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一直是学界热衷探讨的命题.对"为何转型",人们谈之甚多;但对"怎么转型",仍存甚多值得探究之处.特别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个"中国现代性发轫时期",当中西文化发生碰撞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近年来,随着媒介研究、翻译研究等新的研究思路的兴起,"西方冲击--中国反应"这一研究范式已经不足以囊括当时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的新剧转型可从《小说月报》的翻译新剧中窥豹一斑.在演剧实践繁荣、翻译剧本匮乏的时代里,《小说月报》的翻译新剧一枝独秀.译剧在题材、艺术技巧、表现手段等方面的特点,译者们对剧本文学性和戏剧言语的重视、对戏剧理论的自发探讨,以及翻译新剧呈现出的小说戏剧同构、著译混淆的状况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戏剧转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刘庆元 《云梦学刊》2008,29(4):134-137
1910-1920年<小说月报>域外小说翻译主题以科学小说、情小说、军事题材小说为主,且多为短篇小说;翻译策略上体现为"译述".无论是翻译题材,还是翻译方式都是民初这一特定时期的产物,而对晚期"林译"的解读无疑是全面了解这一特定时期翻译行为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邱培成 《江淮论坛》2003,6(6):135-14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在不断地流变,在清末民初这个社会多变时期,小说观念的演变尤其突出。本文以前期《小说月报》(1910—1920)为例,通过具体考察它对小说的理解,对小说栏名称调整的用意以及对言情小说认识,来审视、解读清末民初小说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因曾经是鸳鸯蝴蝶派的阵地而被否定。实际上,恽铁樵接任主编后就进行改革,登载了大量有价值的社会小说,其社会小说对政治思潮与社会变迁的反映、对婚姻自由与男女平权理念的张扬、对侨民问题与工人生存状态的关注等,均引人注目。从语言层面看,其早期白话小说语言尝试也为五四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庆元  刘柳 《云梦学刊》2013,(3):145-149
作为翻译文学的一个主要源头,期刊翻译小说研究远未展开。将上个世纪初大型文学期刊《小说月报》翻译小说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本,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其译本生成的"适应"与"选择"作出客观的描述与解释,是期刊翻译研究的一种新尝试。"文学功利性"、"家族翻译行为"、"译入语杂合"、"演译"是民国初期译者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学、语言生态系统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7.
谢晓霞 《云梦学刊》2004,25(5):76-78
1921年《小说月报》的改革,不但反映了一份杂志在新旧共存、文白互争的民初的最后命运,而且,作为民初文学的一个典型个案,它也反映了整个民初文学融入新文学的途径:那就是革命式的改革。这一革命式的改革发生的直接根源就在于改革前的《小说月报》,包括整个民初文学,虽然一直在做着种种新变的努力,但是,它们并没有以理性的自主的追求建立起足以构成新文学因素的现代性。以传达的基本精神、使用的文体以及与世界文学潮流的关系为基本衡量尺度的考察表明,改革前的《小说月报》仍然属于旧文学的范畴,它只能通过革命式的改革而融入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8.
1921年的改革作为一道分水岭将《小说月报》的历史划分成了两段。改革前后的《小说月报》尽管在期刊范式和对读者接受的重视方面有许多传承的地方。但是,由刊载内容、文体以及主体队伍所构成的巨大差异表明,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学时期,具有着截然不同的传媒特征。  相似文献   

9.
董丽敏 《社会科学》2003,(10):114-119
本文以商务印书馆与《小说月报》的关系梳理为切入口 ,对 192 1年《小说月报》的全面改革进行了重新思考。指出 :《小说月报》的全面革新尽管有来自于新文化阵营的压力 ,但来自商务印书馆方面的商业改良需要 ,其实是导致《小说月报》改革的更为关键的因素。因而 ,《小说月报》的改革 ,与其说是一次“文学革命” ,是一种“断裂” ,还不如说是一场带有商务印书馆特色的商业“拼合”。  相似文献   

10.
《自由篇》的译述与改写是传教士在晚清西学东渐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在译者身份和价值观的调适下,其间译述与改写的文化调适主要是文本形态和文本立意的调适,最终指向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种将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调适有助于上层阶级接受西学,从而使得源语文本的西方进步思想得以在中国传播。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于1910—1920年间《小说月报》的考察,无一例外地给予署名周逴的文言短篇小说《怀旧》以格外的关注。除小说自身的价值外,与作者是鲁迅也不无关联。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引用和分析《怀旧》文本时,多依照《鲁迅全集》,而很少借助《小说月报》,造成《怀旧》阐释史上的一些问题。借助《小说月报》提供的历史语境和文本形态考察《怀旧》,将鲁迅创作的小说文本与恽铁樵撰写的评点及附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不仅有助于更有效地阐释《怀旧》的文本特色和文学史价值,对于鲁迅研究而言,或许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说月报》始终坚持现实主义道路,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改编的重镇,引发了新写实影视浪潮。步入21世纪,《小说月报》在坚守写实主义审美风格的同时,创办了《小说月报·原创版》和《小说月报·长篇小说增刊》,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市场地位和品牌优势,同时也成为电视剧改编的资源库。  相似文献   

13.
杨庆东 《齐鲁学刊》2008,(2):134-137
恽铁樵主编《小说月报》从观念和创作上作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使《小说月报》出现了某种现代性转机。恽铁樵的小说观念突破传统小说"载道"、"惩劝"的功用观,大大扩展了小说的表现视野,同时也为小说文体的解放做了理论观念上的准备。恽铁樵等对当时小说创作状况的创新和认识成为五四新文学革命的前奏。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学的发生离不开现代文学期刊的孕育,作家、文学与文学期刊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密.文学期刊运用什么方式来推介能代表自己文学主张的作家,从而推动自己刊物的发展,可以说是文学期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考察现代文学第一份纯文学刊物——革新后的《小说月报》对冰心的塑造方式,可以发现,《小说月报》对“冰心”的塑造开创了五四以来作家、作品、读者(批评家)、文学期刊紧密结合的传统.而这样一把双刃剑的形成,为其后现代文学场域中出现的国家权力或市场权力渗透导致的“伤害”提供了资以借鉴的反思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来源,“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五四时期,《小说月报》大力译介英国、法国文学,摸索了剔除、强化和妥协等三种西方文学进入中国的途径,形成了这一时期较为典型的“翻译现代性”理念与实践。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不发达国家来说,经“翻译”而来的文学“现代性”追求是复杂而多向度的,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在文学领域,不只是一种打通了域外文学/翻译文学/本土文学之间界限的中国“现代文学”构造过程;而更多是一种建立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的差异与冲突间的跨文化抉择,也是一份消弭了文学性/社会性彼此不同指向而呈现出自省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交混的矛盾而又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16.
<小说月报>翻译文学在特殊的宏观和微观语境中,呈现出相对复杂的形态,主要表现为翻译文学的现代性张力结构和多重对话格局.正是在这种张力结构和对话格局中,<小说月报>翻译文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促进了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多层面地参与、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  相似文献   

17.
刘庆元 《云梦学刊》2010,31(1):142-146
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沈雁冰、耿济之兄弟及郑振铎夫妇,开创了《小说月报》“兄弟作坊”与“夫妻档”的翻译模式。这种特有的家族式翻译行为所带来的西洋名家小说、世界文学潮流,孕育了中国新文学的萌芽,也使得《小说月报》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对翻译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了青是《申报·自由谈》1912-1914年间的一名普通作者,但他的逝世却引起海内外士人的广泛关注.了青事件之所以能够在《申报》上成为一个公众传播事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了青境遇所折射出的清末民初广大士子文人的命运悲剧和深刻的时代悲慨.  相似文献   

19.
郑发展 《社会科学》2020,(6):169-179
1920年5月份以前,陈独秀和北京同人通过《新青年》保持着工作关系,1920年6月至1920年12月,陈独秀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发起中国共产党组织,自1920年9月1日第8卷第1号起,《新青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公开宣传刊物。与此同时,陈独秀仍然与北京同人保持着联系,希望昔日同人继续发稿,而昔日的北京同人对《新青年》性质的变化毫不知情,遂对《新青年》第8卷的编辑方针产生不满。双方在1921年1月至2月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导致陈独秀与北京同人分裂。1921年3月以后,北京同人已不再干预《新青年》编辑工作,仅偶有稿件刊登。1921年8月以后,再没有北京同人的文章在《新青年》发表,《新青年》完成了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准 《学术探索》2023,(1):121-129
滇人赵鹤清于民国四年(1915)撰《滇南名胜图》一书,择取云南有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编次,图文并茂展示云南各地山川景色、文物古迹,云南名胜的自然之美和人文底蕴在书中得以完美融合。作为乡土志,《滇南名胜图》集文学、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之优长,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相呼应。集中体现了云南近代有识之士在充分总结、提炼旧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主动吸取外来先进文明成果,为实现地方文化现代化所作的实践。既体现出清末民初云南地方志编纂的现代化转型,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的新旧文化交替,堪称中国西南地区近代乡土志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