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的多元性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否定了翻译的绝对性.近年来对"异化"翻译策略的过分强调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文章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语言晦涩,佶屈聱牙的译文绝对乏善可陈.可读性是检验文学翻译质量和翻译价值的首要原则.翻译研究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该多一些包容,让各种翻译研究方法同台竞技,从而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2.
英语暗含否定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的否定有明暗之分 ,暗含否定缺乏明显的否定标志 ,因而当它通过一些特定的句式来表现时 ,对它的理解与翻译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试就常用来实现暗含否定的比较句、反问句、条件句以及强调句等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示否定时,所使用的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及语言逻辑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在翻译英语否定句式时,就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并从中可以归纳出可以遵循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句子结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因此,它们在句子的构成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文章从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翻译着手,分四个方面即句子成分的位置和连接关系、句子整体结构的差异、被动结构和否定的形式,对英汉语句子结构和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从以上四个方面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才能正确的进行翻译转换.  相似文献   

5.
每种语言的否定都有其特点.一种语言形式的肯定常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表示否定,反之亦然.本文中的"反泽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技巧,它帮助我们在英汉翻译中恰当地表达原文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以来的不可译理论强调不同语言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形式的差异而产生了翻译障碍,从而否定不同语言之间完备翻译的可能性.普特南在<理性、真理和历史>中以生活实践为立足点,阐明了其语义外在论观点,从中可窥见其对不同语言间在形式和内容上同时做出完备翻译的不可能性的部分认同,但其出发点却与传统不可译理论大相径庭,结论则是翻译的开放性而非翻译的不可能性.文章试图超越纯粹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语义外在论的视角来讨论不同语言之间翻译的可能性与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示否定意义时,其表达手段和方法往往大不相同.本文就英语中常见的否定结构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由关注语言转向关注翻译,形成并发展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二个方面对传统译论进行了颠覆:一是颠覆了传统译论关于原文与译文是主仆关系的观点;二是颠覆了传统译论关于译文要忠实原文的观点。这一理论否定单纯的语言翻译,在承认个人兴趣的同时也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的否定表达,方法不一,其趣各异,翻译时,常常不得不变换原文的表达形式,或改肯定为否定,或改否定为肯定,以合乎译文的语言表达习惯,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近几年来,不少文章以此为专题进行探讨,不断丰富了这类句子的译法。本文仅就个人管见,从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及修辞特点的角度,对英语、汉语否定表达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汉两民族对于否定表达,各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一般说来,前者注重婉转含蓄,而后者则较倾向于直截了当。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否定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句型,掌握好对语言教学和语言翻译都有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语言对比的角度,对汉语、法语的否定句作了比较全面的对比。我们认为汉语法语的否定句的主要差异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汉法否定词的构成形式不同;二、汉法否定句的表达语气有别;三、汉法否定句的句型结构相异;四、汉法否定句的语义否定范围相似;五、汉法否定词的否定对象迥异。只有牢牢把握两种语言否定句的共性和个性,才能在汉法语言教学和翻译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语境与翻译     
本文从语境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入手,通过语言语境与翻译,情景语境与翻译,文化语境与翻译及最后一部分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来探讨语境与翻译.没有语境就没有翻译.  相似文献   

12.
<正> 在英语中有些词语象think、believe、suppose等,它们引出宾语从句时,大多是将not放在谓语里.如:“我看这是不值得一试的.”英语很少说成“I thinkthis isn’t worth trying”.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转移否定.英语的转移否定往往给初学者在理解与翻译的过程中带来不少的麻烦,因此掌握好英语的转移否定对我们英语水平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将转移否定的几种情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语境与翻译     
本文从语境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入手,通过语言语境与翻译,情景语境与翻译,文化语境与翻译及最后一部分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来探讨语境与翻译.没有语境就没有翻译.  相似文献   

14.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美感功能,尤其对文学翻译,不同语言背后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功能的转换是其研究必不可少的对象.目前,已有学者把文学翻译与接受美学、比较美学、文艺美学和文化迁移美学这四类美学理论结合做了研究.本文就从这四个视角出发对我国文学翻译美学的发展做一梳理以明其流变,并因翻译的交际性和实践性提出了从交际美学和实践美学这两个新的美学视角研究文学翻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意义时往往会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方式。英语的肯定结构在汉语需用否定结构来表达,英语的否定句要用汉语的肯定式翻译,在翻译技巧上即谓“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本文着笔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英语的否定结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其思路和表达形式有许多地方与汉语不同。因此,翻译这类句子时,切不可望文生义,而必须细心揣摩,真正透彻理解其意义,然后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英语否定句分为结构否定和意义否定。结构否定进一步可分为一般否定和特指否定两种。意义否定包括部分否定,全部否定以及含蓄否定等。本文就结构否定和意义否定中的汉译进行一些探讨。一、移项否定译法“移项”是数学上解方程式的术语。它的意思是“把式中某一项从等号(或不等号)的一边移至等号(或不等号)的另一边,叫做移项,移项后须变正号为负号…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我们在研究和从事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随着翻译对文化的重视,"文化翻译"一词应运而生.译者要增强文化意识,面对原文文本时及时析出文化形态表现;处理文化形态表现时尽量保留原作的原汁原味;以及在转换具体的文化信息时要进行原文与译文双向变通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8.
法律语言的功能首先是规范调节作用,其次才是提供信息.法律的规范调节功能与程式化的法律语言关系密切,法律翻译时必须正确处理语言程式化的问题.要实现法律翻译的功能对等,就需要做到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三种对等,即法律文本整体框架的形式对等,法律语言语用功能的对等,逻辑结构的对等.不同层面的对等亦涉及用词、句法、篇章结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语习语有两个显著特点: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固定性.在翻译时,如无法准确了解习语的含义,就可能产生误解,造成理解的障碍.结合一些习语具体分析了习语的的两大特点及翻译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英汉翻译时因为两种语言的词汇差异较大 ,从而造成了翻译中的困难。由于人类思维有共通性 ,这样就弥补了语言表达的差异性。仅从隐含义、语境义、表情义与联想义四个方面对翻译中的词义理解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