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是指过快的人口增长和消费,会对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经济增长的粗放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从而也就影响了经济建设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导致恶性循环的结果。统一是指经济建设与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都是为了人类生活的幸福和舒适。经济建设离不开人以及资源环境的支持,高素质的人和资源环境是经济建设的前提,而人的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又都有赖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既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是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器.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加速城镇化对于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城镇规模的扩大是城镇化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必须根据资源环境的现实国情对土地、水体、能源资源进行保护性利用,对大气、水源等环境污染实行控制,使城市规划与建设必须在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展开,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超 《决策探索》2006,(10):20-2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循环经济为缓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提供了条解决途径.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见,我国已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地理教育的许多内容都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地理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也就更加频繁。在各种资源中,土地资源是人们开发利用最为频繁的资源,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度不断提升,但是土地资源又是十分有限的,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会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中,笔者就土地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6.
从环境是一种经济资源的观点出发,我们将企业环境责任界定为,通过一定经济机制的规范与引导,企业主动或被动按社会福利基准,配置和使用环境资源的行为责任;其评判标准是,企业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是否增进社会福利。从福利性社会收益函数出发,我们提出企业环境责任表现指数公式,构建企业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环境成本内部化率与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是主要的环境责任表现因素及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生产模式是:“资源-生产-消费-排放”。这种模式生产程序呈线性排列。有周期,但不封闭、无反馈。因为又称之为周期经济。这种模式的初期是粗放式生产阶段,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的污染越严重,最终导致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8.
杨文琴 《科学咨询》2006,(20):40-41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源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立湖泊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湖泊是我国重要的可多功能利用的地表水资源,目前,湖泊资源不断减少、生态资源不断恶化,已给我国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湖泊生态环境现状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湖泊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在我国已存在建立湖泊环境会计的条件,即湖泊环境会计的建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保证资源有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对学生进行环保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  相似文献   

11.
肖军蕊 《管理与财富》2009,(11):133-133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这意味着我们要恰当地协调好贸易和环境之间的矛盾。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表明,我国的贸易发展速度是在不断地逐渐加快尤其是出口贸易规模逐渐扩大的。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却带来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现象,贸易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凸现出来,对我国出口贸易和环境之间矛盾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与经济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源,在此基础上又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体育职业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本文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建设三个方面来探讨体育职业学院的教学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又把生态城市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城市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生态城市建设又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拓 《经营管理者》2009,(24):82-82
企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企业确定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获得更过的利润;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必须顾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环境、生态、资源协调一致,在技术选择、产品开发、污染治理等方面为社会做出贡献。其实,看似矛盾的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保证资源有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对学生进行环保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职种植专业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世杰 《科学咨询》2009,(14):40-40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种植专业与我国广大农村息息相关.如何办出特色,培养出的新型人才又如何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以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需求约束以及环境变化约束,就成为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严重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而这一切与我国对资源的无偿耗费和对污染防治的不加计量、不加披露有关.而传统的财务会计难以披露与环境有关的会计信息,已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高速增长,我国的自然资源由于过度开发日显贫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实现人、自然、经济和谐发展是人心所盼,也是历史的必然.目前环三都澳区域正处于开发、发展的初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的重申之重.本文对环三都澳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对资源承载能力、海岸线环境、生态承栽能力进行分析,评估.同时对目前环三都澳区域在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存在问题进行阐述,结合区域特色资源与发展现状,提出了区域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实现和谐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