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前,汉语教学规模的快速拓展,使海内外对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急剧增加。以往的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研究型"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培养对外汉语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另一种是"应用型"培养模式,这一模式通过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实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计划来培养汉语教学师资。这两种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培养效能,但它们的培养周期较长,课程设置面面俱到,特色不鲜明,没有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由于国际汉语教育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应构建以案例库为主,兼顾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实践型"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培养的是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专门人才。沈阳师范大学在培养中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在培养中,不仅立足于国内,抓好课堂实践,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全方位探索,还充分利用国外资源,还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本位,使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真正从国内走向国际舞台,亲身实践。  相似文献   

3.
汉语国际教育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津市的汉语国际教育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对此,文章从天津市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内外环境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天津汉语国际教育的整体发展提出了突出特色、优化教学体系,实施多元化战略,加快市场化、产业化运营等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汉语教师具有良好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和中华文化传播力,但教师在相关的能力培训与潜力开发上仍具有很大空间。本文从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与开发理论、培训与开发系统和发展前景等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汉语二语教学核心要素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本文论证的支撑点。通过对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与开发系统设计这一问题的分析,以期能够研究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旨在提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培训与开发体系,力图用富有战略性和创新性的视角去阐释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与开发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非遗”走进大学课堂的教育实践与探索富有新意,但力度还不够。立足“非遗”保护理念,结合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实际情况,将“非遗”保护理念融入高校留学生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方面加入“非遗”保护理念,探讨“非遗”保护的有效途径,充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内涵建设,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如果把“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定位,那么这一定位就应该在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上得到反映,并通过培养思路的创新来实现.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从专业学位的性质考虑,固然需要强调能力的培养,但同时也不可忽视汉语基础的夯实;就能力来说,不光需要有熟练的教学技能,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研究素质.作为高层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专门人才,不应该是只会教书、不会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教书匠”,而应该是“知”“能”兼备、能“教”能“研”的行家.激发创新意识,培养探究能力,这对学生来说,将是一种受益终生的教育,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所主张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高层次”,应该追求实际上的“高水平”,培养出真正学得好、用得上、信得过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值得反思的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础还不强实,队伍素质也有待提高.应该说,大规模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是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起步的.我们应该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入手,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这样才有助于加快汉语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7.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是建造以中国文化为归宿的第二精神家园。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任务与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语言文学教育。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宗旨相适应的教材只能是多样化、有针对性、适应不同情况的教材。不可绝对、机械地以当地汉语教师完全替代外派汉语教师。汉语的国际地位决定于中国文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8.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汉语国际教育的蓬勃发展,加速了汉语的国际传播,汉语正在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面临这种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也发现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汉语国际传播不同的研究目标,今后只有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深化基础性研究,强化应用性研究,加强对策性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汉语国际推广,作为我国的一项文化战略,旨在通过汉语的国际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汉语的国际传播对当前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汉语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有科学、统一的规范。汉语规范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汉字的规范化问题。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汉字系统内存在严重的汉字异形现象,破坏了汉语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在当前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制定统一的汉字规范,实现汉字“书同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汉语国际推广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汉语教师本土化培养是解决教师问题的有效途径.英国知山大学孔子学院在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中,尝试汉语师范专业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证书培养模式、"校直培"培养模式、孔子学院奖学金培养模式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本硕联合培养模式,为英国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总结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经验,探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对于国际汉语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国际传播态势总体向好。但受汉语区域内部语言规范化程度不高,英语强势犹在和汉语传播手段单一等因素的制约,汉语国际传播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强化母语的中心地位,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完善汉语传播手段,进而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影响要素进行探究,有助于把握汉语传播的当地环境及利弊因素,使问题发现和对策分析更加深入、系统.本文在解析汉语国际传播影响要素理论来源基础上,尝试构建汉语国际传播影响要素研究范式:具备传播需求与传播价值的语言在中外双方共同推拉下传播,传播过程受国家需求和民间需求上下驱动,以及传播国和对象国双方支持的左右推拉影响.研究还对范式进行了内部指标界定,使范式体系能够用于数据收集,实现汉语国际传播宏观、中观、微观影响要素的定性与定量研究.该范式使建立汉语国际传播影响要素数据库成为可能,对深入开展汉语传播区域国别风险对策研究,以及服务孔子学院等国际中文教育机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际社会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需求态势旺盛,对汉语师资的需求也相应上升,而我国在培养和评估国际汉语师资方面才刚刚起步,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国际汉语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其教育和教学能力,这就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合理的、适合国际汉语教师教育和教学的评估体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学评估学生用表指标的建构则适合探讨当前汉语国际教育大环境下的教师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14.
语言传播现象由来已久,相关学术研究则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随着近年来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语言传播研究也迅速开展。从宏观语言传播规律性研究,到具体语言如英语、汉语的传播研究,特别是在汉语传播领域,成果颇丰,但仍未臻完善。纵观可知,我国语言传播的学术研究与汉语国际传播实践是互为促进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进程的加快,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培养载体,社会关注度日益提高.但是,无论是“对外汉语”,还是“汉语国际教育”,在专业或学科建设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必须首先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性质及学科体系进行深入思考: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关于国际汉语教学和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人文社会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质,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文化学、传播学、心理学、艺术学、国际关系学、华人华侨学等学科既是汉语国际教育最重要的支撑学科,同时也是其横跨的主要学科;要把面向非华裔外国人和面向华人华侨的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同时把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其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
马良 《国际公关》2023,(11):146-148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汉语热”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受到广泛关注。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文化强国”“人才强国”战略,从“打造中华软实力”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的文化影响力稳步提升。为契合上述战略的顺利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成为教育领域迅速发展的一个学科,这对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转型,重点分析本硕博各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转型与存在问题,以期丰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研路径,明晰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17.
移动技术为汉语辞书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汉语国际传播为移动辞书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移动网络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决定了移动电子辞书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必要性。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移动掌上辞书在内容、表达和体验上有其独特的特征。移动电子辞书给汉语学习模式带来了创新,有利于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环境相对较差,目前师资队伍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理想师资比较少,教师主要来源于语言学及相近专业,因此存在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尚待完善,国际汉语教育核心专业技能亟待提高,教师自身缺乏直接的汉语国际教育经验等问题。要提高师资素养,建立并完善师资建设机制,"请进来""走出去"和"自我培育"是目前比较可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仪助推了汉语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当前,汉语的交流与传播面临学习人数不足、语言市场占有量不足、汉语语言复杂性与汉语传播涵化现象、严重缺乏精通汉语的职业人才等困境."一带一路"视域下汉语交流与传播走出困境应经贸搭台,文化推动,建设合作平台,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多措并举做好宣传工作,尽力解决网上授课带来的"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问题,加强线上教学管理,针对企业人才需求加大汉语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汉语国际地位的提升,当代汉语的一些语言特征逐渐在英语中显现。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词汇语义层面,也出现在词法句法层面。语言接触理论可以解释其成因和内在机制。汉语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