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萨葛”,又称为“薛葛”、“索葛”,这一名词开始出现在唐末 ,最初是沙陀三部落之中由粟特人所组成的一个部落 ,五代时期则演变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索葛府”,并在后唐以后逐渐消失。在这一过程中 ,粟特人逐渐沙陀化 ,并最终消失在沙陀人之中。五代后期 ,随着沙陀民族同汉民族的融合 ,这支粟特人也逐渐消失在汉民族之中。  相似文献   

2.
唐末五代士人对沙陀政权的认同,是与他们的国家观、正统观、华夷观密切相关的,也是沙陀人汉化的结果.士人们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先秦儒家"用夏变夷"的思想,结合现实,提出了以儒家"礼义"、"仁义忠信"作为区别华、夷的最高乃至唯一标准;沙陀人则在内附后由"在蕃"到"入附"、"熟户",成为唐朝的"王人"、"百姓",并最终与汉族融合.沙陀政权由此也得到了汉族士人群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沙陀人自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内迁中原之前,由于未在当时的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历史文献中很少有关于他们活动的记载。直至晚唐时期,由于沙陀人迅速崛起,在政治军事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沙陀人才为世人所瞩目。五代时期,沙陀人建立了政权,于是这一自西域内迁中原并深受中原汉文化影响的民族也要为自己树碑立传。然而,此时距沙陀早期阶段的历史已达250年之久。由于游牧民族没有记录保存史料的传统,祖先的零星故事只能靠口头流传下来;又由于当朝的沙陀统治者要美化自己先人的事迹,故官修史  相似文献   

4.
朱温出身农民起义军,后叛变降唐。在唐末强藩割据,群雄逐鹿的环境下,朱温勇于作战,长于谋略,逐渐由弱小而强大,他通过消灭其他割据者,初步统一了黄河流域。907年,朱温篡唐建梁,即皇帝位(梁太祖),史称后梁。这时梁的劲敌是李克用父子,李克用和朱温在历史上是史家所瞩目的人物,朱温与李克用之子李存勗都是五代时期(后梁、后唐)的开国之君。 李克用的祖先早期活动于沙陀碛(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带),称沙陀突厥,故得沙陀族之名,其族姓朱耶氏。后来朱耶氏举族迁居山西定襄一带,当时它已拥有骁勇善战的沙陀军万余人。到李克用的父亲朱耶赤心,被唐朝廷赐姓李名国昌,官至大同军防御史,以后的朱耶氏便世代改姓为李。 唐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唐政权已是风雨飘摇,危在  相似文献   

5.
晚唐五代河西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区,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有粟特人、吐蕃人、龙家、吐谷浑、回鹘、嗢末等,敦煌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除了汉族之外,敦煌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粟特人,瓜州地区是吐谷浑人和吐蕃人,肃州以达怛为主,伊州地区是回鹘和龙家,甘州地区主要是回鹘,凉州地区是吐蕃、嗢末部落。这种居民结构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民族的原因,这是晚唐五代河西地区居民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晚唐五代的政治舞台上,沙陀人扮演了十分活跃的角色。他们不但在晚唐时期西北边疆民族的战争中,在河北等地藩镇的混战中,以及在对庞勋、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围剿中,经常以其骁勇善战而夺得关键性的军事胜利;而且,沙陀人在四出征讨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吸取历史悠久的汉族文化,另一方面又与昭武九姓等民族协同动作,并借回鹘的势力,使自己发展成一个势力强大的政治军事团体。因此,在唐朝灭亡以后不久,沙陀贵族集团便推翻了朱温建立的后梁,在中原地区接连建立了三个互相更迭的王朝——后唐、后晋、后汉和一个  相似文献   

7.
以唐末农民起义的初起——形成——发展——壮大——衰弱——失败为线索 ,分析了沙陀骑兵在镇压黄巢起义中所起的作用。指出正是由于骁勇强悍的沙陀骑兵的参战 ,使黄巢起义由盛转衰 ,并进而导致了起义的最后失败。  相似文献   

8.
唐庄宗时期,宦官势力一度复兴,对后唐的军政时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唐末宦官集团促进了沙陀的兴起和发展,部分宦官参与了后唐政权的创建以及唐末宦官残余势力的聚集,是宦官势力得以再度复兴的重要历史背景,而唐庄宗恢复宦官担任诸司使职和宦官监军制度,则为宦官势力擅权干政提供了政治条件.宦官势力大肆擅权干政,产生了恶劣的后果,最终导致了唐庄宗的败亡.  相似文献   

9.
关于沙陀内迁的几个问题樊文礼沙陀为西突厥别部的一支,唐朝前期居住在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北部)一带。八世纪末迁徙到甘州(治今甘肃张掖),九世纪初迁到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南),不久又迁到河东代北地区(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一带)。唐末,沙陀力量迅...  相似文献   

10.
唐末吐蕃王朝解体后 ,历五代至宋初 ,我国西北地区的吐蕃经历了一个由极端分散 ,各自为政 ,又逐渐走上局部统一的历程。西北地区的吐蕃各部先后建立了凉州六谷部联盟和河湟地区的厮两个地方政权 ,出于抵御西夏的需要 ,这两个政权先后依附于北宋王朝 ,主动与之接纳关系。文章从北宋与西北吐蕃部落间政治、经济交往的过程入手 ,对双方间的关系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对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中369首诗歌的韵脚、韵式进行统计、分析、归类,并对其在从军报国的壮志豪情、战争带来的忧愤思怨、绝异中原的边塞风情等三类不同主题诗中的分布情况加以研究,从语用的角度较为全面地探讨作为语音手段之一的--韵,在形成唐代边塞诗语言风格中所起的作用,即韵脚的使用有助于构成唐代边塞诗“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和韵式的使用有助于构成唐代边塞诗以简约为主、繁丰为辅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学者散文重新崛起 ,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者散文以文化、哲学的参悟为底蕴 ,以知性、理性、悟性为其基本的美学特征 ,对历史、现实、世态人心 ,以及现代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咀嚼 ,是极为严肃意义上的纯散文。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税费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税负不公,计征面积帐实不符,计税价格与市场价格存在差异.农业特产税据实征收难度大,乡村组织收入下降导致运转困难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确定“费改税”的计税标准,公平税负.加快现行农业税制和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建立有效的乡镇财政增长机制等对策,并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必须与财政体制改革、行政机构改革等配套进行,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试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兼论其与犹太人入华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萨是西迁到高加索地区的一支突厥化部族,公元7至9世纪,可萨人在伏尔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强大的可萨汗国,成为丝绷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同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8世纪中叶,可萨人从萨满教的信奉者转而皈依犹太教。本文着重分析可萨人改信犹太教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并结合唐代文献证明可萨汗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同中国相连,由此提出这样的论点犹太人或可萨犹太教徒有可能从可萨汗国出发,经过从中国到拜占庭的北道入华。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7,(4):23-23
你会游泳、做饭或手工制作吗?想一想自己最拿手的一项本领是什么,然后写写自己学这项本领的过程、体会或趣事。  相似文献   

16.
东方的儒家文明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文明,二者对各自文化圈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圣人观"和"上帝观"作为两个文明的核心观念,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决定了东西方社会的政治思想行为,形成了双方各自的政治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13,(12):58-61
在一个宁静的傍晚,地处美国圣安东尼奥小城东南部的萨凡纳小镇遭到了吸血蝙蝠的疯狂袭击,游客乔恩被噬咬得满身血窟窿,命悬一线。而这惨忍睹的一幕,恰被前来观光旅游、专门研究哺乳动物听觉定向系统的在读博士詹妮拍摄下来。为揭开吸血蝙蝠裘人事件,詹妮不惜和男友闹翻,并冒着生命危险接近栖息有数千万只蝙蝠的布兰肯洞穴一探究竟。危险重重,是生是死,是阴谋还是奇迹,詹妮又会被露一个怎样的真相?  相似文献   

18.
明代的京东地区处于边防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这里的移民问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出现了军籍移民类型。军籍移民是整个京东移民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同其他移民一样,共同开发了京东大地,为京东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民族的风情习俗最能体现其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情趣,不同民族的风情习俗又往往因地域性的差异而极富民族个性。本文通过考察青海藏族的几种重要礼俗及其文化内涵,从审美的视角来揭示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特殊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0.
如何运用好政府基础建设投资,以增量投资促进存量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提高西部基础建设投资效益的关键。文章认为产权投资、项目融资以及市场化投资机制的建立是提高西部基础建设投资效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