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因国家征收而失去土地,面临生存危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远非一次性发放有限征地补偿款所能解决的。从政府来讲,必须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给付行政制度,并系统协调其与征地补偿制度的关系,确保行政损失补偿和给付行政两种制度协调发展。建立失地农民给付行政制度应遵循生存考虑、发展、自立自强与补充等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作为指挥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农民和开发商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保护农民和开发商等个体利益,实现公益和私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王丽娜 《社科纵横》2009,24(2):94-96
土地征用补偿是中国现行行政征用补偿制度比较成熟的形态。针对中国土地征用补偿现行法律制度中存在的若干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当前浦东新区开发面临的土地制度的四个重要问题:一是通过经济和法律两个途径实现新区土地的国有化;二是通过利用、调整和改造原用地结构,建立新的用地结构;三是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土地都实行有偿使用;四是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开放型的地产市场。全文对浦东新区开发中要建立什么样的土地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可供有关领导决策部门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征用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基本的前提条件。改革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应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明确征地范围,坚持公共利益原则;制定《土地征用法》;改革补偿安置办法。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价值的发挥不仅依赖于政府,更依赖于市场。在土地征用的过程中,由于民法立法的缺陷,致使集体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中国土地征用的基础理论进行创新,按照所有权与他物权关系的原理来构建中国土地征用制度,以此来推动中国土地征用的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由土地征用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土地征用补偿问题也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存在较多的问题和缺陷,如立法不完善、补偿标准低、费用分配不合理、补偿形式单一,等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是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维护我国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注意和重视,如何利用土地资源,这除了权属上和政策上的管理外,更重要的是经济问题和生态问题,本文就这两个方面略述浅见。 (一) 土地资源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它本身具有肥力,土地肥力既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又是土地的经济属性,只要利用得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地资源可以永续利用。 土地资源又是一种综合的资源,因为土地资源的性质特点并不单纯取决于地球陆地表层  相似文献   

8.
交往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诚如许多论者所言,交往理论是当代中西方哲学视域中的焦点。实践哲学的交往研究、主体间性理论、关系本体论、对话理论、他者问题等构成了其直接的理论形态。当代语言哲学、哲学解释学的理解问题、公共哲学中的公共性理论、社会学中的冲突论和符号互动论也是其间接的表现形式。就西方而言,其缘起,在理论层面上生发于传统哲学的危机即思辨哲学、意识哲学的内在缺憾;在生存实践层面发轫于对西方文明与生存危机的超越与反思。而我国交往理论的哲学旨趣,一方面在于试图向马克思唯物史观本质内容的回归,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范畴———实践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在招生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例如,第一志愿与非第一志愿的录取问题;热门与冷门专业招生问题;地方招生需要与高校择优选才问题;如何对待,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认真研究与解决。一、第一志愿与非第一志愿的录取问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每批次均按考生填报志愿情况,省市招办在第一志愿考生中按学校招生计划的120%提档,通常情况是学校第一志愿不满时才有可能考虑第二、第三志愿。此种录取方式产生问题。首先第一志愿风险性大。对于热门学校,考生填报志愿过于集中,一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1995年到1998年浦东居民收入变化状况的描述,来分析在这4年中逐渐加剧的市场转型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本文所使用的资料源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与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联合进行的“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千户调查”,时间跨度为4年。从浦东居民的人均收入来看,1995年为gn.52元,1998年为739.44元,4年间共增长对.7%,增长速度较快(见表1)。从经济收入在全体人口中的分布来看,收入的分配不够均匀(两个年份的标准差分别531.99和edl.00,这说明内部差异较大)。另外,在这4年间,收入分配的均匀程度发生了一定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区教育在促进地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功效,日益引起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亦成为社区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分别从推进社区教育深入发展的各种因素、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社区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今后我国推进社区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若干...  相似文献   

12.
为了尽快实现现代化,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和一些地区制定了中国和一些地区现代化实现的时间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2004)沿用的是英格尔斯11个现代化指标中的10个指标,可称之为“修正的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解读并研究《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2004),发现这一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取、指标的数量界限、指标数值的标准化、指标的权重、现代化时间表制定方法、国家与地区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异同、人口基数的确定、指标的准确性等八个方面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十年的基本估计经历十年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从数字上看,到1988年底全国就业人数已达1.46亿人,相当于1949年的9,3倍。近十年全国城镇就业达7888万人,城镇失业率由5.4%下降到2%。其次,对多年实行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有较大的突破,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三结合”就业方针拓宽了就业渠道。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统包统配”的范围日益缩小,就业刚性开始变软。第三,劳务市场的开放为企业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就业,搞活劳动力流通,实现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红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经过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在《横看成岭侧成峰──近年红学研究述沦》一文中,作了简要的介绍。但对红学研究领域内出现的某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没有涉及。本文是想通过我所接触到的一些材料和情况,探讨一下目前在红学研究中究竟出现一些什么新问题,原因是什么,又如何加以解决。由于自己的见闻不广,观察不细,所谈的问题可能失之偏颇,愿得到红学界诸位同好的批评、指正。 一、关于“自传说”的评价 自从1954年开展批判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在古…  相似文献   

15.
浦东十年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枫 《社会》2003,(10):8-10
主题报告 浦东现代化是政府主导型现代化 浦东的开发开放是现代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的统一,政府是浦东腾飞的重要推动力量。从浦东开发之初的决策推动,到开发过程中的引导管理,再到步上轨道后的维持与完善,政府在此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在我国培育、发展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通德两方面的历史必然性.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审场经济在道德层面上具有本善的性质.作者分析了审场经济迅德体系在训节市场主体行为时的特殊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并和旨出,承认市场制度内部存在着与运德善相背反的恶的因子,并不与我们培育、发展市场经济相矛盾,只要我们搞好制度性伦理道德秩序建设,就能将个人利己心转换为出增加个人利益又增进社会利益的利国利民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人们常常把认识中的矛盾归结为实践和认识的矛盾,例如有的哲学教科书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称作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似乎在认识过程中只有一种矛盾。细究起来,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不妥当的。因为认识运动除了认识和实践的矛盾之外,还有其他矛盾。所以,要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规律,就要全面研究认识过程中的矛盾问题。一、认识过程中包含着的诸矛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各种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继承者在以后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科学理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偏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偏向指政府在投资取向、财政分配、价格制定、土地利用以及其他政策的制定上均有利于城市,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合理的向城市倾斜,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问题,它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化进程。纠正城市偏向应采取的举措为:政府应改变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给予农民和农村合理的信贷支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和福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求是学刊》2017,(5):76-83
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加速阶段,但由于人多地少,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城镇化水平较高且具有成熟的城镇化经验。在土地利用方面,我国与日本具有高度相似的客观实际。鉴于此,文章对日本的城镇化进程进行阶段划分,选取1950—1970年作为考察窗口,从人口密度及人均耕地、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和土地生产率三个方面剖析了该时期日本的土地利用情况,发现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利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土地规划和立法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最后基于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单婷婷  史安娜 《社科纵横》2009,24(10):69-7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土地使用方面存在着用地粗放、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用地总量失控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财税体制、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现行土地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对此应当采取坚持集约化原则,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的产权和使用权制度体系、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等措施来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