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目前宗教信仰对学生的影响不断扩大,对高校的信仰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积极寻求教育的途径,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努力使其内化为大学生坚定不移的信仰。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一方面加强宗教观教育,降低比例人数;另一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实现宗教信仰向道德建设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诱因、家庭祖辈和亲朋的影响,加上自身一些因素,大学生中宗教信仰有日趋膨胀之势。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模式以及对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重视不足、引导不力。为此,应采取有序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优化培养手段,弘扬人文关怀,改善监管机制等方式以强化对大学生心理辅导作用,优化大学生成长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  相似文献   

4.
李芳瑾  张承安 《云梦学刊》2011,32(4):113-115
近年来,高校中传播和信仰宗教的学生人数增加,他们中存在的宗教信仰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牢牢抓住大学生信教呈现的新特点,做好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房栋 《阴山学刊》2012,(5):120-122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呈现递增趋势,对我国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的了解较少,对宗教的本质认识模糊,易受宗教意识渗透。高校对宗教在高校的影响问题还没有给以足够重视,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角度,强调加强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体系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坚定而科学的信仰是精神的支柱,行动的指南,力量的源泉,道德的基础。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这有社会、高校教育、家庭和自身等方面的原因。为此,要加强和改进高校信仰教育,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社会氛围,加强家庭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德育教育课本质上就是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实践教学;在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及宗教信仰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思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大学生主体性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及历史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是当前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家庭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呈现出信教行为隐蔽性高、信仰界限模糊等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高校采取切实措施满足大学生的合理精神需求,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信仰,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这在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中更为普遍。主要表现为信仰缺失、信仰异化和信仰困惑。是由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因素所导致。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信仰引导和教育迫在眉睫。其主要途径为: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有效开展坚定信仰的思想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就有效开展坚定信仰的认同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有效开展坚定信仰的行为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宗教信仰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调查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特征及其原因基础上,认为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宗教,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观,加强科学精神的培植,引导大学生积极探索科学与真理,采取合法有效监管机制,积极构建抵制宗教渗透的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