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跨入21世纪宁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宁夏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及所存在的弊端,提出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对总体发展战略在各地区的战略布局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保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的改革开放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是建国以来邓小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是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南。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 ,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布署 ,以及正确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继承与丰富。目前 ,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战略构想的必然实践。这一理论 ,不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转型与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各战略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因而难以系统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区域问题。实现中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选择是实施多极网络发展战略。在这个战略中,中部地区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非均衡、协调、统筹区域发展的渐进性嬗变过程.这样一种渐进性战略嬗变决定了中国的区域政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的现实格局,也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顽疾.文章全面总结了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过程,并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将战略空间这一国际地缘政治的概念衍生到了区域经济发展动态过程研究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空间问题。研究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分析框架,把战略空间定义为和集聚中心相对应的一个空间概念;继而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动态演化过程的分析,讨论了战略空间的属性及其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空间的判断原则和选择标准;最后以浙江经济发展为例,具体分析了特定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战略空间的选择问题,突出并验证了战略空间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宁夏经济李彦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大体上可以分为改革前的均衡发展战略、西倾区域经济政策和改革以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东倾区域经济政策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从地区利益的角度来看,前者对宁夏经济发展有利,后者对宁夏经济...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柔软的“脐部”近年来,区域经济再次引起宏观决策者的重视,无论是跨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中国的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大都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最终达到共同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并实施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区域发展上大体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沿海、沿边、沿江、沿路“四沿’发展战略。这一过程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和西部地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媛 《兰州学刊》2002,(3):21-23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 ,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使得区域经济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问题 ,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 ,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问题。自新中国建立至今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 ,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粗浅的分析。一、均衡战略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所谓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其主旨在于强调缩小地区差别 ,主张国家投资布局应以落…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区域经济总体上经历了低水平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等一系列致力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融合性、互动性和协调性持续增强。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具有中国特色、聚焦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基本形成,其核心要义是缩小区域差距,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完善顶层设计、构建高效的交通设施、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完善区域政策调控和预警机制等机制创新对进一步推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广西钦防北地区经济增长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研究钦防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区域增长极战略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提出了增长极战略的圈层结构模型,即将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到一个开放式的区域中;并对该地区增长极战略定位以及以物流业、石油化工业和海洋产业等为主的增长极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宁 《天府新论》2011,(4):66-69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总方式和具体环节的转变,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使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空间越来越大、道路越走越宽,有力地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迈向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综述 ,如区域经济的研究前沿、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13.
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标准。文章测算了青海省生态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作为青海省主要组成部分的8个行政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青海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四区两带一线"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从而进一步明确各区域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其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总结反思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经验: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好市场调控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以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选择□黄志刚选择什么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表面上看,只影响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但从本质上看,它将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能否在最佳状态下发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时间的函数,不同的经...  相似文献   

16.
一、制定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进入9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有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尽管其中不乏有价值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以单一的比较利益原则为指导思想,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挥地区优势为目标,以寻求区域优势、开发区域自然资源为基本内容。这种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西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选择过程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我国正实施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上下都在献计献策。有鉴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此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进行分析和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正是从该角度出发对 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与交通条件的改善,区域生产要素的组合半径已大大突破行政区划空间,过去依照行政级别来确认和培育区域经济中心的做法已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特别是在省域经济发展中,这种问题尤为突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经济发展格局要从行政区域向经济区域转化,而区域经济要赢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从整体规划的高度来审视和制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从而融入范围更大、层次更高的经济发展区域中去.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中后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张锐(湖北省十堰市委党校)对梯度推移战略的反思随着70年代末期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由均衡发展向倾斜发展的转换,按东、中、西三大地带顺序展开经济布局的梯度推移战略成为我国8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主流。其理论基...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权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关系的矛盾性和不协调性也日益突出。如何从发展战略角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在理论与实践上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