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龚自珍散文内容深刻,表述肆无忌惮,有横霸之风,使读者深受震撼。龚氏独特的震撼力除源于其自信、自负及重感情、讲血性的个性外,也与他以医国圣手自居的抱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历代作家中 ,龚自珍不仅成就突出、特色鲜明 ,而且处于历史转折关头 ,有开创时代风气的意义。但至今人们对他犹有误解 ,如仅仅认为他是个诗人 ;而其实他是诗词文皆精的全才作家 ,并博学睿识 ,在学术和思想上也颇有建树。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后期的科场考试中出现了一股脱离明初官方规范的奇诡文风,表现为学臣出题割裂经书文义,士子解题掺用异说,士子作文用词艰涩.科考出题陷入困境,多元学说圆融交汇,士人崇尚晦涩的审美趣味,是这种奇诡文风形成的主要原因.科举考试左右着明代士人的命运前途,经义文作为其中的一种必考文体,使士人们必须经过长期的写作训练,才能应付这种考试.而经过长期写作训练养成的习惯,势必会带到其他文体的创作中,因此,科试中的奇诡文风必然对其他文体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屈大均是明清之交著名的遗民诗人、学者,他的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文学、史学取得了丰硕成果。屈大均虽不以散文取胜,但其散文与同时代作品相比,无论质量与数量上都毫不逊色。屈大均的散文善于刻画人物形象,长于论说,注重叙述描写,语言形式多样化,融记叙、说理、考据于一体。其散文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探到明遗民诗人的苦闷、抑郁与挣扎。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艺术散文而言,唐宋并不是高潮期,作品也没有达到至高境界。唐宋只是艺术散文成型期。唐宋艺术散文各有优长和不足。唐代艺术散文的特点是:情感的个性化和深邃性;寄情怀于实用文体;情与景结合,意与境融汇;语言以散为主,杂以骄语;重于载道,理念性强。宋代艺术散文的特点是:创作主体基本形成;以自然平远为主调的形式美确立;审美鉴赏的愉悦功能有所凸显;有冗繁的议论和明显的“做”文之迹。  相似文献   

6.
龚自珍在封建统治内忧外患的困境下提出人才救世的思想。他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才 ,并提出怎样选用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这是他人才救世思想的主要内容 ,对我们今天的用人制度提供借鉴 ,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思想发展到晚明,私成为一个热门论题。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都注意到了"私"的问题的不可回避性。他们在传统的立公灭私的框架下试图给予私以一定的位置。清代中叶的思想家龚自珍第一次从正面肯认私的合理性。他从三个方面肯定的私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私的观点的出现,意味着新的思想的成熟,是中国思想转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本组笔谈分别介绍了"丛书"为何遴选刘基等八人为"明清八大家";"丛书"的编辑缘起与体例;"明清八大家"各家散文的思想、艺术性,及其历史地位等.  相似文献   

9.
龚自珍一反先公后私的传统,提出了“私”论,认为人皆有私,分别从认识论领域和伦理道德领域对传统公私观进行诘难。其主张在对传统道统的反击和对个人价值及个人意志的凸显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使得“公私之辨”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近代人文色彩,对“古今中西”之争及挽救时局和民族的命运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龚自珍论私没有阐明什么是私,也没有论及私产生的原因和公私的相对性,使得龚自珍的私论有失严谨,对后世公私关系的正确走向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两汉散文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汉初到宣帝时期。其散文艺术,主要是在继承先秦散文艺术经验的基础上自出变化,显现出逸气纵横、个性突出的特点。二是从宣帝以后到桓帝时期。这是汉代新儒家散文艺术的发展期,成熟期,诸多散文都有依经立义、典雅深厚、茂密阐缓的特点。三是从桓帝时期到汉末。其散文艺术的发展,主要是在继承先秦散文艺术传统和吸纳前二阶段散文艺术经验的基础上自出变化。抽心作论、清峻通脱为其突出特征。两汉散文艺术的嬗变,与两汉思想文化和辞赋艺术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撇开这一点,简单地以朝代为界区别两汉文风,用盛、衰二字分辨其特点,并不能正确地揭示两汉散文艺术嬗变的规律和评论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龚自珍全集》收录的碑志文为研究对象,从中透视龚自珍碑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龚自珍的碑志文主要是较为熟知的人所写,较少有"谀墓"的成分,其碑志文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刻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而且反映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及社会的认真思考。他的碑志文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论辩性,在结构上比较注重开头的艺术,语言风格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2.
浅谈龚自珍《明良论》中的吏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自珍是清朝中期著名的地主阶级改革思想家,他在压抑沉闷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地觉察到了清王朝统治的危机。《明良论》是龚自珍写的一组有代表性的政治论文,深刻地揭露封建专制下的君臣关系、朝廷风气,以及吏治、用人方面的种种弊端,对于吏治许多方面提出了很多改革性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13.
龚自珍是嘉道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其社会改革与批判精神为后世学者所津津乐道。事实上,龚自珍的历史文献学思想也是极为丰富的。他认为,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必须要有广阔的视野,除经史文献资料外,还应从彝器、刻石、碑铭、古印、古镜、瓦文等实物中搜集资料,甚至认为诗文中也含有历史记载;龚自珍的小学功底深厚,尤为强调以字说经,这是其解读历史文献的重要方法;他还指出,历史文献的编纂宜繁不宜简,历史编纂工作者应努力做到善入与善出;其在目录学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4.
声满东南几处箫——深于情对龚自珍文学风格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自珍是一个划时代的文学家,在他身上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个性气质中最突出的就是深于情。他对情的理解、认识都是以其痴情为特征的。因之,在他身上发生了缠绵执着的恋情,进而形成了他在文学创作中不同时俗的特异的美学风格,可命之曰:“情格”。故而,可以说,是深情造就了一个伟大诗人,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影响了一批仁人志士。  相似文献   

15.
龚自珍以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为利器,对儒家先验的"性善论"进行了否定,并在"公私之辩"和"理欲之辩"领域内对程朱理学悖人性非人情的特点进行了深刻揭露,动摇了程朱理学的地位,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龚自珍的“豪杰”理想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正统儒家至高至大的"圣人"人格,龚自珍提出了平民化的理想人格———"豪杰",这一理想人格为传统人格向近代人格的转换提供了思想养料。  相似文献   

17.
龚自珍的"入出"说以其"童心"思想为基础,既是对审美主体才质禀赋的要求,也是对能直面现实,勇于担当的精神的呼唤;是对既重视历史,又着眼于现实的治学风气的倡导,更有对人的生命尊严、主体人格的张扬,具有浓厚的道德性和近代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在《古史钩沉论》中龚自珍提出了史无所不包的观念,将历代置于史之上的五经,统统归属于史的范畴,并由此得出经为史之大宗的结论。龚自珍还以史之大宗、小宗来区分五经、诸子,将经、子都纳入了史的范围,并据以提出仲尼未生,先有六经之说,否定了孔子对六经的著作权。龚自珍对经史关系的这一定位说明,龚自珍的经学绝不仅仅是今文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