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苏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信息服务发展现状,提出了苏南农村信息需求已然从基本需求向更高层次需求转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是苏南地区现阶段的必然选择,虽然当前苏南地区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还存在着农耕土地少、信息化成本高、农民素质相对较低以及信息化意识薄弱等问题,但是苏南地区选择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物联网的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优先建设项目选择等是创新苏南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苏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信息服务发展现状,提出了苏南农村信息需求已然从基本需求向更高层次需求转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是苏南地区现阶段的必然选择,虽然当前苏南地区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还存在着农耕土地少、信息化成本高、农民素质相对较低以及信息化意识薄弱等问题,但是苏南地区选择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物联网的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优先建设项目选择等是创新苏南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以因子分析为基本分析方法,构建一个区域第一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为例,运用这一模型对该区域的第一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苏北地区在发展水平因子上得分最高,苏南地区最低;苏中地区在效益因子上得分最高,苏南地区最低;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苏北、苏中和苏南。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兴建了一批大规模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苏南区域市场的发育和成长,已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苏南区域市场具有信息中心的功能,同时是商品流通中心和生产要素的集散地,并具有良好的服务功能,苏南区域市场的建设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苏南地区培育区域市场的经验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创建市场,通过培育区域特色市场建立自己的新优势。二是以创建专业市场为龙头,带动整个市场体系的发育。三是以市场建设为中心,推进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四是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全方位筹集资本。五是围绕市场发育与规范化,转变政府职能。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发展的深入,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正逐步成为大开发大开放的区域。苏南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腹地,要把苏南区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置于这一背景下进行战略思考,形成具有长远意义的、超常规的发展思路,高起点、大规模、高效率地培育苏南区域市场,使其发展成为具有全国统一市场和国际市场功能的区域市场。  相似文献   

5.
苏南模式中的政府行为探析文/江苏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王正明苏南模式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经济改革的起步阶段。它作为苏南地区人民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的改革创造,曾和我国其他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一起,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典型。它的出现极大地丰...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苏南地区更是要走在江苏的前列,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苏南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与在实践中走出来的苏南模式是息息相关的。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情况下,现代苏南模式要继承苏南模式的核心价值,把握好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内涵,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增强模式的内生动力,助力江苏早日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苏南模式的演进及其对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南模式的演进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的三个方面:一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三是增长方式的转型。最初的苏南模式率先推进了前两个转型,其后又在体制、增长方式以及政府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创新有了突破,从而导致新苏南模式最终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苏南地区率先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开始了率先推进基本现代化的进程。新的目标和新的矛盾,又推进了苏南模式的进一步创新,由此创新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苏南地区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成就和较高素质的社区居民,大胆创新,拓宽苏南模式的涵盖面,城乡社区互相借鉴,相互融合,创建了苏南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格局,并对苏南的城市、乡村社区建设进行了个案分析,突出苏南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的特色;强调它对我国社区建设的示范、导向效应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区域发展的态势十分明显。地方政府管理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以苏南模式、珠江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制度演进过程各有其内在制约因素,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苏南农村经济超前运作,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整个苏南农村经济呈现出高起点、外向型、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根据江苏省农村社会与经济调查队1992年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个苏南地区已步入小康阶段。苏南农村经济的腾飞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优势,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苏南的区域优势、历史经验、崇尚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等决定了苏南率先发展的现实,因此苏南地区有条件为江苏全省以至全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做出示范创新。根据专家咨询法得到的结果,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有可能示范创新的突破方向在以下三个方面:(1)城乡一体化示范创新——苏州无锡两市率先推进;(2)区域自主创新示范探索——沿宁苏铁路建立高新技术走廊;(3)民生幸福的示范推进——六大民生工程建设。苏南率先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能否尽快在城乡一体化、区域自主创新和改善民生这三大方面创造新优势、积累新经验,关键在于能否突破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束缚以及全面提高人的现代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苏南现代化模式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并经常引发争论,甚至遭到质疑。近30年来苏南现代化进程所取得的成就,似乎并不符合正统经济学和政治学的逻辑。而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维度的考量则表明,苏南现代化进程虽经历了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的演变过程,但并没有改变市场化和政府主导的路径,整个苏南地区基本上是“强政府弱社会”的局面。如果继续维持这一局面,苏南现代化模式可能进入路径锁定状态。根据现代化的特点、现代政府的发展特点和文化历史传统,未来苏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一种既能保证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统筹、协调和控制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苏南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从“强政府弱社会”向“强政府强社会”的转变以及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型,必须采用改革基层政府体制、建立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推动和规范民间组织的发展以及培养建立在公民权利义务基础上的社会资本等多元并举的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13.
货币地租逐步代替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反映了历史的进步,但在近代苏南地区,这一过程却呈现出较为缓慢并不断反复的特点,这是由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地租形态上的缓慢变化与不断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透视出苏南区域社会经济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14.
苏南私营企业的发展正在改变原来意义上的“苏南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实地调查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指出苏南私营企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产权、资金、技术、管理、认识、政策等问题,提出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私企发展,加强对私企的结构引导,促进私企与科技结合,完善私企的内部管理方式等对策,并就与私企发展相关的苏南地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资本外流和社区群众利益保护等重要理论问题发表具体见解。  相似文献   

15.
苏南地区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率先建设小康社会的探索,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而苏南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最好验证.苏南地区实践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不动摇,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不断创造新的速度、新的效益、新的经验.当前,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苏南的实践给人们留下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无锡为龙头的近代苏锡常工业中心为视点,对苏南农民工的"源"(来源)与"流"(外流)情况进行考察,认为尽管苏南地区农民工来源地广泛,但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苏南农民工的空间运动有着鲜明的区域内部流动的特征,这与工业欠发达地区的苏北农民工的空间位移迥然不同。在苏南农民工的籍贯构成中,苏北民工所占比例不可小视。苏南本地农民工的外流,以上海为"主流"。  相似文献   

17.
在快速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苏南地区新农村绿化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通过对苏南新农村建设实例分析,结合昆山市新农村绿化实践,从三个层面对苏南村庄绿化模式进行探讨。宏观上打破单个村庄为单位的限制,从大尺度上对乡村绿化规划布局进行研究。中观上对村庄的整体绿化形式进研究,分别对城镇型、城郊型、乡村型三类村庄的绿化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微观上对单个村庄内部水网、路网、农田林网、公共绿地等进行具体的绿化模式研究。并对不同绿化模式建设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视阈下江苏农村信息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环境下农民信息需求的特征,分析物联网在农村信息服务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尽管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在农村信息服务应用中存在着信息获取成本高、概念普及不足、信息主体的信息素质不高等问题,苏南地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普及物联网概念、提升农民信息素质、将物联网应用渗入整个农业生产环节、开展为农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成为了物联网环境下改进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后的江苏省苏南地区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面对经济和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升广大乡镇教师的整体素质。本文着眼于这一目标,着重研究苏南乡镇教师培训的本土模式、运行机制和基本经验,探寻乡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也走在全国范围的前列。但江苏省内部各个城市、区域的发展模式及速度却不尽相同。本文通过计算2003-2012年江苏省的各省辖市和三大区域(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产业的区位商,对江苏省内部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苏北地区第一产业为优势产业,优势比较明显;苏中地区第二产业从2009年之前的劣势变为之后的优势,提升比较大;苏南地区第二、第三产业都为优势产业,但优势均不明显。建议江苏省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仍然需要在区域间进行协调,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优势产业带动劣势产业,使江苏省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