簇,此时此刻,我格外思念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民。……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到家乡的泰山。”赤子之心,情深意蕴。 吴伯箫的家乡,山东省莱芜县吴家花园庄,就在五岳之首的泰山脚下。泰山,是作家踏上人生征程的出发点,也是他渡过壮丽一生的归宿地。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一年级的语文公开课评议中,老师们为儿歌《家》里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一句话的教学争议起来。“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的大公鸡,应该出示地图,上面开满鲜花,这样更形象些。”“‘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采用比喻手法,蕴意是祖国对儿童成长的呵护和培养,教师仅从祖国大自然美好的角度切入引导读书体会,文本意思挖掘不够。”“一年级学生呀,说多了他们能理解吗?”……大家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同志早期的代表作《凤凰涅檠》,是一首富有象征意义的优秀诗篇,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刻划了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过去,人们对这些形象的象征意义,见仁见智各说不一。本文不嫌浅陋,亦拟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凤凰、火 诗人明确地说过:“我的那篇《凤凰涅槃》便是象征着中国的再生。” (郭沫若;《创造十年》)又说:“那诗是在象征着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再生。”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有的同志以诗人的这两句话为依据认为:“凤凰的自焚象征着旧中国的死灭”,凤凰的更生“象征祖国的新生”。[一九五九年吉林大学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册]以后不少人袭用这一观点,或说凤凰“象征我们可爱的祖国”(谢本良:《在烈火中新生》,刊《江西文艺》一九七八年第五期),或说“诗人歌颂的凤凰是祖国和民族的象征”(一九七九  相似文献   

10.
典范文原型1.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老舍《养花》) 2.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3.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02,(15)
我叫路广清,是龙凤区卧里屯街道虹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把我们称为“小巷总理”,我很荣幸。说句实在话,这个“总理”还真难当。就拿低保工作来说吧,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做过这个工作的人才能体会到。我们卧里屯街道虹桥社区位于市建二公司家属区,几年来二公司效益一直不好,贫困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看到戴望舒打着油纸伞,从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踽踽而来时,会感到这正是他前期诗歌的一个典型形象,那么忧郁、凄寂,我们处处都碰到这个独自徬徨的身影.让我们翻开《我的记忆》和《望舒草》看看,触目所及,皆是“忧愁”“哀怨“、“呜咽”之类的字眼.他曾被称作爱情诗人,但绝大多数爱情诗全是凄苦不堪;或者是怨心中之爱不被体察,唯有悲苦度日;或者感慨昔时难再,徒增惆怅,因而见景发愁,听琴发悲,甚至在他爱着时也有愁苦的阴影:  相似文献   

13.
一、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高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对其中“赞”字的解释,历来颇多分歧,归结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一)释“赞”为“告”.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赞者,告也,谓以侯生遍告宾客.”新编高中语文课本采用此说.(二)释“赞”为“介绍”.《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注释为:“把侯生向一个一个客人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成语“折戟沉沙”的使用频率高起来了。先看几个例句: 1、这个死硬的顽固派,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地找不到一处容身之地,只好仓皇“空遁”,落得折戟沉沙,变成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人民日报》1974年1月19日) 2、林彪和“四人帮”原是一丘之貉。林彪“折戟沉沙”之后,“四人帮”继承林彪的衣钵,变本加厉进行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人民电影》1978年7期23砚) 3、妈妈的同事们都十分气愤,想不到反动的“血统论”竟没随林彪折戟沉沙,还在象魔鬼一样吞噬这纯洁的青年!(《人民教育》1979年2期36页)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学界对此争论数百年,迄今无定论。但从《开卷一笑》(后称《山中一夕话》)中查到的屠隆确实用过“笑笑先生”这个化名的材料看,笔者认为“笑笑生”即是屠隆。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金瓶梅》全文引用的很能表达作者思想的《哀头巾诗》和《哀头巾文》,一诗一文在《山中一夕话》中恰恰被标明作者即是屠隆。此书上集所收  相似文献   

16.
在一九七八年第二期《江苏师院学报》(社科版)上,很高兴地读到了王永健老师《试论辛弃疾及其〈稼轩词〉的局限性》(以下简称《试论》)一文。王老师在这篇文章中,颇多独到见解,使人深受启发。细读之余,亦感文中有可商榷之处,作为一个学生,很愿意提出来,求教于王老师及其他老师。王老师在《试论》中给辛弃疾作了“南宋爱国诗人的翘楚”等评价后,接着告诉我们,辛弃疾之所以有此评价是后人对他“片面地着眼于为数有限的爱国诗篇”而“立论”的,辛弃疾的爱国主义思想“有着深深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烙印。它非但不能和今天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相提并论,也不可同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等量齐观。”辛弃疾及  相似文献   

17.
我怀着革命的激情,一遍又一遍地学习了总理的《讲话》,深深感到他老人家对我们少数民族的无限关怀,每句话都紧贴着各族人民的心。《讲话》闪耀着真理的光辉,照亮了我们各族人民前进的道路。周总理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荣。各民族繁荣是我们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是繁荣各民族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张洁宇:我们这期读诗会的活动现在就开始吧。今天是我们读诗会的第二次活动. 我们今天要读的是王家新老师的长诗《回答》。王家新老师的诗,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记念》、《帕斯捷尔纳克》这样的名篇,对于《回答》大家平时注意得可能不太多,但它发表出来之后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有过一些争论,这为我们今天的讨论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关于这首诗的一些背景资料,先请“太阳石”文学社的彭敏同学作简单的介绍。彭敏(人大中文系本科生 ):我简单介绍一下王老师在《<回答 >的写作及其他》中阐述的一些观点。首先是关于诗题《回答》。“回答”…  相似文献   

19.
<正>甲(深情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聪明的你请告诉我,我们小学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乙要是复返了,还得折腾老师重新教我们一遍!甲我就是用朱自清的《匆匆》抒发下情感。眼看小学毕业了,感觉很难忘!乙小学时光确实难忘,尤其忘不了老师的“敦敦”教导。甲“蹲蹲”教导,意思是老师“蹲”在那儿教导我们呗?你的语文不会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相似文献   

20.
《龙须沟》是老舍戏剧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这个作品反映了时代的精神,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情感,塑造了真实可信,深刻动人的艺术形象.它一出现,就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赞扬.但在众多的评论中,谈及王大妈形象的典型意义的却很少.廖承志同志曾对王大妈的形象作过较高的评价,但也没有具体地进行论述,只是在谈到《龙须沟》创作及演出的成就时说过:“我最爱疯子、大妈这两个人物.他们是如此真实,并且处理得如此之好,使我对这两个人物发生很着实的爱.”(山东师院中文系《老舍研究资料汇编》一○二页)长期以来,人们在分析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