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快速转移之后,近两年转移速度已明显减慢。如何有效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目前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与我国农业生产模式选择的双重分析中,寻找一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出路,以期诸界同仁共研。1.自一九八八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放慢、受阻、甚至逆转的原  相似文献   

2.
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状况分析与转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虽然成功地实现了1亿多人的转移,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随着改革的深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不容乐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根据对未来10年内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分析,我们仍将面临着1.5亿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压力。1.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过剩。由于生育下降滞后的影响,与80年代相比,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增长的压力在90年代有了很大缓解。按中国标准计算,1982~1988年农村劳动适…  相似文献   

3.
李秋红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136-141
我国正面临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这一过程虽然受制度和体制的约束越来越少,但却受当前经济发展乃至经济波动的制约.这方面的制约突出地表现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一个尖锐的矛盾,即大量的需要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与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的发展所能容纳的就业量之间的矛盾.从实现农业内部劳动生产率与就业双增长、重视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发展两方面实现就业容量的扩张,通过经济的增长实现就业的增长,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实行的是一种就业、福利、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劳动力计划管理体制,而农村则实行的以土地为保障的就地吸纳的就业方式。商品粮和户籍管理制度维护着两种迥然不同的就业方式,严格地制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城乡隔绝的格局。但是,在这期间也发生过两次比较大的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1956—1960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曾一度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从1952—1955年间的83.3%下降为69.1%,因为这次转移不是内在于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以4500万农村劳动力的回流而告终。另一次转移则是1968年开始的城市闲散人口和城市青年流向农村,转移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这两次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转移都以失败告  相似文献   

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又出现了新的特征与趋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着在农村内部转移、城乡之间转移、不同产业间转移以及不同地区之间转移等几种类型,并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其特点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传统型转移仍然是主体,而回流型转移、创业型转移、培训型转移将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它们分别构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及其演进过程入手,通过对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的剖析,进而得出在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变迁与劳动力转移速度、规模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规律,对中国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并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与阻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就业和转移十分困难,是我国就业中的头等大事。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总结我国40年来的历史经验,我国域镇失业人口的劳动就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统一计划管理。并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就业与转移的方向选择原则,就业与转移的调控管理,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村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两个思路:一方面可以从农业内部解决,政府应大力投资于农业领域的公共基础建设,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依靠农业科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另一方面,应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相似文献   

9.
从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转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转移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十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证明,它对于现存的传统体制的冲击,对于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的持续发展朱晓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特征与主要方式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特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过程看,有如下特点:一是不均衡与不稳定。在很长时期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非常...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就地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跨区间迁移规模日益扩大 ,“离土不离乡”的兼业式转移比重较大 ;隐形就业的性质相当明显 ;各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存在很大差异。针对这一特点 ,文章提出了当前我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 :城市吸纳目前有限、但有潜力 ;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 ;农业内部消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具体对策是 :大力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兴建中小城镇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结合起来 ;扩大劳力输出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转型期就业政策任春远一、我国劳动力就业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就业总人数与年上升,体制改革释放出经济活力,增加了就业机会。从1985年起,总就业以年平均23%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重,表现为(1)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依然巨大,据估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形成了阻碍.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视角,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源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对构建我国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复合转移”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模式,单方面强调“离土不离乡”或者“离土又离乡”是片面的。虽然这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阶段,并且也是两个可以并存、互补的形式和途径。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量的持续增加,选择包含了更大的劳动力就业空间的“复合转移”模式更为合理。就目前而言,“复合转移”以“离土不离乡”为主体特征,而现代意义的“人口城镇化”,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外部转移”在我国还没有呈现出清晰的宏观形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处于“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第三阶段。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应当坚持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协调发展的思路。1.从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两个方面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工业规模扩大提供更多的资金积累和产品销售市场,以创造工业就业机会;2.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劳动积累弥补资金不足,扩大劳动力就业的资本弹性;3.在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推行“乡镇企业连片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模式,以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产业结构主动外向再调整:我国农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和持续财富增长的战略抉择。从历史看,我国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又以粮为主的单向化农村产业结构,其实质性变化发生在本世纪八十年代。自七十年代末我国被迫实行市场化取向的农村改革后,农业多样化发展降低了种植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份额和粮食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份额。1990年与1980年比较,种植业产值份额下降了13.1个百分点,林牧副渔业产值份额由28.3%上升至41.4%,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份额上升了3个百分点,1990年达到18.7%,而非农产业、尤其是乡村工业的异军突起则显著地降低了农业份额。农村工业、建筑业、商业等非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及其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是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凸现的主要原因。必须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工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加强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农民素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依靠发展"劳务经济"式的转移思路、小城镇建设的适应性等问题需要我们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认真思考、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区域分布不平衡,其存量将进一步增加;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有许多现实可能性和有利条件,又有诸多制约因素,但总的来说是机遇与潜力大于挑战与困难.今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基本思路,是加快多元城镇化进程、发展非正规就业、寻找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契机、开发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潜力、统筹城乡就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地理分布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好人与自然、劳动者与生产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河南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相对于产值比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偏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严重偏低。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转移空间不足,即二、三产业就业容量不足。其中,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是导致转移空间不足的重要原因。这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河南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导向必须兼顾产值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其就业容量;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增加劳动密集程度高及非公有制部门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至今还未能形成有效开发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稳定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机制。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冗余和转移的不稳定,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本文旨在针对这一严峻现实,着重剖析40年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条件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稳定转移机制,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现代化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