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乐  任春雷 《理论界》2014,(5):28-31
善治是良好的治理,是国家和公民间的最佳状态;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网络平台影响和推动政府决策过程的活动,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形式。两者作为我国政治研究和政治建设中方兴未艾的课题和实践,因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所以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善治视角下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效应。我们应该从政府与公民两方面着手,为发挥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正面效应,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和有序性的统一,搭建起政府与社会公众网络合作共治的互动平台,最终实现政府善治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政治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为公民民主参与政治和政治诉求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全面把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应对网络舆情的民意监督,建立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机制,构建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建设责任政府,是地方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考量地方政府政治公信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善治理念指导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成为现代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但网络政治参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电子乌托邦的幻想、数字鸿沟的存在、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以及传统政治体制的限制。总的来说,目前的网络政治参与缺乏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善治理念强调的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通过政府与公民的协作努力使整个社会实现广泛的民主。对此,我们应该在善治理念指导下,政府与公民合作努力共同消除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这样才能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使网络政治参与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多种:政治选举和罢免是公民政治参与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其实施意味着公共权力的委托、授予,意味着公共权力源于人民,它关乎公共利益;政治集会和结社都是为实现某种共同目标的民众聚集,旨在影响政府决策和权力运行;政治对话和政治协商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是强化民主监督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政治合法性的重要途径;政治监督旨在促进公共权力运行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开放、适度的政治批评有利于促进政治参与、活跃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空气、规范政治行为;利益表达迫切要求完善利益均衡机制;全民公决制度则试图弥补间接民主制的缺陷和不足。对现代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展开系统分析,目的是期望对深化公民政治参与理论和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追求"善治"的实质就是公共生活领域由政府与公民进行合作治理.民主政治要求政府决策必须广泛而深入地吸纳公民政治参与,并让公民的政治参与贯彻到政府决策的全过程.为此,建立和完善政府决策与公民政治参与的互动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新媒体给西方政治参与带来诸多变化,深刻改变其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营,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选举等应运而生,公民运动也在互联网社交新媒体的触发下呈现出诸多不同特点。西方政府和政党重视互联网的政治传播价值,重视互联网的政治作用与功能的发挥,针对性地利用新媒体来竞选、施政,并把信息媒介技术运用到政党选举、政府执政及社会治理。西方国家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进行的政治调适,对于激活民众参与、修补西方民主赤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也具有局限性,由于垄断资本对民主政治的渗透和控制日益加剧,西方的民主政治危机和民主病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利用而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网络舆情掌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以及广大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同时,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高度重视、积极回应,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这些都对政府传统的舆情掌控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杨福忠 《河北学刊》2012,32(3):136-140
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对提高公民的政治功效意识和政府决策的正当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单向的,而是处于循环状态。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受政治功效意识、参与广度、参与深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实现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需要通过立法规范国家机关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强烈地冲击和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和政治参与行为,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政治参与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拓展参与广度、培育公民意识、强化权力监督。而网络政治参与的限度主要体现在挑战传统政府理念、考验政府治理能力、凸显非理性因素。同时,促进网络政治参与需要着力缩小数字鸿沟、构建电子政府、增加制度供给、加强网络监管。  相似文献   

10.
刘佳 《中文信息》2013,(8):145-145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合法手段参与国家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政治参与的形式与方式有很多种,网络政治参与便是其中的一种。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利用网络以虚拟的身份发表政治意愿,影响和监督政策决策,实施过程,监督行政管理活动,是一种间接或直接的地参政行为。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舆情研究是舆情研究中一个新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舆情向舆论的转变以及与舆论之间的相互转换,扩大了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影响力.研究和认识网络舆情与舆论之间的转换,其重要意义是发现和应对这个过程的影响或后果.这种影响,既来自舆情或民众社会政治态度在内容上的合理性,也来自它转化为舆论后所形成的对决策者们的更大约束性.此外,对网络舆情与舆论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对于加强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琰 《天府新论》2008,(6):22-25
互联网技术推进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但数字鸿沟与无序性网络参与的存在,也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努力实现、扩大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可以考虑:努力缩小数字鸿沟,扩大参与主体;加快网络立法,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秩序.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网络政治参与文明化;实现政府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公众网络参与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众网络参与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有着自身的政治发展逻辑,公众参与的"网络依赖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反映出现实中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过程的缺位.尽管公众网络参与是我国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参与形式,但它并没有消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冲突.因此,加快互联网立法步伐,明确政府在公众网络参与中的组织引导职责,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解决冲突的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14.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公共领域的发展将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2007年以来,互联网逐渐显露出在汇集、承载舆情民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网络舆情正是民众在互联网这方公共领域发表的意见、观点、言论、情绪、态度的总和,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审视近年来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可以发现,公共领域在推进民主法治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权力机关应处不当、公共理性欠缺、网络舆论公信力堪忧是阻碍公共领域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网民的网络舆情主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民是网络舆情的主体,他们以互联网为传播和交流媒介,通过上网获取信息并参与网络互动,通过发表个人见解来表达情绪和态度.网民的网络舆情表现出五大主体特征:社会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群体"与现实生活中的舆情主体发生交叉和重构;网民所表达的舆情不能被视为全体民众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网民是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持有者;网民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和强大服务功能来表达舆情;网民通过网络发表舆情言论成为引导和影响舆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应急机制和网络舆情管理存在对突发事件应对重视不够,大众疑问回应不及时,整体舆论环境不透明,持续性公共舆论监督不足等问题。提高政府网络平台的舆情应对能力,要敢于正面应对大众对事实真相的追问,切实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舆情传播理论水平,运用议题设置等传播手法,主动设置议题,动员官方网媒资源参与,对舆情进行积极引导和处理,建立完善有效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和公众舆论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国家,选举政治是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选举政治是揭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式与实质的关系之面纱,深刻认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本质的关键.以普选为核心的选举政治从形式上看,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代议政治”、“契约政治”和“多数政治”的范畴.然而,从实质上看,它对于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又是“专制政治”和“少数政治”.选举政治具有政治精英的合法遴选功能、公民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治授权功能与政治监督功能、政治精英和执政集团的平等竞争与和平更迭功能、公民政治参与和认同的政治社会化功能.选举政治遵守普遍选举规则、平等选举规则、直接选举规则、自由选举规则、秘密选举规则.  相似文献   

18.
有效政府着重表现在有限性、民主性、法治性、学习性、服务性等方面.作为新兴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对构建有效政府有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网络政治参与约束着公共权力的运行范围、限制政府的规模、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助推参与型政府模式的建立、监督依法行政各环节、暴露法治方面的缺失、推动着网络时代官员的学习、加快电子政府建设、敦促政府力行公共角色、提升政府回应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影响日渐显现,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对此,应建立政府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网络舆情预判预警机制、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和政府部门间协作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20.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公民对政治的参与权。公民的参与不仅指通过选举赋予政府合法性和决定行政首长的去留,还包括对有关公共决策和公共事务的协商。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协商是公共政策获得合法性的重要形式,这两者都是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