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我国当代家庭伦理的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的结构与功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传统家庭伦理不再适用于当代家庭的发展状况,因此,建立和完善当代家庭伦理的目标模式就成为当务之急。当代家庭伦理的目标模式在内涵上体现为以人为本、注重个人心灵体验与修养。在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未来的变化趋势中,修身养性、家道和顺以及社会情怀将成为这一目标模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处理当代家庭问题中有重要价值,但伴随现代家庭结构的转变、家庭矛盾的凸显,我们需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进行现代性的思考,这种思考主要基于一种将带有关怀特征的传统家庭伦理与正义伦理融合的家庭伦理构建新视角,为解决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家庭问题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3.
樊浩 《人文杂志》2004,(4):24-28
本文认为 ,家庭伦理、家庭伦理精神 ,是道德体系的人文之根与价值之始 ,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道德体系建构的源始性价值资源难题。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由伦理实体、道德自我、以及扬弃二者矛盾的身心修养为逻辑结构 ,家庭伦理作为传统道德体系的人文之根与价值之始 ,具有深刻的历史与民族合理性。近代以来 ,由于过度的文化批判和社会结构的变迁 ,使家庭伦理的根源地位被动摇甚至颠覆 ,在家庭伦理不能履行其人文功能的背景下 ,中国道德体系的建立 ,就在神圣性根源、人伦根据和人伦范型诸方面 ,面临源始性价值资源的难题和悖论 ,陷入文化合理性的困境乃至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4.
王彦敏 《东岳论丛》2006,27(3):188-190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是两个十分重视家庭的民族。两个民族在传统家庭观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家庭类型上,中国传统是追求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犹太传统则是倡导“离开父家”、夫妻合而为一并生育子女的家庭模式。在家庭伦理关系方面,中国传统强调的是父、兄、夫对子、弟、妇的束缚及后者对前者的服从;犹太传统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平等的人伦观。在家庭价值观方面,中国是“家国同构”;犹太民族则是“家庭、宗教、民族同构”。  相似文献   

5.
家庭伦理角色是母亲社会角色的一种。家庭伦理角色不仅决定母亲自身的幸福感和价值感,还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成人成才。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观念冲突,造成了母亲家庭伦理角色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角色期待的理想化和角色实践动力不足。解决现代母亲家庭伦理角色的困境,可以借鉴传统母训文化中具有现代意义的家庭伦理角色的规范内容与建构方法,从家庭伦理角色意识、家庭伦理角色规范体系与家庭伦理角色制约机制三个方面建设母亲家庭伦理角色。  相似文献   

6.
李群 《阴山学刊》2013,(3):66-70
家庭伦理剧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它探讨当代家庭生活伦理、夫妻关系和家庭责任,是对社会生活的观照。由于他的平民性和贴近性成为风行荧幕的热播剧。2012年家庭伦理剧创作呈现出繁荣之势,但却在文化价值建构上存在着模式化、雷同化、世俗化的倾向。家庭伦理剧应该在表现内容上对现实进行艺术化处理,少一些做作、夸张、故弄玄虚,多传递一些真诚、宽容、善良、美好的价值理念和情感诉求,重视家庭伦理文化的渗透,以促进家庭伦理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法哲学体系中道德-法律生态互动的价值资源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道德体系与法律体系的“相协调” ,实质是伦理—政治生态 ,尤其是道德—法律生态的问题。必须找到道德与法律的同一体和统一的形上基础 ,这一努力只有在法哲学的体系中才能完成。无论在法哲学的逻辑体系还是历史体系中 ,家庭伦理都在深层次上关联着道德与法律。在法制化的进程中 ,家庭伦理和家庭伦理精神 ,构成道德体系与法律“相协调”的源始性价值资源难题  相似文献   

8.
经历了社会的变革,传统家庭道德和伦理规范体系已经解体,现代家庭道德和规范体系尚未完整建构起来,家庭危机时时在我们身边产生.人们在目睹了种种家庭变故后,正通过各种家庭模式的比较,寻找着自己的归宿.千百万家庭正面临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苏 《兰州学刊》2009,(3):122-12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变革时期。由此,使得家庭伦理也处于打破原有秩序、建立新秩序的历史转型期,具有过渡型的特征。面对转型期家庭伦理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和冲突,我们必须进行理性的思考。建构现代新型的家庭伦理,确立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家庭道德规范,以有效地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缓和家庭矛盾、解决家庭问题,这是实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农村家庭伦理存在许多问题.农村新型家庭伦理的重建面临着思维定势、经济基础不统一以及价值观混乱等困境.需要遵循“原源之辨”的伦理演进一般规律,在现实之“原”的基础上,重新阐释儒家家庭伦理中的基本观念和积极成分,使之具备现代形态和解释力并成为农村新型家庭伦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陈芳 《船山学刊》2007,63(1):63-65
孔子开创的儒学学说对传统宗教中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使其从一种虔诚礼敬的宗教伦理变成了一种对家庭生活反思的人生哲学;从宗教祭祀活动变成了深入社会的家庭规范。孝是儒学伦理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孝的思想对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儒学的孝道观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批判地继承其精华为当代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有着迥异不同的家族历史与家庭伦理,这极大地影响了中西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尤其对人的个体观念、团体观念产生了一种决定性的作用。文章简略对比中西方家族制的历史、家族伦理的显著差异,以及家族文化对当代中国家庭伦理构建的深刻影响,对我们扬弃中西方的个人、家庭伦理观,处理好个人的自由与对家庭的责任关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创新滞后、宣传教育空泛化、群众参与不足是导致现阶段我国家庭美德建设成效欠佳的不良因素,而萌发这些不良因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研究者脱离实际形成的思维方式的僵化、对家庭美德中的人文特质认识不足、片面发展观的负面影响和大众传媒的价值误导.我们应通过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宣传和谐社会的理念,形成适合家庭美德发育的群众心理和社会氛围,并且在深刻理解家庭美德的实质、特性和正确遵循其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家庭美德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赵述颖 《学术论坛》2012,35(7):193-196
社会变迁一般都会通过家庭及其伦理观念的变化反映出来,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伦理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概括而言,我国在婚姻家庭伦理研究方面,尤其在婚姻伦理、性伦理、生育伦理、代际伦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家庭的和谐关系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自由、平等、健康和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对伦理精神的培育既涉及教育本质、功能、作用的基本理论,也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一是教育在原初意义上培育伦理精神二是教育在人性基础上培育伦理精神三是教育在家庭伦理基础上培育社会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家庭转型过程中,家庭不仅是被现代性力量改造的对象,而且是回应现代性压力的能动主体。新家庭主义的伦理形态是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家庭功能调适的产物,体现为“虚分实合”的家庭结构。发展目标的嵌入、村庄竞争的激活和家庭风险的内化定义了现代性压力对家庭转型的路径和机制的影响,激发了功能导向的家庭伦理实践原则。不同于传统家庭主义的伦理本位,新家庭主义的伦理形态具有鲜明的功能本位色彩。在家庭转型过程中,家庭政策既要引导和调动农民家庭的能动性,也应适当疏解家庭压力和维系家庭的伦理韧性。  相似文献   

17.
王锋 《学术论坛》2005,4(11):105-108
现代社会中家庭属于个人私密空间,他人和公共权力没有权利对之进行干预。然而,社会转型期的家庭也正在发生从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根本性转变,相应地,家庭伦理关系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迁。完整的家庭是与婚姻和性相联系的,因此,家庭、婚姻与性就成为我们考察家庭伦理关系变迁的三个必要层面。在社会学意义上,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家庭关系的比照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平等、自由、权利成为现代人所共享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治家伦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理兴 《齐鲁学刊》2000,(2):120-123
在我国的家庭伦理思想史上,曾国藩的治家伦理思想占有重要地位。曾国藩的家书家训及有关史料中探析有关重视家教、戒骄戒佚,克勤克俭、淡薄官财,和家睦亲等治家伦理思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批判继承其合理因素,将有益于药治现代家庭领域中存在的种种弊病,促进现代家庭伦理道德新风建设。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传统的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相对稳定关系由此受到巨大冲击,继而引发了当代中国家庭在结构、功能、伦理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迁带来了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变迁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动,而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动,不可避免地使得家庭功能发生了弱化.家庭功能的弱化让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约束力日益减弱,导致现代家庭伦理陷入困境.探寻现代家庭伦理观念陷入困境的背景,构建维系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新的现代家庭伦理观念,使之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漫谈儒学与家庭伦理——从亲情关系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培元 《文史哲》2002,(4):107-111
儒学伦理是德性伦理 ,其核心是仁。它首先从家庭亲情关系开始 ,包括夫妇之间的尊重和忠诚 ,父母子女之间的慈爱和孝敬。现代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市场经济走进了家庭 ,财产和权利、义务方面的问题突出了 ,但是亲情关系是不能改变的。在平等的基础上继承、发扬儒家伦理 ,与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结合起来 ,对于家庭的稳定和谐、人的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