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我国的边疆地区,与许多国家毗邻。政治心理是社会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心理状况对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存在一些消极、落后的政治心理状况,提出优化西部民族地区政治心理的措施以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目前普遍存在的传统政治心理及其消极影响,提出了有利于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现代政治心理以及实现途径,指出构建民族地区政治心理的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能有效促进传统政治心理的逆向转化,为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奠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改革深化,少数民族地区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日益增多,表现为包括民族分裂活动在内的多种形式,并呈现出诸多特点,破坏了民族团结,危及民族地区现行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表现形式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方面探讨了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加速使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关系和民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矛盾和冲突空前激烈,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构成了极大威胁.应整合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解决各宗教之间、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为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奠定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政治心理体现为政治认同的层次性、政治认知的敏感性与政治动机的冷漠性并存,以及政治认同心理的复杂性等特征;其政治心理结构主要通过族群利益协调机制、族群互动机制和政治社会化机制等内外机制的共同作用而形成。应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四个向度对西部少数民族政治心理机制进行调适,以求引导和培育西部民族地区正向的、积极的政治心理,建立社会稳定的预警与疏导机制,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指出民族政治心理是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极其重要的因素,为了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认识到消极民族政治心理的表现及其产生和依存的土壤,采取相关的对策,优化民族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动态稳定,是整个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必须通过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党的制度,确保政治稳定;必须通过发展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保证和促进政治稳定;必须通过构建民族法律体系,使党政机关依法办事,使公民依法参与政治活动,从而保障政治稳定,进而为民族地区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公民积极政治心理的层次性及形成机制,探讨了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公民积极政治心理的外在表现特征及其政治影响因素,并提出从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角度进行政治环境优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础,政治心理环境优化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点,指出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加强民族团结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正确应对国际环境的影响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活动的表现、特征及原因,来探讨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治理对策。治理对策有:坚持政治参与的正确原则;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提高公民对政策体系的支持度;疏通和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大力加强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严格约束公共权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1.
通过概述当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公民的政治心理状态,分析了对其政治心理进行引导与调适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具体实现途径——设立心理咨询和矫治机构、建立社会预警和疏导机制、健全协调保障和控制机制、完善消融机制和缓冲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在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上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必须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价值观、平等民族观、政治参与、大众传媒、法制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政治社会化手段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有序政治参与必须符合坚持党的领导、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生产力发展、注重社会稳定与和谐、遵守法律法规等原则。积极政治心理是有序政治参与的心理基础,它为实现有序政治参与提供正确的政治价值、独立的政治人格、高度的政治认同和诚挚的政治情感。培育公民积极的政治心理,必须推动传统政治心理实现向现代的转型,加强政治的社会化,促进政治意识建设,并对消极政治心理主动进行矫正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现代信息加工学派的认知心理研究与社会认知心理研究试图揭示人类认知的心理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人类认知发展阶段和过程,并按照认知发展阶段和过程来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帮助人们优化认知图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公民政治参与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结合当前的具体背景,分析了当前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呈现出不平衡性、广泛性、利益性、有序性、便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转型期的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政治参与既可以带来政治稳定,又可以带来政治不稳定。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政治参与中影响政治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多角度地影响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心理,才能创设稳定安宁的政治环境,保证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稳步有序。  相似文献   

17.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政治心理不同程度地转变,农民的政治参与中出现了层次性。而无论处于何等层次,农民的政治参与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困境。大众传媒作为一条渠道,在当前农民的政治参与中将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应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推动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8.
提升政治心理品质促进民族杂居地区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是民族杂居情况最为突出的边疆省份,多种民族联合自治的地方很多.村民自治必然给民族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带来精神、理念、心理以及行为的影响和变化,村民自治使民族杂居地区的村民的政治参与、自由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然而当前民族杂居地区村民在村民自治中还存在一些政治心理缺失,如依赖思想较强、缺乏整体观念和危机意识等.今后一段时间要围绕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农村的目标,提高公民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素质,来促进民族杂居地区农村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