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诏与唐的关系 南诏是中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政权。从南诏形成到灭亡共经历了二百五十年,其中异牟寻执政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南诏是不是泰人建立的国家?多少年来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南诏是泰人建立的国家。另一种说法认为南诏不是泰人建立的国家,而是彝族和白族的先民建立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论证,普遍认为后者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南诏也不是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而是由唐代中国地区彝族的先民乌蛮,白族的先民白蛮为主建立的国家,在南诏辖区内,还有傣族的先民金齿蛮、银齿蛮、黑齿蛮等民族的居民的代表参加到南诏政权中来。 上面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那么让我们再来探讨另一个问题,傣族南迁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作者在阅读史料中,把云南边疆傣族史的研究和孟—高棉语族各民族的历史对照着研究发现:在公元八~十一世纪之间,孟高棉人北上,傣族先民  相似文献   

3.
运用史料学、考古学、语言学、历史人类学对白族形成问题的再研究表明,以往学术界所形成的"本土说""外来说""单源说""多源说"等观点均未能真正给予这一问题以科学揭示。再研究的结论是:白族形成确实是多源的,乾符四年(877)南诏统一云南建立大封民国后,在洱海区域生活的洱海人(西洱河蛮)、哀牢人、僰人、昆明蛮、汉姓等是白族形成的主要来源,正是由于南诏国的建立进而将诸多族类融合为一个整体:白族。  相似文献   

4.
军事是南诏重要的支撑,是南诏与唐朝、吐蕃政治博弈的资本。深入分析南诏时期的军事风尚、军事职官体系及军队组成,以揭示南诏军事制度的特点,有助于全面认识南诏的社会与历史。  相似文献   

5.
《南诏德化碑》与先秦经典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诏德化碑》是研究南诏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从文学角度对《南诏德化碑》作者的创作动机,碑文与《左传》、《诗经》等先秦经典文学的对照,论述其受先秦文学影响的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元793年(唐贞元九年),南诏异牟寻三道遣使入唐,其后南诏与唐、吐蕃关系出现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汉文史志《新唐书》、《云南志》等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虽有记载,其材料也极有价值,但明显存在一些舛误,所记三道遣使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内容也相互抵牾。分析相关史志所记及三方当时的情况与关系,可见:向唐中央政府及唐德宗提出背蕃归唐的要求与条件,是南诏三道遣使的重要目的之一;此次重大行动时间的确定,则与南诏、唐、吐蕃三方情况的变化及关系互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南诏文化和白族本主研究中,李宓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和本主祀神。李宓在唐王朝与南诏的政治斗争中是重要的当事人和执行者,他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战争中的牺牲品。将李宓奉为本主是白族特殊文化的表现形式。我们要以历史的科学辩证的眼光来分析评判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南诏大理政权建立 5 0 0余年的历史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学术界关于南诏王室族属的争论 ,笔者认为建立南诏与大理的民族是一个民族 ,即南诏———大理民族 ,这一原生形态的民族后来分化为白族与其他彝语支各民族 ,而白族文化继承了南诏大理时期兼收并蓄的特点 ,云南其他民族不同类型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在白族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9.
阿嵯耶最先见于云南地方史料《南诏图传》,但从史源、史料真实性、南诏佛教具体内容等方面来看,不能认为《南诏图传》所说是真实的历史.从南诏历史来看,南诏具备强大国力和独立政治后,欲与唐约为兄弟或舅甥,却被唐中央根据《春秋》大义,要求像以前一样向唐奉表、称臣、贡方物.南诏为了使自己较以前有更高的地位,一方面淡化其受唐朝支持和受汉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试图表达南诏与印度文化有密切关系,以便抗衡汉文化.阿嵯耶是南诏在试图建构足以抗衡汉文化的文化体系时创造的“梵名”,是南诏处理其与唐关系时,力图争得与其国力相当的政治地位而创造出来的洋标签.  相似文献   

10.
公元八世纪,相当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边疆,兴起了一个雄据一方的政权,有的称之为“南诏国”,有的称之为“南诏政权”.这个南诏,以云南西部的洱海区域为中心,历时达164年之久.(公元738—902年)那么,南诏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呢?就我目前看到的材料说,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意见认为:南诏是奴隶制社会.如有的说:“南诏国家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奴隶所有制,它是南诏国内各种生产关系的主流.”有的说,南诏是“唐代我国西南地区继吐蕃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奴隶主政权”.有的也说:“南诏是公元七至九世纪在云南出现的一个奴隶主地方政权”.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南诏的社会性质“是还带有原始社会成分的早期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台湾和香港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关大陆少数民族的专著,如台湾出的《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么些研究论文集》,香港出的《昆明东郊的撒梅族》、《南诏大理国史》(上、下册)等,有十几部之多,对研究白、彝、纳西、回等民族的历史、语言、民俗、宗教、文化变迁等各方面都颇有价值。其中,谢剑博士著的《昆明东郊的撒梅族》(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年)一书别具一格,令人注目。此书是近四十年以来国外及港台地区人类学家第一  相似文献   

12.
一 南诏是唐代云南地方建立起来的一个多民族的奴隶制国家。南诏政权的建立顺应了历史潮流,完成了统一云南的大业,推动了该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南诏在立国270年间,促进了境内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增强了与邻近的吐蕃、骠、昆仑、真腊、大小婆罗门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联系。虽然与唐王朝发生过冲突,但基本上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南诏政权对外扩大交往,积极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和先进技术,对内加强统治,采  相似文献   

13.
唐初忙于统一全国,无暇顾及西南的经营,与南诏保持着相安无事的局面。进入武则天时期,吐蕃对中国的威胁日益严重,为了抵抗吐蕃的侵扰,唐朝不得不联合南诏的势力,因而采取支持南诏统一的战略方针。当南诏强大以后,围绕着争夺爨部的问题,唐与南诏引发了冲突,使得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逐渐复杂化,最终影响了唐朝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南诏德化杯》立碑目的是南诏史研究尤其是南诏与吐蕃关系研究中需要探究的一个问题。讨论南诏人当时为何要立此碑,应重视此碑所记内容。分析碑文,可以看出所谓南诏立此碑是为了向唐表明背唐投蕃是迫不得已的说法难以令人信服。从碑文所记来看,立碑是在为阁罗凤歌功颂德的同时,向吐蕃示好,表明其继续维持与吐蕃结盟而与唐保持对立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白()文”已有较长历史,但学术界对白文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该文从考古发掘的实物和历史典籍中,如南诏有字瓦、历代古籍中的“白文”记载、古碑刻中的“白文”加以论述;“白文”在白族社会中的使用范围;以及白文的形态演化和前景进行分析,得出白文是白族特有的文字,历史上的“白文”是借用汉字的音或义创造的一种似汉字而非汉字的一种字体来记录的白族语言  相似文献   

16.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是南诏发祥地,遗存义物、古迹较多。研究南诏历史,有必要对巍山现存的祠庙、寺观作一些了解和调查。笔者1982年参加巍山县地名普查时,对南沼在巍山的祠庙、寺观进一步作了考察,现将所得分叙于后。 (一)青霞观 青霞观俗名老君殿,在巍山县城南十多公里处的魏宝山上。《蒙化志稿·祠庙志》说,青霞观“一名青微观,昔老子降化细奴逻之所,康熙二十二年募建”。  相似文献   

17.
[摘要]在横断山区民族走廊,即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藏彝走廊”中、川滇交界的盐茶马古道商贸通道上的永宁是历史上南诏与吐蕃、吐蕃与唐朝以及唐朝与南诏交战时拉锯式争夺的地带之一。忽必烈率军平大理国时,他亲自带领的中路军途经永宁,并相对较长时地驻军于永宁日月和,永宁可谓军事要道和兵家争地,历史上阿氏土司的领地即在此。美籍华人、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系文化人类学家施传刚先生认为永宁土司的族属很有可能是蒙古军队里一位西番军官的后代。就此结论及相关问题,笔者认为值得商榷,遂作此文。  相似文献   

18.
陕北地名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学是关涉地理、历史、语言、民族等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就陕北地名与陕北方言、陕北地名与陕北历史上北方兄弟民族谈了三个问题:一、地名,世代口耳相传,不跟一般字音一起发生历史音变,具有着较大的稳定性,陕北有些地名便保留着古音,不失为研究汉语及陕北方言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因此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陕北在历史上许多北方兄弟民族与华夏族杂处错居,至今尚残留着一些以他们的语言或姓氏命名的地名。三、陕北已出版或待出版的一些地名志,在用字、读音、含义上不乏讹误之处,本文举例性地作了说明、正误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南诏是否傣族或彝族,是西南民族史和暹罗古代史上一个久悬未决的大问题。过去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除伯希和(Paul pellist)、克里纳(W.Credner)两氏偶致疑问外,几乎一致确认南诏为傣族。我国学者中最初亦多附和傣族之说,亦有主张为蒲蛮、为怒于、为氐羌者;最近大多数的意见均倾向于承认其为彝族。彝族说者所持的论据,如以刘尧汉氏  相似文献   

20.
南诏是唐代迄今洱海地区为中心,囊括今云南全省的一个地方政权。其所处的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当地农牧业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南诏与唐王朝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由于受内地的影响,其农牧业技术有了相当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古代文献资料和民族学、考古学材料方面。对南诏农牧业的起源、发展和特点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