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林菁晶 《安家》2014,(4):76-80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代理行由"稚嫩"走向"成熟",在新时代背景下代理行的生存现状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面对各方挑战的?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安家》2014,(4):118-119
3月14日下午,由《安家》杂志社主办、安拓公关协办的"中国房地产代理行应变求存之道"在裘马都七仙伴月会所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3.
肖硕丰 《安家》2014,(4):66-71
2014年在风云突变的楼市中,中国金牌代理行打破传统思维,有的围绕策划与代理进行多元化发展升级进化,有的则是细分市场专攻一点深化服务,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至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4.
赵琨 《安家》2009,(8X):82-87
2004年开始,随着中国房地产牛市的兴起和发展,地产营销代理行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在那个时代诞生了一批知名的地产营销代理英雄。2008年中国房地产进入熊市,地产链条上的营销代理行也进入了冬季。在这场生死考验中,有的代理行顺利过关,并逐渐强大;也有的代理行被吞并甚至关张。进入2009年,随着地产市场"阳春"时节的到来,代理行业再度兴盛起来。但与昔日不同的是,过去许多依靠个人英雄主义支撑公司发展的代理行因为核心竞争力单一,而逐渐被团队作战的强势公司超越和取代。如今,这些依靠团队经验和集体智慧的地产营销代理行已经成为行业风向标代表着营销界的巅峰水平。那么这些巅峰上的地产营销代理行在房地产营销理念和方法上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精彩"对话"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5.
孙建军 《安家》2014,(4):64-65
所有开发商对代理行都有这样的期望:炉灶里的柴、麻将里的患儿、三国中的诸葛亮、沙漠里的野骆驼……可以说,代理行必须不断调整自我,提炼内功,以变应变,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深挖核心竞争力,努力避免那些"成长的烦恼",大象和猴子都可以运用自己的方法渡过险滩。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送对联(名人轶事)汤泽民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这副对联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写给一位和尚的。一天,郑板桥去某寺院游览写生。接待的和尚看他其貌不扬,衣着破旧,随便说了声"坐",对司茶的说了声"茶",就不作声了。郑板桥欣赏了一番寺内的碑...  相似文献   

7.
孙建军 《安家》2014,(4):50-63
今天的中国楼市正演变成一头在荆棘中勇猛向前的野兽,尽管暂时受限,却并不能遏制其一路高昂的势头,即使屡次在宏观调控上栽几个跟头,但它没顾得上去舔慰伤口,而是又艰难地站了起来,瘸着腿又继续猛跑了起来。这也不奇怪,有不少个年头,在"给我个土坑,我就能大展拳脚"的躁动楼市中,到处弥漫着浮躁心态,浮华的包装、嘶哑的叫喊、低劣的产品比比皆是。2014年面临宏观调控阵痛,每一位代理行从业者都变得心事重重,但这其实是一个蜕变和升级的良机,它可以暂缓前进的步伐喘息和反思一下。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北京的商业代理行对于北京以外的商业项目招商代理业务都抱着很谨慎的态度,尤其是二三线、三四线城市的商业项目招商,即便是开发商亲自上门来诚意邀请,且代理佣金丰厚,绝大部分代理行也仍然选择婉言谢绝.在很少数由北京代理行承接的北京以外中小城市商业项目里,主要业务全都是前期策划或住宅销售,招商代理是所有人绝对不会轻易涉及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赵姝岫 《安家》2006,(6):195-198
从2003年开始,北京地产的"十大代理行"就起起伏伏.到2006年依然榜上有名的老牌子代理行已经不多.而新生代理行能与老牌代理行齐头并进的也屈指可数.思源顾问、中广信、世纪皓产就是这少数中的几个.中广信以郊区为根据地,在低密度住宅领域大施拳脚,在近几年的代理行业中崭露头脚并做到出类拔萃.思源顾问在商业地产领域逐渐积累经验,形成特有的代理优势.世纪皓产在别墅、公寓销售上都表现出卓越的市场领悟力,这些不光是靠运气就能实现的.关键的是谁的意识领先,谁的动作快,谁就拥有了机会.  相似文献   

10.
《安家》2014,(7):142-143
在今年我国地产市场走向分化的指向下,众多规模可观的代理行纷纷追随开发商延伸业务线,提供金融服务、向二三线城市渗透……而中小代理行该怎样生存?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此,《安家》对北京嘉德融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1.
陈利华 《职业》2011,(33):100-101
作为以工科为主的技工学校,女生是弱势也是少数群体,再加上本身的敏感和脆弱,在学习与就业时会面临比男生更多的困扰和心理问题。担任过技校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女生多的班级往往比全是男生的"和尚班"要难于管理。因为女生心思细腻、敏感脆弱,一句无心的话,一件寻常小事都有可能引发矛盾和误会,  相似文献   

12.
《中外书摘》2014,(3):73-73
有一天,某师对和尚突然说:“您老是国宝。”和尚赶忙推辞。和尚自问是个草包,哪里到了国宝级别,别人吹捧供养是发心的对和尚年老体弱的尊重和爱惜,和尚只觉心中惭愧,每日忏悔深省,不敢居高。自满是人进步的一座高山,是修行进步的一道鸿沟。世界上不乏一些出类拔萃的人,仪表不凡,  相似文献   

13.
卡卡 《现代交际》2008,(2):40-40
同学老早就说要聚会,前班长电话上通知,QQ上叮嘱,让你跑了和尚都跑不了庙,只能被他捉进庙里老老实实的做和尚,顺便看看那些其他庙里和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执著与放下     
王贞虎 《老年世界》2014,(19):26-27
两位虔诚的和尚结伴到一座遥远的寺庙去礼佛。他们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寺庙前的一条河流。当时河水高涨,经过商量之后,他们决定涉水而过。正巧这个时候也有一位妙龄的姑娘想要渡河。其中一位比较年长的和尚见到了就对小姑娘说:“姑娘,这河水又深又急,就让我背你过河吧!”姑娘听了之后,连忙向那位和尚道谢,然后就让那位和尚背她过河。过了河之后,那位和尚放下了小姑娘,姑娘再三道谢,然后就离开了。  相似文献   

15.
想与做     
《华夏少年》2007,(7):1-1
从前四川的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很有钱,另一个却很穷。有一天,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很想到印度去拜佛,求取佛经,你看如何?”有钱的和尚说:“路途那么遥远,你要怎么去?”  相似文献   

16.
刘子莉 《安家》2006,(10):161-162
当记者萌生了到底有多少住宅应该禁商的念头之后,奔走于京城各大代理行之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后,接下来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瑞典一所乡村中学,一个老师正在上外国文学,有个学生请老师介绍一下中国的《西游记》,老师是这样向学生解释的: 故事说的是一个中国的和尚(abonze)去西方旅游的  相似文献   

18.
笑汀 《老年人》2008,(2):43-43
民国时期名满海内外的“政治和尚”太虚法师说:“获证文字三昧因缘之奇.古今无逾和尚者。”太虚所指和尚,便是近代著名的传奇爱国诗僧释敬安。同行往往容易相轻,文人尤为显著,而同为佛门、文苑中人,太虚对释敬安却如此尊奉,敬安之高卓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9.
两个小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熟了。突然有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左边山上的和尚仍然不见踪影。右边山上的和尚决定去看看到底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的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的挑水中不知不觉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上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