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实质是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目前所谓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三个基本方面: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近代文化和传统观念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而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就成为了一次由包含诸多文化形态因子的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向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转换。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目标是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它是以个体自我文化意识为前提和依据的。因此,可以认为自我文化意识的确立是文化转型以及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总体发展趋势,是在此基础上的多元文化因子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经验性文化模式向理性文化模式迈进的文化转型期,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过程,也是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三个阶段即文化危机、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同步的演进过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意蕴在于透过对文化危机现象的反思,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对当代多元文化批判的基础上,以文化(整合)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推进民族文化模式的现代转型,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的文化也要相应地发生转型,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应积极推进以自由、平等、和谐为特征的公民文化、法治文化、契约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的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人文精神构建关系密切 ,人文精神是体育的价值抽象 ,体育则是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近代体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它折射出与中国传统文化迥异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哲学。回溯体育与近代人文精神的重建 ,剖析中西文化哲学的差异 ,解读体育精神并将它融入现代教育理念 ,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现代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最核心要义是文化的转型,即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以西方工业文明价值为支撑的现代文化模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历程中遭遇巨大挑战。任何文化的转型都无法脱离自己的传统和历史语境,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坚持传统的话语立场。只有超越二元对立模式、破除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盲从和重估传统文化价值,才能在文化转型中坚持中国话语立场。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与留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是适应文化转型的产物,它经历了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样三个历史阶段。同时,它也是推进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化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消费社会的到来相应,思想文化领域也会发生深刻转型。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化具有显著的商品性、大众性、娱乐性和弱意识形态性。当下中国消费社会性征日趋显现,公益性文化向盈利性文化转型、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文本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型三大形态的文化转型,在当下中国尤其值得关注,文化转型和重建呈现"和合"趋势。与此同时,文化启蒙、文化纬度提升成为文化发展的强烈欲求。在消费社会语境下,推进当下中国的文化转型,需要着力做好繁荣大众文化、振兴文化产业、改革创新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在中国的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在正确处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关系基础上,加强理性精神的塑造,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和契约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对应社会经济的转型,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必须向现代化转型。从更新制度开始的转型引发了法律文化内部结构的冲突,现代法律制度与落后法律观念的冲突是转型的直接结果,随之而来的先进法律观念与滞后法律制度的冲突同时又在推进着转型。  相似文献   

10.
文化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不可逾越的阶段,如果不能在文化层面完成现代化,那么将很难真正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科学发展观将文化现代化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指导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崭新理论。因此,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把握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规律,统筹兼顾,科学制定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对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高校图书馆文化内涵入手,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做了解读,提出新时期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来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东北文化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方法到观念的复杂的渐进过程。在现象描述层面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从宏观的比较和负面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看却依旧是差强人意。近代以来东北文化被殖民主义的奴化过程.移民带来的负面影响,祖先认同的缺失,本土文化的驳杂和虚弱以及公有化过程中“大锅饭”观念的深入人心……受这些文化影响的东北人的文化性格中。诸如奴性、惰性、随遇而安和缺乏目的性、持久性等性格特征都成为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祷要细致梳理和深入考察的当务之急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法律文化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制度和社会心理中有关法的那一部分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指从上古传说时代至清末修律为止 ,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法律文化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传统法律文化集体本位的总体精神 ,无讼息争的心理倾向 ,德主刑辅的理论学说 ,视法律为工具的价值判断。在客观上 ,传统法律文化又表现为法典编纂和皇帝诏敕及案例并为法之渊源 ,制定法与判例法互用 ,国家法与习惯法并存 ;在司法上 ,重刑轻民 ,程序法不发达。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比较 ,显现出其独有的特色 :1 中国社会宗法家族制度是法产生的基础 ,而西方形成个人本位、法律与伦理相分离的渊源 ;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伦理色彩浓郁 ,而西方法律文化则是在宗教精神的笼罩下发展起来的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集体为本位 ,西方以“个人权利本位”为基本理念 ;4 中国古代法等级观念渗透始终 ,而西方法平等观一以贯之 ;5 中国法律文化是混合法 ,并代表了现今法律文化的趋同倾向。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伴随着不同思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交流,翻译研究重点也从语言翻译研究转向文化翻译研究,:不同文化在传播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文化渗透特征。译者在文化翻译的过程当中起到了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加剧了文化渗透现象。反之,文化渗透也对文化翻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翻译与文化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和2006年上海舞台演出信息结果表明,目前对上海舞台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主要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内舞台文化对上海的影响主要来自我国香港、北京、台湾等地区;按演出内容划分,影响力由高至低依次为音乐会、演唱会、歌舞、戏曲曲艺、戏剧歌剧、少儿文艺、音乐剧。针对目前上海舞台文化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应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构建长三角地区统一的舞台演出机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文化发展的关系及增强居民的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活动的设置与开展直接影响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众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就校园文化活动的数量、质量等方面,采用问卷法对南通工学院2001~2002年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做了调查分析,指出应从系统性、多样性、创新性、主体性、合理性五个方面进行优化,并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开展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庭文化的变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辛亥革命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启蒙时期。这一时期传统的家庭文化受到抨击 ,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传统的家庭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提出了家庭改制的主张和一些新的婚姻家庭观念。第二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至七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 ,这是中国开创新的制度和观念文化并经历了人为挫折的时期 ,这一时期家庭文化发生了根本变革 ,但出现了家庭文化政治化的倾向。第三个时期是“文革”结束后至今 ,这是中国全面变革的时期 ,也是家庭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 ,家庭文化呈现失范性、多元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文化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达成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的,大学必须重视大学文化建设。相对于办学的物质条件而言,大学文化才是大学持续发展的根基与血脉。大学进行文化建设,前提是厘清大学文化的内涵,主要任务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然后由观念形态向物质形态演化。  相似文献   

19.
文化即“人化”。文化是主体即人的存在的方式,是主体实践创造性的外化。文化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系统性、历史性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从不同方面、角度彰显了文化的本质。主体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实践性是文化的基础,创造性是文化的动力,系统性是文化的表现方式,历史性是文化的表现风格。探讨文化基本特征有助于深化对文化本质的认识,从而自觉地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建设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集合。大学文化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它具体表现为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的三种形态,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环境,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要努力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性,不断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