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现状和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分析,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3种形式创新出发,考察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创新驱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1—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估算了不同形式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实证研究均得出,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升级有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升级,而且还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间接效应驱动了制造业升级;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均能驱动制造业升级,而投资增长对制造业升级并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创新产业集群是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是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此,本文界定创新产业集群概念,提出创新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分析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和发展变化,最后指出促进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2000—2009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中国省区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中国省际创新效率波动性较大,北京、上海两市实现了历年创新效率有效,其余省区创新效率均存在差异性。在影响省际创新效率的因素中,政府投入、人才储备、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等因素对省际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因素对省际创新效率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低水平的发展模式已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创新驱动正在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创新驱动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国内外创新驱动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国外关于创新驱动的内涵、重要性实施内容及路径的研究主要从竞争优势、所处位置和路径转换等角度展开的;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则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驱动过程、产业选择、路径选择等视角展开,还有部分学者对美、德、日等成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国家进行了实证研究。未来研究应着力加强创新驱动的政策支持、创新驱动各环节之间的有效关联,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辽宁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阶段,思想观念的非直接现实性、制度的刚性特征等决定了辽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辽宁应从改善制度供给入手,通过完善科技资源配置制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与动力,完善协同创新制度、科学核算制度,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吸引,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克服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障碍,实现发展价值观念、主导生产要素、发展目标、技术创新途径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政府补贴一直是政府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能源企业是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治理的关键主体。为了驱动新能源企业的创新发展,政府通过一定的创新补贴予以刺激,而政府创新补贴发挥效用如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企业所处创新环境,以我国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方法,从创新投入和双元创新两方面探究了政府创新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驱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创新补贴对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创新驱动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相对而言,政府创新补贴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对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明显;(2)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强化政府创新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驱动的激励作用,非技术型新能源企业对创新环境的调节作用更为敏感,创新环境对非国有新能源企业创新投入和国有企业双元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3)相较探索式创新而言,政府创新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利用式创新的激励更为显著,创新环境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分析创新文化内涵及其与创新驱动发展关系基础上,客观审视福建培育创新文化的传统资源和实践经验及其短板,从观念培育、制度创新、环境优化、人才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培育创新文化引领支撑福建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与策略。对于福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新网络形成后,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的R&D支出与其他主体的行为息息相关,其R&D支出的总和在宏观上表现为区域R&D支出的核心内容。以此为背景,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构建数学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2000~2009年的30个省市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区域R&D支出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创新网络背景下,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开放度以及技术引进等因素与区域R&D支出水平正相关,且相关程度依次递减;政府投入负向影响区域R&D支出,但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并不高。研究成果对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发展和资源能源消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为适应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障碍;将资源和生产要素集聚起来,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让企业成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切实维护各创新主体对其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腾飞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引起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促使人们首先是西方学者反思促进这一历史巨变背后的深层原因。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讨,出现了被冠以"中国模式"的理论范式和学术争鸣。本文认为,中国发展道路的确具有其独特性,但遑论"中国模式"为时尚早。中国发展道路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因素,既有成功的发展经验,又有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完善的地方。纵观中国几十年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创新驱动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典型特征。包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创新体系既是中国发展道路形成的动力,也是不断走向成熟完善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效果.实证研究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每增加1个标准差,则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程度将提高0.2693个标准差,故金融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各种实证检验结果均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本文还提出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试点科技银行、创新企业股权市场、构建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完善科技金融法律法规等促进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变迁主体之一的中国家族企业家及其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尽管处在计划经济和传统社会观念的夹缝,但凭借其同市场经济更相容的特性,使得家族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对体制内力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并通过这种竞争性作用促使政府行为朝着更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转变,进而推动了制度环境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风险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必须抓住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实质上是制度性风险,而产权制度是形成制度性风险的根源.在深化产权改革,建立起我国市场化金融制度的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行有利于金融风险防范的新的金融制度,并注意金融制度的适用性问题,以免引起新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不同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时间趋势上来看,变动也比较复杂。为找到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利用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控制力和教育水平对能源效率的改善有显著正效应,而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则负相关关系,技术进步变量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利用10省市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制度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制度、工作条件、权益保护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等制度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失业保险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影响不显著;另外,男性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意愿更强;文化程度和职业培训能显著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有亲戚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更强;工作经验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呈倒U型关系,而年龄和婚姻状况不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影响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效率的管理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12个企业的120名中层管理者的开放式访谈和对全国34个城市203家企业的2796个中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影响我国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效率的管理环境因素。通过对开放式访谈资料的归纳和对调查问卷所做的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我国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效率的管理环境因素主要可以归总为五个层面上的19个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农户通过“确权到户”获取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也获得将林地林木资源作为资产性资源予以转出获取收益的权利。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不仅关系到其林业收益能否完好实现,还关系到林业生产能否实现规模经营。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对2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的12个行政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户对现行流转及生产制度安排的认知程度、农户非农收入比重、农户林业生产时间、农户上学子女数目均对其转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文章最后提出加强宣传,提高农户对现行制度的认知程度;加强引导,提高农户自主经营能力;完善制度,保障农户的林业收益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的改制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要完整地理解这一过程,不但需要关注行为主体所面对的制度环境,还需要认识行为主体所掌握的生产技术。从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技术因素这一角度对此过程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资本产出弹性、技术进步和企业家的才能等对产出的贡献这些企业内部因素对改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鉴于标准化和知识产权(IPR)对技术创新都具有双向作用,如何协调好三者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研究了标准化和IPR两种制度创新的互补作用;另一方面,分析了以技术选择定位的标准化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双刃剑”作用,探讨了以激励为导向的IPR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双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制度成本的研究缘起、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交易成本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基石,但随着新制度政治学、新制度社会学的兴起,源自经济学的交易成本概念在这两个学科的研究中显见其局限性,而制度成本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制度成本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是指投入在制度各个环节中的相关资源。在一个完整的制度周期中,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支付相应的成本,由此制度成本包括制度形成成本、制度执行成本、制度监督成本、制度变迁成本。各阶段的制度成本彼此之间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制度成本的高低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不仅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的影响,而且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博弈、非正式制度等同样是影响制度成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