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与中国的礼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是孔子学说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礼”,而不是“仁”,更不是“天人”。“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而孔子就是以提倡“礼”而闻名的。但是,对于孔子关于“礼”的学说的性质和意义,人们却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礼”的学说代表了孔子的社会政治观点;有的认为,“礼”的学说体现了孔子的宗教观;有的则认为,“礼”的学说主要反映了孔子的人文观。有人想从中挖掘出新的意义,以弥补现代“法治”社会的不足;有人则揭示其中的保守性,证明其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阻碍作…  相似文献   

2.
(一)我们认为决定一种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的抑或是唯心主义的,主要应当从其学说本身去研究,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去划分两个不同的阵营。但产生这种学说的时代背景,和这种学说在当时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这仍然是重要的参考材料之一。因此,在研究“老子”思想之前,弄清楚“老子”其人其书的问题,我们认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天圆地方”观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胜利 《江汉论坛》2003,(11):75-79
“天圆地方”观是我国历史上产生年代最早的一种天地结构学说。不少人认为该学说源自古人对天地形状的直观感觉,但又解释不通“大地为何不能给人以方形感觉”的问题。本文以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为据,指出“天圆地方”观应该源自古人对“天动地静”现象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完全是同一个意思”,“是用不同用语在同一意义上表述对立统一学说在整个辩证法学说中的地位”。 我认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不是等同的,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列宁在使用“核心”和“实质”两词时,是有分寸的,“Ядро”一词有核心、中心之意;而“Сумь”一词则有实质、本质、主要之点等含义。在《哲学笔记》中,“实  相似文献   

5.
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地理环境决定论”,就是认为地理环境是社会思想关系和政治关系及其变动的终极原因的哲学学说。“地理环境决定论”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思想气质,人们的思想气质又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孟德斯鸠是这种学说的代表者。他认为寒冷的气候会使人产生许多好的思想和气质:“对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 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就是把存在等同于思维,是哲学家的思维创造美妙世界的原理”,既是唯心主义的,又是形而上学的命题,并认为黑格尔这个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彻底批判了的,应当全盘否定。黑格尔这个学说的基本思想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学说的评价如何?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苏小方 《江汉论坛》2006,2(7):42-45
本文说明了斯密的市场“无形之手”学说其实是“有形之手”学说,认为将市场视为“无形之手”既不符合斯密的本意,也不符合各种市场的客观实际,还会给我国市场化改革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困惑,增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章世鸿同志在《肃清真理论的形而上学流毒》(载1980年第5期《社会科学》)一文中认为,在《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还没有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这个学说是在“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以后才提出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术界对系统学说与矛盾学说的关系众说纷纭,有“无关说”、“指导说”、“表现说”、“丰富说”、“高于说”和“取代说”等等。笔者认为,以上诸说都没有揭示出二者的真正关系,因而也未能阐明其对唯物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的影响。本文将从它们最基础最核心的范畴开始,逐层深入地全面地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的庄子、荀子等人都有关于“小说”或“小家珍说”的论述,这些言论所针对的虽还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小说,但却是后世小说观念的源头,故梳理它们的所指及其所暗含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在相关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所谓的小说是指与大道相同的小道,所指向的是道家之外的其他家学说,也就是认为包括儒家在内的其他各家学说均是小说;而子夏、荀子等儒家诸子则认为除儒家学说之外的其他派别都是“小道”、“小家珍说”、“邪说”或“异说”。可见,先秦诸子在论及小说时都指向的是自己所信奉的学说之外的其他各家学说。故先秦时期所谓的小说,是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所形成的,是各家互相批判和攻击时所用的、带有鄙夷色彩的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1.
<正> 孟子生前,“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但是,由于他言必称唐虞三代之德,著必述仲尼之意,忠实地继承、坚持、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因此,在去世之后,经历代学者的推崇,逐步确立了儒学嫡系传人的地位。不仅其学说与孔子的学说并称为“孔孟之道”,而且封建朝廷屡加封赐,直至赐以“公”爵,尊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  相似文献   

12.
孙叔平先生把二程学说的根本观点归结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就其形而上者而言都是理,就其形而下者而言都是气,而形而下者是由形而上者产生的,所以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理.”很显然,孙先生认为“理”乃二程哲学的最高范畴.无独有偶,还有学者认为:二程学说的核心是一套封建的伦理道德学说,其哲学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可以说这和孙先生的观点如出一辙.关于二程的哲学性质都是唯心主义,这点在学术界早成定论.但若把二程哲学一概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笔者不敢苟同.肖萋父、李锦全二先生在论及二程哲学性质时认为,“程颢倾向于主观唯心主义,程颐倾向客观唯心主义.愚以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但“倾向”二字仍缺乏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全书立意在于叙史存义,但在情节铺排中,却搀杂着许多有关天命星象、卦兆灾异等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而且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及书中有关天文星象、卦兆灾异等的描写,主要是受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神秘学说的影响。西汉经学家董仲舒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始创者。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是“万物之祖”;认为“理”,即“天理”或“天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本原(董仲舒《遗书》)。是最高范畴。他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认为天人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是天表示对人的谴责和嘉奖的兆示。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心”是“仁爱人君”的,“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异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董仲舒《对贤良策一》)同时,董仲舒又认为人君的政治措施和行为,人们的某些宗教仪式等也能感动上天,促使上天改变天意对人事的安排。他的这种“天人感应”学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吸收了法家及先秦各家学派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其本质和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宣扬的“君权神授”  相似文献   

14.
以“比较成本学说”指导我国的国内贸易,既可以使我国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可以以发达地区的经济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效益。“比较成本学说”最早由大卫·李加图提出,他认为国际贸易是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这一学说的最后完成,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式。这一模式把国际  相似文献   

15.
王晓毅 《东岳论丛》2001,22(6):110-113
慎到发展了彭蒙、田骈的学说 ,认为宇宙“大道”通过事物的具体规律“理”表现出来 ,人类之“理”是自私的人性 ,君主因循人性自私之“理”建立法律制度。这一法理学说 ,构成了慎到法律思想体系的核心 ,是其崇尚“名法”、反对“德治”的理论依据 ;展现了早期黄老学派“道生法”命题的基本思路 ,是“道”、“法”结合的逻辑枢纽 ,为该派进一步融合诸子百家 ,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骨架  相似文献   

16.
文章用科学、哲学的思想方法对作者所称的“达尔文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认为达尔文进化论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学说,而是自然哲学学说,并进一步论证了近代科学与自然哲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对胡汉民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汉民是中华民国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几年来已引起了史学界的重视,有关胡汉民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笔者认为,有关胡汉民的一些问题有必要再认识。一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同盟会时期胡汉民不赞成“平均地权”,也即不赞成“民生主义”。其实,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同盟会时期胡汉民不仅赞成“平均地权”、“民生主义”,而且也是孙中山“民生主义”学说的阐述者与宣传者。  相似文献   

18.
康有为的政治改革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变革中国政治的理论支柱之一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他依据孟德斯鸠学说构建的新“政体”,是从改革清朝的官制作突破口的.地认为改变政体,也就是“变官制”与“正定官制”为同义语.他说:“凡百政事,皆待官而始行.”因此,变官制为变法之本,是变法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苟官制不改,以数千年积弊之衙门,只  相似文献   

19.
<正>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经验归纳法的创立者。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为了适应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利用科学发展生产的需要,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认为要得到知识,就要寻找关于事物简单性质的“形式”,由于“形式”的发现,人们才能得到有用的知识,才能控制和支配自然。因此,关于“形式”的学说、甚至“形式”这个概念在培根的哲学思想体系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不少哲学史家认为,培根关于“形式”的学说无论从方法到内容,以至“形式”这个术语都带有中  相似文献   

20.
对马克思主义实质的认识存在着歧义:有的认为是共产主义学说;有的认为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学说。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人的解放、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即人的自由。人的自觉活动是由自由派生的。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曾经忽视了人、人的自由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位置,铸成不少错误。“以人为本”的提出向回归马克思主义迈出了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