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聊斋志异》里塑造了大量的痴狂人物。痴,有情痴、性痴、物痴。蒲松龄写痴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狂生。这是作者对人性的自由、真挚的颂扬。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只要我们不把它简单地视为某种自生自灭的孤立的存在,就没有理由忽视其中的历史内容,忽视它与当时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一些研究者对于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特征的论述,对他的交游等情形的追寻,无疑是揭示其深厚意蕴的行之有效的一个环节。但问题是,我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此。作为一部文言小说集,由于蒲松龄本人明确地用它来抒写“孤愤”,所以,我们在分析这部作品时,就不能不特别注意作家的主体情感。说到蒲松龄的主体情感,哪些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呢?这似乎颇费踌躇,其实不然,蒲松龄《聊斋自志》说得够清楚的了:“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展如之人,得毋向我胡卢耶?”这是他对自己创作状态的描述,同时也显示了其情感轨迹;而特别拈出“狂”、“痴”二字,于此便可见重心所在。综览全书,“狂”、“痴”也确实是体现了作家丰富主体情感的重要范畴。本文拟就“痴”略加剖析。  相似文献   

3.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阶段。如果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长篇小说的峰巅,那么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堪称短篇小说之冠冕。 蒲松龄,出生于山东淄川蒲家庄一个日趋没落的地主家庭。青少年时期,生活较穷,体弱多病。长大了,岁岁应考,年年落第。门庭冷落,象孤寂的老僧;为教学奔波,象和尚的托钵。然因此他能有较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如所周知,中国古代作家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摹拟前人的优秀作品。蒲松龄也曾采用这个方法来体认和吸收唐代传奇的艺术经验。他的《续黄粱》、《莲花公主》、《织成》、《葛巾》、《武孝廉》在唐传奇中有其蓝本。鲁迅先生说蒲松龄“抚古”、拟唐人小说,强调了蒲松龄学习唐代传奇的事实,揭示了《聊斋志异》的主要艺术渊源。蒲松龄自己在《聊斋自志》中也把《聊斋志异》比作干宝的《搜神记》,在《感愤》诗中把它比作洪迈的《夷坚志》,当他郑重地为该书命名时,用的也是唐人语汇:“志异”二字出于沈既济的传奇杰作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的族属问题众说纷纭,主要有这样几种: 说蒲松龄的远祖蒲鲁浑是色目人(阿拉伯人)且是伊斯兰教徒。罗香林著的《蒲寿庾研究》持这一观点。他认为蒲松龄可能是宋末提举泉州市舶司的蒲寿庾(阿拉伯人)的后裔。日本学术界也有此说。有人认为,蒲松龄的远祖蒲居仁在福建任过都转运使,而任这种职的,在元代都是回族;另外又据福建另一部《蒲氏族谱》中写有“世秉清真教,天下蒲皆一脉”,因此认为蒲松龄为回族。  相似文献   

6.
淄川区黄家铺乡店子村《续修高氏支谱序》云:吾高氏者考自老谱,始祖讳佑之,原籍河南省归德府考城县,元顺帝间以军厅筮仕济南.未几而无废矣.始祖遂占籍于淄之城乡蒲家庄居焉,即今之店子庄也.相传其时与蒲姓契结同心,订金兰之好,彼遂以庄赠焉,此我高氏所由来也.店子村以高姓居多,又称高家店子.其位置在淄川城西北,距淄川城约五华里.以上序文中提到的“蒲姓”应即蒲松龄的远祖.并且,据以上记载,在元代蒲姓不是居住于现今蒲松龄故居所在的淄川城东的蒲家庄,而是居住于城西北的蒲家庄,即现今的店子村.蒲松龄故居所在的蒲家庄,原名满井庄.只是因为蒲姓日繁,到明末才更名为蒲家庄.蒲松龄《族谱序》云其蒲氏“祖墓在邑西招村之北,内有谕葬二:一讳鲁浑,一讳居仁,并为元总管”.路大荒《蒲松龄》一文说蒲鲁浑的林墓“在淄川县城的西北五里,华表、翁仲、墓碣、茔坊都巍然尚存.”(载1957年1月号《前哨》月刊,转见《蒲松龄年谱》附文)招村在店子之西,二村相邻,相距不过一华里.现今蒲氏祖墓已荡然不存.笔者访问了数名古稀老  相似文献   

7.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初年的文艺大师,他的《聊斋志异》象一朵永不凋萎的鲜花,摇曳多姿地呈现在我国古代文学的文苑中。但是蒲松龄为我们留下的艺术理论不多,除了他的《与诸弟侄书》和《聊斋志异·新郑讼》中提出:“谁谓文章无经济哉!故志之以风有位者”等引人注意的言论外,散见于其他著作中的就很少了①;因此重读他的序跋文《<帝京景物选略>小引》,对进一步了解他的文艺思想,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帝京景物略》一书,是明代末年“竟陵派”作家刘侗和于奕正合写的一部地理专著,详细记载了北京城内及近郊的名胜古迹;但它不是一般地方志,而是一部优秀的  相似文献   

8.
对蒲松龄小说的研究,多侧重于他的小说创作,对蒲松龄关于自己创作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表述却显得重视不够。本文就这一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蒲松龄对小说理论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指出了传统志怪中荒诞离奇的故事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他在《聊斋自志》中说:  相似文献   

9.
从“聊斋”到“磊轩”“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蒲松龄长孙立德在《聊斋志异》的跋语中说:“先大父讳松龄,字留仙,号柳泉。聊斋,其斋名也。”后来又转而成为蒲松龄的别号。但何时起以及何以命名为聊斋,在蒲氏的诗文中却未见著录。从康熙已未(1679)撰《聊斋自志》的年代推算,那么至少在蒲松龄四十岁以前,就已把他的书斋命名为聊斋。后来也曾有人释斋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聊斋志异》是一幅封建社会的风情画卷,蒲松龄在《青梅》的故事中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古代版的灰姑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人间语:蒲松龄诗歌的现实指向张文华,臧阜平蒲松龄因创作《聊斋志异》而闻名中外。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蒲松龄“爱听秋坟鬼唱”,但并非象王士祯所说“厌作人间语”,①他创作的大量诗词、俚曲、骈文等,就是明证。在诗歌创作中,蒲松龄一改《聊斋志》的浪漫笔法,表...  相似文献   

12.
陆机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出发探讨了各类文体的特点,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著名论点.他是鲜明地举起“诗缘情’大旗的第一人,也是古代文论中对情感的关注由外在功用转向文学本体的第一人.在此之前,对感情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尚书·尧典》云:“诗言志”.当然“志”的本义也包含情感的内容,情与志不是绝缘的.然而在上古社会里,人们往往偏重从功利的角度去解释“志”,文学成为“言志”的工具.这样,“诗言志”不仅限制了诗表现情感的疆域,而且还把它框定成一种服从政教功能的合乎封建礼义的规范情感.《诗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曾在《聊斋自叙》中明确地宣告了他借狐鬼以寄托“孤愤”的创作意图。所以,《聊斋》一书,作者除了通过人物形象的描绘来揭示创作《旨意》而外,还往往在作品的开头或结尾直接采用评赞的方式,或借篇中人物之口,集中突出地表明他寄情于鬼狐的创作方法及其深刻寓意。特别是其中代表之作的评赞,敢于针对现实,形式多样,笔带锋芒,精辟奇崛,堪称文章精华的  相似文献   

14.
创作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难,为之寻觅“理想的读者”也不易。蒲松龄对自己精心结撰的《聊斋志异》曾发出“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聊斋自志》)的叹息,这与以后曹雪芹自题《红楼梦》“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感慨同调。作家如是说,读者也颇自知,乾隆间人刘堮有诗云:“古人著书当建树,个里金针未易悟。几人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是一位才识卓荦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史记》中充分运用文学描写方法表现历史人物,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形象地显现出历史面貌。《太史公自序》:“夫《春秋》,……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这虽是就春秋说的,实际也是他自己写作《史记》所遵循的准则。《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专写人物的。由于司马迁对人物的事迹作过多方面的了解、调查,又能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并于其中倾注着自己饱满的感情,因此在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构筑了一个充满妖狐鬼魅、畸人异行、虚幻的、奇异的世界 ,它是蒲松龄心灵与当时社会现象碰撞的产物。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 ,借妖狐鬼魅来抒发他自己的“孤愤”之情和一些当时的社会现象 ,表现出了作者赞美鞭丑的心态。《聊斋志异》是现实、心灵共同作用的成果 ,《聊斋》的世界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 ,与之相交、相切 ,源于现实 ,但又高于现实。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阿宝》中的“孙痴”是作者的自我投射。把蒲松龄与孙子楚加以比较 ,可以发现 ,蒲松龄是借小说来为“痴人”正名 ,借孙子楚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人生之梦  相似文献   

18.
《史记》在前代史书的基础上“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吾国之有史学,殆肇端于司马迁欤。”《史记》既是我国史学的发端,又是我国史传文学之滥觞。《左传》、《国语》、《战国策》尽管也写人,并取得了—定的成就,但这些书中的人还只是历史事件的附庸,在叙事过程中被顺带地描绘。人物多举动而少思想,描写多片断而不集中,所以这还算不上史传文学。史传文学的建立以《史记》为标志,是因为书中人物形象比较丰满了,也就是说它具备了一些初步的表现人物的条件。如人物外貌神态的勾勒,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人物性格特征的刻划,作者感情意识的渗透等。而其中人物心理活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中表现孤愤之情,一直是我国进步文学家抒写人生和社会不平的战斗传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抒写孤愤之情的杰作,蒲松龄的孤愤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他的孤愤精神主要是通过文言小说表现的;其二,他的孤愤之情又附丽于幽冥幻城之中、谈狐说鬼之事,具有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雅爱搜神”,犹如吴承恩酷好稗史。他们一个写猕猴王,一个写狐狸精,都继承两千年来的文学传统,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拿蒲松龄来讲,他的《聊斋》描写的生活面之广与形象之多,与他涉猎群书,从“残丛小语”和名篇佳作中汲取题材,锐意创新有关。不同的题材,固然会引起作家不同的艺术构思,相同的题材,也会因不同的处理而表现作家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