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庄子审美心胸理论是道家美学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美学的最深刻处 ,在于把美与艺术同人类生活中超功利的自由境界联系了起来 ,在一种看来是消极虚幻的形态下 ,深刻意识到了审美与超功利的生活态度的联系 ,审美和艺术在庄子及道家那里不只是一种经验事实 ,更重要的是审美和艺术与人所向往追求的理想生活境界的沟通 ,在于它们是个体生命自由的无限延伸。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的现代工业社会具有双重的根源及命运 ,一个源头是清教运动和新教伦理 ,它不仅注重经济活动 ,而且强调文化品格的塑造 ;另一个源头是大众消费和世俗道德 ,它本身就是一种激进的个人享乐主义 ,认为人的欲壑难填。虽然个人欲望历来在政治和宗教范围受到限制 ,但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却肆意蔓延 ,并形成个人享乐和社会审美的感性世界。本来 ,美感产生或依附于人的生命活动中 ,审美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一种形式 ,深受认识功能和欲求心理的支配。在从肉欲到感性、从感性再到审美的发展中 ,感觉作为肉欲与审美的中介 ,如果被用来作为性美学的基…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7,(7):174-181
在第一次美学大讨论中,吕荧与朱光潜围绕美本质、美感等美学基本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细察之,他们关于美本质与美感问题上的看法同异相间:两人美本质观都呈现出极强的主体性特征,且均承认社会因素在"美"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两人的美感理论则差异较大。吕荧主张美感的生成需要经过由感性知觉上升到理性判断的过程,而朱光潜则坚持美感在感性阶段便已然形成。再有,在论及美与美感出现的先后顺序时,两人的看法截然相反,吕荧认为美先于美感,朱光潜则强调美感的先在性地位。两人在区别美感与快感之时又体现出一些近似。鉴于吕荧与朱光潜所争论的问题皆为美学研究中的元问题,因此,对其深入阐释将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的正确认识,同时对当下美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潘知常的《生命美学》是国内近年来诸多美学论著中极有特色的一本。洋洋25万言,处处洋溢着作者执着的忠诚和奔实的热情,抽象的哲理思辨与华美的艺术文笔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显示着作者深邃、透切的思考和活跃灵敏的才思。书中思想的灵光频频闪烁,许多观点使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纵观全书,笔者对其中以下几个特色尤感兴趣: 其一,美学视界的转换。作者开宗明义地申明:以往以对象世界为核心的美学是无根的、冷冰冰的美学,把美、美感、审美关系等等当作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理解物的方式理解美学,在这种美学中,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和生存体验被忽略了,审美的本体意义、存在意义和生命意义被遮蔽了。美学要改变自身的形象,就必须以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作为自己的现代视界,必须在人类自身生命活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指那些凡是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体现人物与事件的崇高性质,而只以正面人物的不幸为结局的审美对象。悲剧美所引起的美感是使人生悲,在痛苦和悲哀的心理反应中体验与理解悲剧美的本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因此,悲剧艺术一诞生就以它无出巨大的感染力呈现在审美领域中。悲剧艺术是人类穷究存在本源并顽强体验生命痛苦的产物,是人类挣扎湍急着企图确定自身存在及崇高价值的象征。所以悲剧的美感常常是崇高美感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生存遭到了压倒优势的悍然否定却仍以亢苗的活力坚持抗争,直…  相似文献   

6.
旧实践美学终将作为一个被扬弃的环节退出历史舞台 ,并不意味着实践范畴的使用失当。既然“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那么 ,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就只能是劳动。劳动使人获得了一种心理能力 ,即通过确证感的体验 ,在一个属人的对象上确证自己的属人本质。这就是审美。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确证感就是美感。为美感所确证的美 ,也就是能够确证人是人的东西。这就是“新实践美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审美本质确证说”。  相似文献   

7.
於贤德 《学术研究》2006,(6):122-125
文学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典范形式,具有滋润人的情感,拓展人的想象,陶冶人的情操等重要功能,从而使人的精神得到解放。而日常生活用品主要以实用功利来满足人的物质享受,要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美感享受,就必须通过艺术美的创造和鉴赏,促进人的精神自由展开才能实现。因此,文艺学、美学无论是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还是日常生活的美化,都必须以坚守基本的研究对象为前提,通过对艺术美的深刻体验和理解,更好地去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同时关注日用产品更好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制造及使用。文艺学、美学就是在这样一种矛盾运动所产生的张力的推动下不断前行的。  相似文献   

8.
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在美学研究中,对审美活动的考察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却毕竟还应该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人的感性存在的考察。为什么审美活动能够使人“飞入空灵”?为什么审美活动在根本上区别于科学或伦理活动?甚至更进一步,为什么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有着最为深刻的内在联系?诸如此类围绕着人类的超越性生存而展开的种种变奏,只有延伸、推进到人的感性生存,才有希望得以解决。 人的感性存在,你这生命之舞的发生之地,你这曾经为人们疏忽了的生命的秘密! 所谓感性存在,是指人的机体、诸感觉和实践活动本身。它  相似文献   

9.
审美的可能性来自人的审美需要,故研究审美需要的成因,便构成进入审美领域从事探索的最佳切入点.在考察了需要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及人的需要的层级结构之后,我们将审美需要定位为在人的情感生命体验基础上生发的精神超越的需求,它植根于人的整体生命活动,萌发于人的现实生命体验,转型并确立于生命体验的自我超越,而在由体验生命到感发生命的过程中得到其自身的实现.审美需要作为心灵感发的需要,不能混同于实用功利的需要,但审美所导致的生命活力的增强与生命境界的提升,必然要返归并映现于人的现实生命活动之中,成为推动人们去变革世界、美化人生的强大动力,这正是审美活动虽超乎实用功利而终不离乎人世功利的二重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10.
生命体验论审美观作为一种以生命为本原、以体验为核心、以自我超越为指向来把握人的审美活动的美学理念,在中西美学史上有着丰厚的历史承传,跟其他美学学派之间亦常会发生交会与互动的关系,在面临新形势需要的条件下,如何对自身固有的传统予以推陈出新,又如何有效地清理与其他学派的关系,是其实现当代建构所必须解决的双重任务。文章就此在与不在、能入与能出、彼在与本在、兴与高峰体验四个方面,系统比较了中西生命论美学传统的得失和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命论审美观的基本结构范型与理念改进意见;还就生命论与认知论、功利论、形式主义及快乐论诸学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逐个进行梳理辨析,阐明了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的互补互动的积极作用。末了更就个人探索所得加以简要归纳,目的是要让生命体验美学成为开放的体系,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美感体验应经历三个阶段 :感性优美阶段、崇高体验阶段、理性优美阶段 ,并可用公式 :“优美 (感性 )———崇高———优美 (理性 )”简化表述。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美学研究应从宏观的现象研究转向微观的本质研究 ,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引入美学方法或美学标准作理论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康德美学从反思判断到目的论判断虽然是从认识论上推导的,但其现象还原过程却蕴涵着审美发生的理路。这就是:生命的有机统一——自然的合目的性(美的形式)→主体的合目的性——超自然之上的使命崇高。自然的有机联系使生命从自然的律动和形式选择活动中继承了动力和向力,又在这两种因素融合成的形式感中加入了理性和想象力,美感便潜化为正向引力。如果把美感的生命发生过程分为四个感性阶段,则生命的感受超越直感刺激和形式的程式化束缚;生命被对象唤醒而获得的理想目标、形态、价值内化为境界;使人的生命意识空间趋向无限,是第四感性。这样不管是自然美的反观、艺术美的创造,还是社会美的诉求,都共同被生命活力导引的美的理想铸成为生命的目标。自然依据其形式美塑造的人类渴望升华并能构建符合自然形式美的和谐的社会生活是自然的目的,也是从审美发生上需要确证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美学领域越来越宽泛,几乎找不到它的边界了。一个学科要立得住,需要有明确的维度,有不变的内核,并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较为明确的界限。美学的内核就是感性,是感性中的美与丑,因此美学应当回到鲍姆嘉通的“感性学”那里去。唯有从感性这个维度出发,才可以确立美学的牢固地位,才能够明确其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分野。这种审美的感性,可以说是:目击而存,耳听而在,身触而生。不指向这样一种感性维度的,就不能说是美学的。由于美与真、善、想象力、情感等混合在一起,在流行的观点中,往往存在着对于不同层次的混淆,没有区分清楚美与真、美与善、美与艺术、美与想象、美与情感之间的界限,以至于无法说清一些基本的美学问题;而以前述感性维度作为评判的准则,就可以在它们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人的心灵是一个整体,美感与人的整个身心关联在一起,心灵的所有活动几乎都伴随着审美的环节,只要立足于感性这个维度,就可以将美这个环节从整体的活动中区分开来。审美维度的这个“感”当然也不可能离开理性,它是理性伸向感性维度的触须,是以感性表现出来的理性,正如理性是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感性。对于上述观点,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证:美感与感官;...  相似文献   

14.
无论从道德的观察看多么不可思议,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就大城市、传媒、消费、大众文化景观而言,美学的核心词汇与价值似乎正在重新建构一种社会表象,构成社会生产与消费的文化逻辑.体验、感受和一切围绕着"身体"建构起来的感性经验,日益成为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目标,伴随着充满魅惑的身体表象通过文化传播向一切社会层面扩展,似乎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都被魔法般地感性化了,使自我和社会都沐浴在纯粹感性的光辉中.而美学本就意味着"感性"或"感性学".  相似文献   

15.
方红梅 《兰州学刊》2006,(10):74-78
在梁启超那里,趣味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作为特色标识的重要范畴,是包蕴着美本质论、审美心理论、美感效应论、审美价值论等多层面美学思考的美学范畴,内涵丰富而深刻。趣味不仅是区别于真、善而体贴生命本身的美,而且,它同时也是美感体验,是在行动与价值统一基础上形成的、感受到生命自由的美妙感,正是这自由美妙感内在地设定了趣味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瞿明刚 《江淮论坛》2004,(4):143-147
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观念建构了涵容天———地———人系统的宇宙图式。宇宙图式是中国人对自然事物与人类生命的体验的哲学表达,中国文学的时间悲情则是中国人对自然事物与人类生命的审美体验的文学表达。宇宙图式是时间悲情的哲学背景,时间悲情是宇宙图式的美学翻版。  相似文献   

17.
"旧实践美学"以笼统的"实践"作为审美历史发生的起点,"新实践美学"在实践与审美发生之间加入了具体环节,"后实践美学"把审美发生的起点转向了动物与人共有的"生命".以实践和生命为起点的审美历史发生理论存在着对人类史实认证不完整、缺乏理论根据、研究不够具体细致等弱点.认知美学认为,在审美历史发生问题上,生命是前提,实践是基础,而真正的起点是人的"审美智能".正是有生命的人在漫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知觉模式,并能够区分事物实用属性与独立形式,进而引起非实用功利情感而具有完全抽象能力,即获得"审美智能",审美活动才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  相似文献   

18.
人是作为有生命的个体而存在的,人之所以成为人在于人的生命力量,生命力量以欲望、激情和冲动外化出来,与精神形成一种互补。我认为生命的原动力就是渲泄(catharsis),即人的生命的矛盾痛苦以欲望、激清和冲动的形式外化出来,并与外在的现实形成一种冲突。渲泄与人类的原始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二者的关联中可以看到人类的审美情趣、文化心理的一般成因。  相似文献   

19.
李原原 《天府新论》2007,(Z1):214-215
本文梳理了传统美学超功利精神的发展和艺术家日常生活的超功利态度,并探讨了功利的社会生活与超功利的艺术追求的矛盾与统一,以及这种超功利性对当下艺术活动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齐鹏 《河北学刊》2003,23(5):45-48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意味着人类由读写时代进入了视听的新感性时代 ,预示着人类将面临一场真正的革命 ,而革命的起点是人的感性革命。在数字化平台上 ,人类通过信息化和网络化形成新的感觉经验、感性方式、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 ,从而产生新的感性文化 ,创造新的文明 ,甚至产生新一代感性人。本文对感性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考察 ,阐述了数字化时代新感性的特点 ,论述了新感性的价值、意义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