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之路学是一门20世纪才问世的新学问,也是一门汇聚了众多学科、综合研究多元文化的学问。在20世纪90年代,新疆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考察合作项目图书——《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在2008年初,新疆人民出版社决定重新编辑出版《丝绸之路研究丛书》。新版丛书除了保留了原有的几种选题之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在草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在草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丝绸之路的深入研究对探索丝绸之路沿线草原游牧民族(哈萨克族等)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中国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我国阿勒泰市召开更令人鼓舞。本文就...  相似文献   

3.
南方丝绸之路,是我国历史上从西南川滇连接东南亚、南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亚洲大陆著名的“民族文化走廊”。近十年来,随着大西南经济开发的日益扩展,南方丝绸之路研究在学术界成为一个热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将视点过多地投向对沿途民族风情的考察和文化现象的模糊研究上,而对丝路的路线走向、变迁及贸易发展水平等基本问题却很少给予注意,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西南师大历史系副教授蓝勇在实地考察和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该课题的学术专著——《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以下简称《南丝路》),填补了我国学术研究的这一空白,使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全区多学科研究力量联合攻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国家“十一五”图书出版重点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重点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经过100多名专家学者近3年来的辛勤耕耘和艰苦探索,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近日,“工程”的重大成果———11卷、近500万字的《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请允许我以“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丛书》编委会和作者的名义,将此著作献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胡锦涛同志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项跨国战略构想,目标宏伟,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深入进行“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研究和实现路径探索,努力使这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更加清晰明确,并使之既可望又可及,是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确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目标定位的四个主要原则、“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五个重点目标定位、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个实施步骤,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美好前景作了进一步描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实施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6.
由汪信砚、何萍两教授主编、由陶德麟教授任顾问的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 ) ,最近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何萍著 )、《是的哲学研究》(萧诗美著 )、《善恶论》(倪愫襄著 )、《实践理性论》(王炳书著 )、《利益论》(张玉堂著 )等五部著作 ,它们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的诸位学者立足前沿、鼎力创新的重要研究成果 ,也是他们在新世纪献给学术界的一份厚礼。这套丛书的出版 ,必将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从整…  相似文献   

7.
在“丝绸之路”基础上实施的“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是中国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创新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思维。新时期的“冰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参与的国家经济贸易的新战略,京津冀港口具有惊人的吞吐量和超强的集疏散功能,可以定位为“冰上丝绸之路”航道的港口起点。  相似文献   

8.
《四川社科界》2010,(1):50-53
1、巴蜀文化系列丛书:由中心组织四川学术界各方面专家撰写、段渝教授任常务副主编并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的“巴蜀文化系列丛书”,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本套丛书共计10卷、300万字,于2001年8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涵盖巴蜀文化史、巴蜀考古、巴蜀哲学史、巴蜀文学史、川剧艺术、巴蜀科技史、  相似文献   

9.
铜鼓文化的传播、传承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铜鼓的创造者百越族群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因为西南和岭南的越人在先秦时期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秦汉时期岭南经济的繁荣;铜鼓文化的传播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案例。铜鼓文化在传播中交流互鉴,在传播中创新发展。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海上丝绸之路内通外联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中国-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壮丽图景;放眼新时代,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意义重大,其传承发展可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民族文化复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四川社科界》2010,(1):48-50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是全国高校唯一的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机构。中心最重大的科研项目是“古蜀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区域文化”是研究人类特定文化空间的人文学科 ,它包括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诸多方面内容 ,与现实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何绵山先生继《闽文化概论》一书之后 ,近年又推出他另一部比较系统阐述福建区域文化的新著 :《八闽文化》。这本书被列入“中国区域文化丛书” ,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 32万字 ,配有 5 0多幅精美的彩照。书的扉页有我国著名学者李侃先生所作的《中国区域文化丛书·序》。全书共 9章 33节 ,包括“福建文化源流和特点” ,“五大宗教在福建” ,“福建文学” ,“福…  相似文献   

12.
经商文化是绚丽多彩的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积淀着前辈商海弄潮儿的智慧 ,可以使现在的经营者温故知新、受惠得益。但是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 ,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制约和极“左”思潮的裹挟 ,学术界对此并无多少涉猎 ,只是 80年代后 ,随着中国大陆从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 ,才有一批有眼光的学者开始全面研究经商文化传统 ,1998年底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经营文化丛书》 ,即为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成果。该丛书由《晋商与经营文化》、《徽商与经营文化》、《荣氏家族与经营文化》以及《胡雪岩与经营文化》四本书组…  相似文献   

13.
<正> 《<资本论>词典》是我国第一部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大型工具书,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包括24种28册的大型《资本论》研究丛书中工程最大的一部。全书共收辞条1632条,约150万字。这本书是在深入研究《资本论》原著、手稿及马克思的生平和其他经济学著作的基础上,综合了当代《资本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而编写成的。它的出版,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赏。国内学术界誉其为“我国《资本论》研究与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日本学者称其为“集中国《资本论》研究之大成”。此书还被原  相似文献   

14.
“阴山文化研究”专栏为《阴山学刊》1990年正式推出的地方特色栏目,内容涉及在阴山区域形成与延续的岩画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军旅文化、六镇文化、商贸文化、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移民文化、西口文化、二人台文化、晋商文化等。栏目自开办以来,其独具个性和特色的研究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及海外的广泛关注,所载文章曾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权威文献转摘。为进一步挖掘阴山文化资源,弘扬阴山文化,我刊去年成功承办了首届“阴山文化论坛”,今年还将继续承办第二届。我们努力将“阴山文化研究”打造成精品专栏,现面向全国专家、学者征集…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很热的课题。许多报刊开辟专栏报导有关情况、登载一系列论文,还有《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等系列专著正在陆续出版中。文化史讲习班、文化史讨论会也极为活跃,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就有十余次,如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等单位发起的于1984年11月在郑州召开的“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由中国文化书院和九州知识信息中心联合分别于1985年3月、1986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两期文化学讲习班。由武汉大学哲学系邀请数十位海内外研究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于1985年12月在湖北古城黄冈举办的“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6.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党中央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趋势、立足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和战略决策。新疆作为亚欧大陆的桥头堡、“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和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在欧亚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会全面提升,必将成为我国西向战略的重要支点和战略高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具活力和投资潜力的热土,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必须创新思维;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动脉在交通;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现代服务业是引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相关政策必须差别化。  相似文献   

17.
1934年 2月 ,苏雪林先生的《唐诗概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的出版无论对苏先生本人还是学术界都是件大事 :从她本人来说 ,随着《唐诗概论》以及《辽金文学史》、《李商隐无题诗事足亦考》、《屈赋新探》的相继出版 ,她完成了由文学创作向学术研究、由文坛才女向学界泰斗的人生角色的转换 ;从学术界来说 ,《唐诗概论》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本唐诗学专著 ,也是我国第一本断代诗歌史。从 1932年到 1947年这十五年间 ,此书不断重印并再版了三次 ,并被列为“国学丛书”和“新中学生丛书” ,获得了从文学史专家到中学生的广大读者面。如果联…  相似文献   

18.
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当代中国》丛书(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近期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是在我国学术界人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大背景下出版的。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中国发展实践互动性的不断增强,使得人学研  相似文献   

19.
段渝 《天府新论》2016,(1):封二-封三
先秦时代,成都平原古蜀文明高度发展,逐步演进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高地,进一步通过西南夷地区(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向西开辟并发展了与缅甸、印度、中亚和西亚的交通线路和经济贸易关系,一直延伸到欧洲地中海地区,向南开辟并发展了与东南亚大陆的交通线路和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并将古蜀文明传播到南中国海。这几条国际交通线和贸易通道,学术界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纵贯欧亚,是古代欧亚大陆途程最长、历史最悠久的国际交通大动脉之一。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线路,是中国与西方交流史上最早的陆路交通。经由南方丝绸之路进行的贸易,最早让西方了解中国,也最早让中国了解西方,丝绸、蜀布、邛竹杖等产品畅销海外,让中国享有“丝绸之国”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论长白文化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形成一股文化研究热.近几年,随着对传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民族文化研究的拓展,又有当代编史修志热潮为之加温,我国的文化研究迅速向区域研究扩展,兴起了一股区域文化研究热,提出了一系列区域文化概念,如楚文化、晋文化、蜀文化、齐鲁文化、中州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潮汕文化等等,不胜列举.就连素称文化落后的东北,也有一批学者正在积极构建区域文化理论.例如,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张碧波先生主持的北方民族文化研究,已经有所进展,出版有论文集及《北方民族文化史》专著.最近,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东北文化丛书》,其中包括《东北文学史》、《东北俗文化史》、《东北艺术史》、《东北古文化》,《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等.这套丛书从文化的视角对东北社会历史进行了多层面的系统研究,展示了东北古代社会文化的总体概貌,是区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李治亭先生牵头组织编纂《关东文化大辞典》,是一部近三百万字的大型区域文化工具书他写的《关东文化论》《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1期一文对关东文化进行了系统阐释和界定在学术界引起一定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