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历时近两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中共在高校中的组织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北京高校一方面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做好“规定动作”;另一方面还充分利用高校中蕴藏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资源,聚焦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际,在高校范围内自上而下开展了一场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从北京高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来看,这次活动在高校思想建设、办学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陈文钦 《南方论刊》2013,(10):10-11,17
在全党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部署。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为深入有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群众路线是党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作出的重要决策。如何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开门搞活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群策群力,进一步体现新时期群众路线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一年来,我市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取得了显著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升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力举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落实,为了更好地将其落实于实践中,就必须从信念路径、主体路径、作风路径、创新路径、制度路径、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路径的多维度进行探究,促进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从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重庆社会科学》2005,(12):F0002-F0002
为及时总结提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重庆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领导小组和重庆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决定从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在全市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论坛》2005,(12):153-154
为了及时总结提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从今年11月至明年3月,由中共河北省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河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主办,河北日报社、《共产党员》杂志社、河北省委党校、河北省社科联协办,在全省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8.
郑志荣  魏运芳 《南方论刊》2014,(11):116-118
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福田区委两新组织工委355个基层党组织,5700名党员,参加了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区委第七督导组的有力督导下,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认真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4,(8):138-144
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路线探索的时期,也是群众路线孕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并开展了群众路线的伟大实践。中央苏区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是维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生命线,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群众基础和根本保障,对当今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在群众路线中,人民群众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党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是党工作和服务的主体,是党依靠和信赖的主体,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而贯彻群众路线的关键在党。重温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务必全面把握这个理论体系,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党的关键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新时期下党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数量庞大的网民不仅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互动,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关心时政,针砭时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网络化作为互联网与政治生活结合形成的新生事物,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表达意愿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为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网络化应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网上群众路线的有效实施;转变执政理念与工作方式,为密切党群关系搭建新平台;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提升网民素质;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伟大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价值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全面发展",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的崭新格局,创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论断,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准确定位了党执政的价值取向,创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四个层面,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是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认真总结并深入研究该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历史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观照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理论、实践以及哲学三个层面立体化、多维度地剖析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重庆社会科学》2013,(11):28-32
群众路线对中国共产党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还是一种工作作风、一种价值取向。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全体党员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真正知道“我是谁”、明确“依靠谁”、弄懂“为了谁”。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通过明确教育内容、科学划分教育对象、灵活选择教育方法等多种途径,力争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完成自身的转型同时要不断调适自己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执政党必须不断调适自身的组织基础、组织资源、组织制度及组织绩效,才能不断回应和解答现实提出各种挑战,努力形成合力,进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路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科学论断是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的逻辑起点: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思想的重要着力点;群众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为新时期协调各方利益,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提供了党克服脱离群众政治危险,巩固执政地位的“良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透彻地阐明了党的性质、目标、策略等,同时也包含着对政党建设基本规律题的探索,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指明了方向,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历史,就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的历史。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努力从理论创新、人才战略、执政为民、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建党初期,列宁主张过“灌输论”.经过“灌输论”争论,特别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列宁的思想教育思想由“灌输论”转变为“说服论”,这一思想转变对于我们坚持群众观点,更加有效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读,澄清对“人”的理论误区,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