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高校社科类社团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高校社科联的功能主要在于加强学术活动管理,培养社科优秀人才,做好对于政府的咨政服务,向公众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当前高校社科联存在的不足在于:学术管理方面职责不明、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咨政服务缺乏主动精神、启发民智时实效性不强等。发挥高校社科联的作用要推进社科联实体化,加强学术管理;营造优良的校内校外环境,培养优秀的社科人才;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发挥智库的作用;积极参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同时将服务社会启发民智的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提出了高校人才资源总量提高机制、高校现有人才资源优化机制以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使用机制等,并对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试论创新背景下的我国高校科技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之一,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高校科技管理是高校科技活动中所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功能的总称,是能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还存在行政体制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考核分配、职称评定机制不科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应积极创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鼓励跨学科研究;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官产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高校科技管理模式,推动学术与行政和谐发展,进而提高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报是高校学术管理的重要机构,以提高论文质量为目标,从学术责任、学术机制和学术权力三个方面履行学术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人力资源水平,是高校永恒的主题,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机制是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重要一环,对于西部地区高校来说,建立这一机制更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本文以高校教师为出发点,分析了西部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机制现状,论述了西部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理念、体制、环境和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高校行政化的科研管理模式已不能更好适应和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亟待加快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通过研究分析哈佛大学科研管理模式,提出构建我国服务型科研管理模式的思路与建议,要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科研管理服务意识,提高科研管理服务能力,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维护学术自由,强化制度建设,为我国高校探索构建服务型的科研管理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发展困境与应对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延边大学学报》2007,40(6):116-117
从目前来看,高校学报虽然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千方百计加强高校学报的内涵建设,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同时还要创新思路,对高校学报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科技工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科技工作在高校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重新审视与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运行的动力机制;加强重大项目的牵引,是实现地方高校科研创新的引擎机制;加强科研大师的引进与科研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科研目标的人才保证;打造一流的学术氛围与科研环境是实现科研管理良性运行的内在动力;尊重人的首创精神,鼓励多学科交叉与集成,是实现科研创新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通过与几所高校学术管理人员的访谈以及从相关学术管理机构获得的信息,从管理的计划职能角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找出了高校学术管理计划已有和潜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学术管理计划机制改革建议,从而促进高校学术管理计划水平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0.
遵循高校学术管理的内部规律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有利于加强学术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完善大学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我国大学学术管理组织的作用。本文以重点高校为例,使用文献法、访谈法剖析了高校的学术管理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等组织的职能管理机制。针对某些高校学术管理组织存在的突出弊病,文章提出了初步的组织改革建议。本文试图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高校学术管理模式创新思路,以此来优化高校学术管理组织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高等院校与社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人才个性发展,特别是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世纪,同时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与进一步拓展,呈现终身化教育和国际化教育趋势的世纪。高校图书馆要在知识管理和传递中及时地反映出时代的要求,通过组织创新、服务体制和服务模式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文化品位和知识素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回顾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行政管理、产业引导、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消费安全、科技支撑共六个方面分析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试验区)服务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两型"试验区要以绿色政绩观为导向创新服务业绿色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要以绿色创新与绿色控制统一为思维创新服务业绿色发展的产业引导体制机制,要以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为手段创新服务业绿色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消费安全体制机制,要以加大投入为着力点创新服务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关系着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中的成功与失败,是高等学校能否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大问题。当前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应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素质;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青年教师协作攻关和创新能力;创设人才成长良好环境,增强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改革师资管理体制,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发展家庭农场既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健康休闲的需要,也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需要。家庭农场和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要在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等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将家庭农场的发展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进行经营模式和营销创新,打造示范型旅游休闲基地,提高农民的职业化程度,促进家庭农场和乡村旅游的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都城的北京是典型的“消费高地”,丰厚的京商文化孕育了“京派老字号”。京派老字号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技和市场价值。其表现在品质上的精益求精、经营上的诚信无欺、服务上的尊重奉迎、用人上的不拘一格等文化特点,以及儒气、和气、官气、贵气与义气的文化风格,构成京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派老字号是人文北京的名片,应在保持其文化品格和魅力的基础上,传承核心价值,创新产品、经营与服务,在发展中保护和提升其价值、凸现其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6.
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决策、科学规划、科学实施.现代,管理理论时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管理决策理论,抉择人才强国战略;运用管理领导理论,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运用管理系统理论,树立科学全面的人才观;运用管理环境理论,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和谐环境:运用管理激励理论,完善和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运用管理控制理论,建立和健全人才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科院校办高等职业教育关键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院校办高等职业教育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只有扬长避短,定位准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办出水平和特色,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理性主义、学术资本主义和企业管理主义以及政府角色的变化给大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大学要在院校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提升其自身的创新力。大学创新力指的是大学现行的组织、规划、用人、领导与控制等各项活动的管理创新能力以及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创新能力。大学创新力受制度环境和组织结构两个因素的影响。单一化的高等教育政策系统和社会评价体系、组织资源动员不足以及大学普遍存在的官僚化倾向抑制了大学的创新能力。大学创新力的提高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进行内部治理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改革创新的关键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急需借助法律援助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法律援助制度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能起重要作用.基于此,要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就必须创新理念,坚持法律援助“服务至上”和“群众利益至上”,完善“两个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五化”、“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美术创作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系统运动,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对立统一过程。美术创作意识理念的转型,首先要激活学生潜意识之中的创作灵感。其次,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同时表现自我。再次,要在意识延伸中不断地创新,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美术教育中的绘画创作是提高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一种手段,必须在教育理念更新的同时推陈出新,从而完成学生在绘画创作意识理念中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