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俄罗斯自视为“世界大国”,伊朗自视为“中东大国”。俄伊关系对中东政治格局具有重大的影响。俄伊两国在经济金融、核能开发、军工装备和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但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问题、对美国关系和中东地缘政治等议题上,仍然存在猜忌和矛盾。自视为“世界大国”的俄罗斯与美国保持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关系,因此在中东事务上,保持着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关系;自视为“中东大国”的伊朗反对外部力量干涉,反对美国及其盟国影响中东事务。美国的压力和威胁,促成了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多领域合作。然而,俄罗斯和伊朗对美国的认知差异,是俄伊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2.
美伊战争是美国对中东国家进行民主改造和“先发制人战略”的试验场,也是美国实现其全球霸权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也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能源格局,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安全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阿尔及利亚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同俄罗斯签署双边战略合作协议的国家。中东变局以来,阿尔及利亚在利比亚、叙利亚等问题上发挥着独特作用,是俄罗斯在中东战略实践过程中倚重的力量。俄罗斯对阿尔及利亚的外交布局大致如下:一是通过两国定期的政治和外交协商机制,增强俄罗斯在利比亚、叙利亚等地区热点问题的影响力,特别是提高俄在马格里布地区的政治地位;二是通过经贸和军售合作机制,稳步提高两国经贸和军售规模;三是与欧佩克成员国等能源输出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油气价格机制,赢得同阿尔及利亚天然气的市场竞争。阿尔及利亚在俄罗斯的中东和非洲外交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支点作用,但双方的合作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伊战争是美国对中东国家进行民主改造和"先发制人战略"的试验场,也是美国实现其全球霸权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也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能源格局,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安全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的中东战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苏联的中东战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双边和多边外交、经济和贸易关系以及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对中东国家产生影响."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受到冲击,主要表现为俄罗斯与中东国家的双边关系弱化、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受损、中东地区反俄情绪增长等.一方面,俄罗斯利用"阿拉伯之春"对地缘政治所造成的冲击,及时调整了其中东外交战略,提升了中东国家在俄罗斯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俄罗斯利用"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国际体系变化以及域外大国中东外交政策的调整,重构了其与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并在恢复双边关系的基础上,推出了整体性的中东战略.  相似文献   

6.
中东地区蕴藏的石油资源品质好、埋藏浅、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低,在国际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地位,美国的历届政府非常重视对中东地区的政策。本文分析了自20世纪初以来,伴随美国在国际体系中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中东地区能源战略的变迁。最后分析了美国中东能源战略的特点及其未来的走向,认为美国中东能源战略与美国的地缘战略、谋求霸权、军事行动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分析俄罗斯中东战略思维的历史演变过程;探究当前俄罗斯对叙利亚危机政策的背景、思想根源及影响因素;解读俄罗斯政策基于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缘由;阐释叙利亚危机局势下俄美利益的交汇与分歧。  相似文献   

8.
中东是全球主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在国际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习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关系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框架的战略支点。本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关系的历程,通过分析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的主要机制,即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海战略对话以及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即中东地缘政治风险、西方国家对中国在中东的指责,指出中国在中东面临的竞争加剧,并对中国中东能源合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中东地缘政治发展趋势以及未来该地区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潜在影响,并就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中东能源安全战略提出了建议,并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依赖中东能源;中东政治动荡的危险正在增大,中东油气供应存在极大风险。中国的中东能源安全战略应包括:转变外交理念,平衡在中东的能源利益与不干涉内政原则间的关系,建立与中东能源供应国的相互依存关系,制定中美能源合作的长期目标,建立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功能性多边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中东地缘政治发展趋势以及未来该地区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潜在影响,并就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中东能源安全战略提出了建议,并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依赖中东能源;中东政治动荡的危险正在增大,中东油气供应存在极大风险.中国的中东能源安全战略应包括:转变外交理念,平衡在中东的能源利益与不干涉内政原则间的关系,建立与中东能源供应国的相互依存关系,制定中美能源合作的长期目标,建立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功能性多边制度.  相似文献   

11.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机制,中东国际关系具有极强的传动性、脆弱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国家安全利益是控制该地区的石油,确保美国对中东市场和中东海空战略航道的控制,以中东地缘战略为依托,实现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等方面的战略主动权.随着美国进一步实施在中东建立政治新格局,中东地区安全与中东石油安全相互依存关系也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经济外交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俄罗斯中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一度走向沉寂。普京执政以后,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恢复,俄罗斯对中东国家的经济外交目标逐渐清晰,形成了以能源和金融合作为主导的政策体系。乌克兰危机后,为缓解国际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的双重压力,俄罗斯利用其在中东地区的历史遗产和战略资源,充分发挥经济外交的优势,从全球、地区和双边三个层面全力塑造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在俄罗斯外交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俄罗斯深度介入叙利亚危机等地区热点问题,对中东国家的经济外交目标也做了调整,即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以能源合作为手段塑造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中东地区日渐成为俄罗斯对抗西方经济制裁、影响国际能源市场、提升大国地位和地区影响力的战略要地。  相似文献   

13.
叙利亚危机是"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一场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是集内战和反恐于一体、大国干涉和地区力量介入相交织的冲突,也是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背景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成为观察美国中东战略和外交调整的重要视角。在"奥巴马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坚持采用"以压促谈"的方式参与叙利亚危机进程,避免因军事卷入而重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覆辙,并注重发挥多边作用,试图通过力量制衡和利益置换来实现稳定叙利亚局势的目的,进而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核心利益及中东政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新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使"奥巴马主义"未来在美国的叙利亚政策乃至整个中东政策中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14.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机制,中东国际关系具有极强的传动性、脆弱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国家安全利益是控制该地区的石油,确保美国对中东市场和中东海空战略航道的控制,以中东地缘战略为依托,实现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等方面的战略主动权.随着美国进一步实施在中东建立政治新格局,中东地区安全与中东石油安全相互依存关系也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中东棋盘上的伊拉克战略地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政治是一种战略地理学,属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一个理论支派。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外政策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美国避开联合国、北约甚至欧洲盟友对伊动武有经济、政治、丈化、价值观等许多深层原因,但用地缘政治理论更能清楚地了解布什中东政策的本质。通过考察伊拉克的战略地位及其在中东棋盘中的作用,有助于研究美伊战争后中东格局的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叙利亚危机持续三年多,受到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本文以叙利亚、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四个国家主要媒体2013年8月至11月对叙利亚危机的报道为语料,从话语分析和话语政治视角探讨话语选择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动因,考察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媒体如何从各自立场和利益出发,对同一社会现实进行不同的话语建构,从而揭示出同一事件蕴藏的媒体话语之间的博弈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本研究是基于五层次话语政治分析框架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为中国政府的中东战略和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缘政治是一种战略地理学,属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一个理论支派.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外政策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美国避开联合国、北约甚至欧洲盟友对伊动武有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等许多深层原因,但用地缘政治理论更能清楚地了解布什中东政策的本质.通过考察伊拉克的战略地位及其在中东棋盘中的作用,有助于研究美伊战争后中东格局的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东能源结构性矛盾与中国—中东石油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东石油合作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意义重大,中国能源安全本质上是中东地缘政治安全。中东地缘政治具有结构性矛盾、长期化和难以解决等特点,影响到中东石油的安全和稳定供应、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国际油价稳定,也意味着中国能源安全将长期受中东和其他地区能源地缘政治的影响。尽管近年来中国—中东能源合作取得长足进步,但双方存在的问题和限制性因素仍显而易见。迄今为止,中国在中东特别是海湾产油国没有获得如苏丹那样的参与当地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重大上游油气合作的突破性成果,中国与中东的油气合作仍然任重道远。本文在论述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普京时代世界形势总体对俄罗斯有利,俄经济发展迅速,国力稳步上升,外交日趋活跃和强硬。在此大背景下,俄中东政策随之调整,更具主动性和独立性。俄在中东问题上发挥积极和独特的作用,提升了俄在该地区的政治地位,扩大了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俄在该地区调动与美国等大国关系的外交资源。后普京时代,俄将继续其意在恢复大国地位的外交政策,与之相适应的是,俄将继续在中东奉行自主独立、与欧美保持一定距离的外交政策。总体上,在与美维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格局的基础上,俄将与其他大国一起共同参与中东事务,逐步形成多极合作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普京时代世界形势总体对俄罗斯有利,俄经济发展迅速,国力稳步上升,外交日趋活跃和强硬.在此大背景下,俄中东政策随之调整,更具主动性和独立性.俄在中东问题上发挥积极和独特的作用,提升了俄在该地区的政治地位,扩大了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俄在该地区调动与美国等大国关系的外交资源.后普京时代,俄将继续其意在恢复大国地位的外交政策,与之相适应的是,俄将继续在中东奉行自主独立、与欧美保持一定距离的外交政策.总体上,在与美维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格局的基础上,俄将与其他大国一起共同参与中东事务,逐步形成多极合作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