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学视野下的仪式研究多关注仪式在信仰、象征、规程、功能等层面的意义,对仪式传播层面的意义却少有关注。仪式传播整合了仪式与传播两种研究视角,在理解仪式传播意涵的同时,也透过仪式理解传播现象的文化意涵。葬礼作为传统仪式,具备完整的仪式要素,也为各类传播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场景。通过对葬礼的仪式传播分析,可以看到传统的仪式观与当今的传播观如何在具体的场景下发生联系,产生互融。  相似文献   

2.
传播仪式观重构了传播的模式,以"仪式观"观之,新闻发布会是仪式进程的展演。在数字媒介生成的虚拟情境下,新闻发布会从现实仪式演变为媒介仪式。应重视新闻发布会的仪式建构,从角色构成、角色行为、时空要素、情境等层面强化仪式的象征意义,以建立仪式秩序、实现仪式目的。  相似文献   

3.
虚拟教堂:对传播的“仪式观”的另类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虚拟教堂及其传播现象提供了一个解读詹姆斯·凯瑞传播的"仪式观"的独特视角,并有助于在互联网文明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仪式观"所揭示的人类传播的起源与本质."仪式观"历久弥新的思想内涵,通过虚拟教堂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新的阐释与拓展:恢复与坚持传播的口语传统;既为传播"建立表征"又为传播"提供表征";对于传播的境界来说--"分享"高于"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仪式传播、认同理论为基础,以奥运会为研究对象,关注奥运仪式在促进国家认同形成中的建构国家话语和国家“共同体想象”功能、凝聚国家情感功能。同时指出了奥运仪式传播建构的国家认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文化、仪式与电视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包含自然文化、社会历史文化、个体生命文化三个层次,但是自然文化与个体生命文化一直被掩埋和遮蔽.节日仪式是节日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载体,我国传统节日仪式具有生活化、日常化特点,但狭义的真正的仪式比较欠缺,呼吁创建真正的节日文化仪式.在传统节日的电视传播中,除去文化内涵、文化仪式的不足,还有电视仪式特别是其中节目仪式的缺失,这大大影响了节日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作为“行动中的信仰”,仪式不仅能展现和传播特定的信仰或价值观念,且能增进人们对特定信仰或价值观念的主观认同并履行与之相关的规范和责任。然而,仪式自身存在的空间和意义在现代社会正不断被挤压和消解,单纯通过各类具体仪式传播核心价值观虽具一定功效,亦面临着去神圣化、硬性嵌入、过度工具化等现实困境。“仪式化传播”因摆脱具体仪式的时空禁锢又具有仪式的特性,不仅能充分发挥仪式的独特功效且能尽量规避具体仪式面临的现实困境,更益于在传播中增进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仪式化传播在内容设置上应符号化和象征化,在空间设置上应回归民众日常生活,在技术层面应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使民众主动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7.
仪式歌辞是为满足封建王朝各种仪式活动需要而创作音乐歌辞,因其满足仪式活动之需的特殊功能,内容上强调其与仪式活动符号象征的一致性,形式上多采用典雅的四言正格,在传播方式上呈现出程序性、依附性、组织性和共时性特点。仪式歌辞特殊的文化功能和传播特点决定了其传播效果的局限性,在传播范围的拓展性、传播时间的延续性方面均不能与娱乐歌辞相比,人们对仪式歌辞的接受,也主要是从其内容的“象征图式”和“意象结构”出发的,是否美听悦耳不是接受重点。  相似文献   

8.
“读图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全新视角,对于传统仪式的传播同样如此。裕固族传统仪式富含拥有自身文化特质的视觉符号体系,对其文化释义的研究,可从符号文本的双轴视域出发去理解仪式中的视觉符号及其传播实践如何与身体实践、仪式展演、时空再造等诸多要素发生勾连。通过搜集整理视觉符号,再将其打造成专属于仪式传播的视觉识别系统,一方面,传播者可借此甄别判断所要传播的各类文化符号,另一方面,接受者也可在观看的同时通过查询实现更为精准的解读。通过这种顺应时代特点而生发出的“观看”仪式的全新方式,裕固族传统仪式可在构筑现代社会“视觉图景”的同时,借由视觉传播实践更好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  相似文献   

9.
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每年举办的拜祖大典可以看做是一种记忆的仪式传播,它在传承传统文化、强化历史记忆、建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同源"的观念代代相传,使"和谐和睦和平"的美好心愿广为传播。拜祖大典的"仪式重演"与符号象征不但为全球华人提供了一个"认同的空间",而且是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的重要象征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唤醒文化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加向心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软力量。  相似文献   

10.
电影节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电影节实践的诸环节中,红毯仪式及其传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大众文化景观。红毯仪式所展示的远远不止是明星,更是以缩影形式展示了涉及电影节及电影产业的各个群体。这些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及背后的权力运作,关涉文化、商业和政治的多个面向:红毯仪式的议程设置由专业话语支撑;内含的商品化链条体现了商业话语的运转;而空间的聚合与重置体现出政治话语的植入。红毯仪式便是电影节实践中多重权力角逐、多方话语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步得到全球响应,针对如何将构建“共同体”落脚到传播实践的议题,受到广泛关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非正式会谈》,是跨文化仪式建构的创新尝试。借助互动仪式链分析发现:电视谈话节目的跨文化仪式由空间、人物与议程三要素构成。通过要素间相互作用,得出节目仪式的建构路径:以阐释达成文化共识;以对话赋能情感连接;以在场促成行动转换。最后,将节目仪式的建构,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跨文化传播中,提出“构建平等的文明对话平台”“选择容易引起共情的叙事视角”与“培养具有中国在场经验的世界公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过赶年"是土家族重要的民俗之一,目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针对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展开了传播学层面上的解析,一方面探讨了该民俗在历史流传过程中的信息传播变异,另一方面从仪式传播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民俗得以长久传播的原因,一是其彰显了土家族强悍、劲勇的民族性格,二是其符合土家族民族心理认同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从互动仪式理论出发,认为网络话题事件是一种新型的互动仪式,情感是网络话题事件的根本动力。事件主体通过参与互动仪式获取情感能量从而共享情感意义。事件的展开过程既是一个舆论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刺激、互动与共鸣的过程,也即情感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台和电视栏目竞争的重要元素,也是发挥媒体传播功能的核心要素之一。作为电视仪式的组织者,主持人担负着定义仪式、向观众提供解释、保证仪式正常举行直至完成、给电视观众提供现场参与感等任务,其中最为重要的传播功能在于确认仪式价值,弘扬主流价值观,以及营造现场参与感,激发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5.
当前,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发展面临着准入难、融资难、播出平台少的困难。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同时具备促进国家认同的政治功能取向和市场资本的逐利取向,但也伴随出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呈现空间受到制约的问题。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中为适应政治功能要求,多通过直白的叙事强调民族团结、国家认同,力图促进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实现。而从传播的仪式观来看,促进认同的更佳方式是通过社会互动形成共识。应以更开放的文化传播政策将少数民族文化"嵌入"到各类题材电视剧中,为中华民族建构共同的文化记忆基础,为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提供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离身观念曾主导着不同领域学者对传播与身体关系的研究,但他们彼此之间的冲突和张力为具身性进入传播与身体研究提供了理论空间。研究发现,具身性为反思既有的两种传播观念以及关照新传媒技术实践提供了难得的逻辑切入点。首先,批判性地揭示传播传递观所隐含的刺激—反应这一实证主义逻辑,凸显身体及其知觉类型在传播效果研究中的系统性缺席;其次,从符号与现实关系的角度检视传播仪式观的作用机制,尝试以具身视角填补由这一作用机制所造成的学理困境;再次,以具身观念反观新传媒技术及其实践,将虚拟现实理解为具身性的传播实践,借此为彻底离身的技术神话去魅。  相似文献   

17.
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的成功,在于通过大众媒介对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传播符号进行了呈现,用媒介仪式建构了国家权威、国家形象、历史记忆这三大意义,从而传达社会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整合的凝结剂作用,教导与规范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维克多.特纳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分析了他在《象征之林》中关于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并就其中可以展开讨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如果将唐五代时期花间曲词看作文人之间、文人与民间情感能量互动行为中的"符号资本",那么花间词则可以看作是当时特定社会时期的流行文化符号。文章运用社会学互动仪式链理论,探究文人在"笙箫歌舞"的江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微观情景中,在填词的社会互动的仪式链的交换情感乐趣中,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选《花间词》这一"符号资本"流行的传播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20.
图腾传播是以图腾为载体的人类早期的传播活动。它传播了人类早期的亲属观、生育观、和谐观、禁忌观和命名观,具有区分部落群体、维系社会稳定、协调成员关系、传承民族文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