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国有控股公司组建和运作的若干探讨汪异明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和运作在我国经济改革中尚处在探索试验阶段,而国外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对此我们可以引以为鉴。一、国有控股公司组建的目的及其实现的可能性据世界银行对意大利、赞比亚、加纳、瑞典、奥地利...  相似文献   

2.
刘莎 《天府新论》1998,(2):17-20
国有控股公司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如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英国国家企业局、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日本电报电话股份公司、法国石油研究与生产公司和埃尔夫·阿奎坦股份公司、加拿大魁北克省的SGF公司、奥地利工业控股公司等,这些都是本世纪30年代特别是二战以后人们早已熟悉的国有控股公司。国际上这类公司在法律上一般称为“国有控股公司”或“国家持股公司”、“企业集团”,都是国有控股公司的具体形态。中国政府于1993年作出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决定。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相似文献   

3.
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及难点钱津国有控股公司是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特别批准和授权,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所有权职能,主要以控股方式从事资产产权经营活动,并经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特殊企业法人。目前,在经济理论界的倡导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组建国有...  相似文献   

4.
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和动作在我国经济改革中尚处在探索试验阶段,而国外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对此我们可引以为鉴。 一、国有控股公司组建的目的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据世界银行对意大利、赞比亚、加纳、瑞典、奥地利和巴基斯坦等六个国家国有控股公司所作的调查研究,国外建立控股公司的目的一般有:(1)在政府与业务公司间建立一个缓冲带,保护业务公司免受过多的政治干预;(2)用一个代表政府行使所有权的专业机构来对众多的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战略指导和建设性控制,集中稀缺的管理人才,协调各种决策,以便制订长期规划,更好地促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存在着两个观点一个是国有经济从竞争性行业中全面退出;一个是股份制经济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前者我认为,国有经济在竞争性行业中的地位,应是比重降低,结构调整,而不是全面退出;对后者,则是看股份制经济中的控股成分.国有经济控股的,仍是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发展国有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改革的两大任务,探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依据和基本功能,强调搞好作为国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国有控股公司,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离不开国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权运营机构若干财务管理问题探索纳鹏杰,杨静国有资产产权运营机构即国有控股公司是新事物,其设立或组建及运作都还没有完全规范的模式,就财务管理而言,更是存在许多新问题,亟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按照目前理论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我国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体系应分为...  相似文献   

8.
“ 退出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说的“退出论”指的是一种颇为流行的“改革”主张.其要点是:在国民经济的公益性、自然垄断性和竞争性等几大类行业中,国有经济的范围应限定于“民间资本”不易或不愿进入、效益不高的公益性、垄断性行业,侧重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同时,从竟争行业中退出.与之相应,企业改革也应依据不同行业特点进行.留在前两类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可实行国有国营或国有国控模式,后一种行业在非国有化条件下民营化,实行现代公司制.虽然一些学者已列出了“退出”方案的诸多优点,但我觉得有一系列问题值得商榷.1.还要不要通过深化改革,坚持国有经  相似文献   

9.
资产经营管理模式是高校后勤改革的首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开展数年 ,但不少高校后勤改革进程缓慢 ,阻碍改革深入进行的主要问题是资产权属不明晰 ,资产经营管理模式模糊。采取组建国有独资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学校控股的后勤服务实体、设立学校参股的后勤服务实体、学校与社会相关行业联办及“拔改收”管理模式等几种管理模式 ,有助于克服产权不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南方论刊》2010,(8):I0051-I0052
深圳市宝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是经宝安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国有(控股)企业,主要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管理,协助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区内行业经营,是区域内实力最为雄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南方论刊》2010,(8):I0050-I0050
深圳市宝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是经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国有(控股)企业,主要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管理,协助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区内行业经营,是区域内实力最为雄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之一。公司属下加盟经营收购站164个,废旧物资加工场8个,再生资源分拣场6个(在建),分布于宝安各街道办辖区。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上海、深圳等地区正在试验中的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是由政府独资设立的特殊企业法人,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政府授权其经营国有资产。 笔者认为:由于国有控股公司本身不是最终的委托人,...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价值依据--来自上市公司的直接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价值与公司自身估价并非一致是常态。这为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即公司的投资决策究竟以股市估价为决策依据 ?还是以项目自身的基本价值为依据 ?许多研究表明 ,法人控股公司业绩好于国有控股 ,人们据理论推断 ,那是由于国有股东具有为谋取私利而投资于净现值为负项目的强烈动机 ,但没有对投资行为直接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市场价值信号对公司投资的影响 ,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决策对市场估价反映敏感 ,而与项目价值却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动机是利用现有股市的功能性缺陷而谋取私利。对于法人控股公司 ,公司投资与单位资本的收益现值显著正相关 ,而与市场估值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这表明 ,对于法人控股公司而言 ,投资决策追随于项目的未来收益现值。信息失真和股市投机是公司投资行为扭曲、融资行为扭曲的生存土壤  相似文献   

14.
论债转股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债转股作为银企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解决银行的不良债权和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问题,而应着眼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创新。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应以债转股为契机,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治理的参与以及国有股权的最终退出,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构造以机构股东和法人持股为特征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政企分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出来的紧迫任务。改革的目的,是寻找和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所有制实现形式,真正做到政企职责分开,既把国家该管的管住,又赋予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改革实践中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一些做法的利弊分析,来探讨如何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目前,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各级政府通过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办法来实现的。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试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将行业主管部门改组为国有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企业国有资产这部分出资者权利由谁来行使,如何行使,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来各地纷纷进行组建国有资产产权运营机构试点,由这一机构进行国有资产运营,代行国家股权。本文试从五个方面对如何组建产权运营机构进行探讨,希望能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一、关于国有资产产权运营机构的性质国有资产产权运营机构是指由国家授权,代表国家对企业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权利的机构,其性质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国有资产产权运营机构是代表国家行使出资者权利的国有控股公司一般的企业法人也可以持有其他企业…  相似文献   

17.
重建银行与企业关系的良方──国有信贷资产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国有经济的突出矛盾是国有经济负债过度,而国有经济负债的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因此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过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一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而且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巨大障碍。因此要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就必须解决企业债务问题,这就要求对银行信贷资产进行重组,亦即银行与企业关系的重建。一、国有信贷资产重组的意义(一)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增强发展动力。这些年我国国有企业效益不佳,出现大面积…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国有企业战线太长,涉及面广。从工业内部39个行业看,行行都有国有经济。为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缩短国有经济的战线,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对此首先要探讨的是国有经济应当从哪些行业、企业中退出来。有人说国有经济应当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来,可以研究。我认为国有经济应当占领基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因为国有经济不仅要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政府特定的目标,而且要发挥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功能,产业导向功能和产业组织功能。二、国有经济从一些行业中退出来后,让谁来占领?十五大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19.
张晓璐 《南方论刊》2022,(5):52-53+69
随着代表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大规模发展孕育,而对于这一新兴力量的监管模式必然是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论文在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理论考察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提出要制定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主体和强化央行在监管体系的作用等建议,优化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进而防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纷纷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成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公司,有的还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成为上市公司,进人资本市场。这类经股份制改造而成的公司,基本上是国有资本占有绝对的控股地位,我们可以称之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纵观这类公司,可以定论:其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已初现倪端,但运作过程中的问题也显得十分突出。本文试图就后一个问题的一些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一、目前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运作过程中的几个难点本文中的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主要指国有股在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