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在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文化"特征被"工具化"特征所遮蔽,大学应该回归文化本质,在践行"城市精神"中有大担当、大作为。  相似文献   

2.
日语中的人称词分人称代词和人称名词两类。人称词有数量多但使用频率低、意义变化频度高、使用方式受社会地位限制等特征。人称词在使用上充分体现出了日本文化中的"间人主义"特征,而且与"他人中心主义"和"对象依存主义"有密切关系,并有其特殊的功能与作用。这些特征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的会话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口语性概数词"来"主要有四种使用格式。本文分析"来"的又一格式"数+(量)+来+的"。文章描写了该格式的形式和语义特征,论证了该格式的语法化路径,认为"来的"在北方口语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趋于词汇化。  相似文献   

4.
论“一时”     
从"一时"的主要句法功能入手,得出"一时"为时间名词的结论,并分析了"一时"在作不同句法成分时的不同的语义特征,讨论了"一时"对词语、句式的选择等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简直"的语法意义有基本义和派生义之分,其基本义是表示强调,派生义是表示夸张,强调和夸张又有一致性,二者都处在低层语义范畴,受高层语义——主观情态的制约;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考察"简直"的语义背景,发现"简直"主要出现在递进复句和结论性条件复句中;运用语义特征理论可以归纳出"简直"的三个语义特征,即程度大量、主观性和评注性。  相似文献   

6.
"快要"的语义特征主要表现为短时性与客观性,"就要"的语义特征主要表现为促发性与主观性。二者在语义特征上的差别是造成其用法差异的根本原因,其与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了"的共现情况为其语义特征提供了有力的形式验证。"快要"作为时间副词的稳定程度要高于"就要",但其主观性程度却远远低于"就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搜集了111个方言点关于"向日葵"的42个不同的说法,对其按词根和地域分布进行分类,并初步探讨了"向日葵"异名的构词理据,主要有三种构词理据,特征理据、类比理据和忌讳委婉构词理据。  相似文献   

8.
"繁满"是西汉艺术普遍具有的一种审美特征。汉大赋文辞华丽、物象重叠,漆器、彩绘陶器、丝织品构图饱满、纹饰繁复、色彩华美。"繁满"的审美特征是西汉繁荣富强的时代精神的折射,与社会上层追求奢华的社会心理以及儒家文化以纹饰彰显尊贵身份的思想有一定的关系。同时,"繁满"的审美特征还与楚文化推崇艳丽色彩和善于铺张的艺术气质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现代田径训练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田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田径训练有以下特征及发展趋势:重视科学选材;重视一般训练,更突出专项训练;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田径训练科学化水平逐渐提高;强调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其思想行为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剖析了其思想行为特征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先秦“五正色”色相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文献所说"五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究竟是什么样色彩,学术界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文章通过对古文献梳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并对先秦时期"五正色"的色相特征做一个比较深入的色相分析。结果表明,先秦时期所说的"正色"是指当时的丝绸颜色规范,为了使丝绸颜色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先秦时期则以野鸡羽毛的特征来界定"五正色"的色相。对比先秦时期丝绸染色方法和染色结果,证实了先秦时期"五正色"正是野鸡羽毛的五种主要色块。  相似文献   

12.
在言不尽意、立象尽意观念的作用下,中国古代文人推崇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境界,形成一种朦胧雅致、含蓄隽永的美学风格和"隐、遮"的美学特征,这也造就了中国诗歌之"隔"。本文将从"隔"之意、"隔"之源、"隔"之度、"隔"之美这几个方面综合评析"隔"的非凡魅力。  相似文献   

13.
以口头诗学理论为背景,从"程式"、"主题"、"故事范型"3个层面揭示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拟话本小说所含有的口头艺术特征。分析认为,冯梦龙"三言"拟话本小说保存了口头诗学特征,丰富了口头诗学理论,并对口头诗学进行了"书面化"改造,这不仅有利于探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艰难蜕变历程,而且也证实了口头艺术影响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高频动量词是"遍"、"度"、"过";晚唐五代时期汉语高频动量词是"遍"、"度"、"回";元明清时期汉语高频动量词是"遍"、"次"、"回"。由此可见它们发生了更迭。中古和近代汉语高频动量词的更迭是遵循经济性原则的结果。中古和近代汉语高频动量词都有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很"的否定格式"很不VP"和"不很VP"在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非常高。学者们对其句法特征尤其是对"不很VP"展开了讨论,看法上存在一定分歧。从句法结构和句式选择方面对其句法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朱熹对"中庸"的解释,体现出其理学的实践性特征。具体而论,他一方面主张"在中"之"中"、"时中"之"中"的区别,同时又将二者贯通起来,以"在中"之"中"来统摄"时中"之"中",兼体用而言"时中",体现出深厚的理学意味,也展现出理学家"体用一源"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释"庸"为"平常",拓展了"庸"字的实践范围,也加强了"庸"字的实践意蕴,体现了朱熹思想的实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气韵生动,极富诗情画意,游记中所呈现出的清劲、清旷、清新、清寂、清奇等审美气韵,构成了柳宗元山水游记整体上的"清"美特征。"清"美与优美相关,但又有相同,柳宗元在山水游记中所表现出的"清"美,是兼有壮美与优美的一种中和之美。  相似文献   

18.
以《语文课程标准》"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为要求,结合一次写作"游记"训练的实践,在对学生写作中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从真实、形象、有创意地三个层面去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论述汉密尔顿、杰斐逊和麦迪逊政治思想入手,分析了以集权思想为特征的汉密尔顿"古典式行政模式"、以分权思想为特征的杰斐逊"浪漫式行政模式"和以利益集团思想为特征的麦迪逊"新古典式行政模式"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原因,并从宏观上考察了3种"行政模式"在美国行政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实践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之"自在"、"自为"、"自持"和"自然"构成了老子对生命存在形式的反思。其中,人之"自在"最重要的特征是"与万物并作",是一种生命体的存在;人之"自为"因充满私欲而表现出"甚"、"奢"和"泰;"人之"自持"趋于"道",其典型就是圣人;最后,人之"自然"合于"道",其主要特征是"朴"。这四种生命存在形式构成了老子生命四重存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