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引渡:国际合作为何困难重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20日,我国与法国正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引渡条约》,这无疑是我国在引渡国际合作中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在此之前,只有西班牙一个欧美发达国家与我国签订了引渡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引渡条约》再次令一个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国际引渡体系构筑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难题呢?  相似文献   

2.
正法国导演尚·乔诺曾说过,"这里不仅仅距离远,这是别处的风景"。独特的异域风情,让我们感觉仿别佛已经身处离法国几千公里之外的别国他境。事实上,这些可以被拍成法国旅游宣传片的景色,这片美如诗画的异域风景,并不是远在世界的另一端,它们就在法兰西共和国的境内。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丁是女性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她的作品对女性在婚姻和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品中的女性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书中主人公玛丽安从开始关注经济的思考,到最后变成一个世俗而现实的女性,区别于传统文学史上凭借美貌和美德走向美满婚姻的老套的女性角色塑造,她是一个敢于向伪善的社会习俗挑战,敢于在现实中追求幸福与真正爱情,希望富裕但是不崇尚拜金的新女性形象。本文就其性格特征做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日,法国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和法国人口研究所共同发表了题为《网络时代法国人的性行为调查》。该调查指出,网络的出现为法国女性的性想象增添了无限空间,为数代法国女性努力争取的性自由提供了广阔天地,涤荡了法国女性在性观念上的诸多禁忌。但调查的作者还是认为,法国女性要真正享受所谓的“性自由”,事实上并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5.
罗雅尔:美貌与智慧并存据法国《巴黎人报》报道:法国女人"受到了全世界的嫉妒"。当这句恭维话被一名英国女人在一本揭示"法式风格"的秘密的畅销书中提到时,它尤其令人受用。这本书已经像小点心一样销至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它将极度振奋法国女人的精神。这本充满幽默、书名叫做《多么时尚!》的书被说成是"对法国女性和她们的小秘密进行的一份不可抗拒的调查"。法国女人真那么时尚、那么与众不同吗?在法国居住了7年的英国女子、书的作者海伦娜·弗里里·鲍威尔的微笑中绝无奉承之意。身为《星期日泰晤士报》驻法国记者的她透露说:"刚到法国时,我以为法国女人的名声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不,这不是陈词滥调!法国女人比英国女人优雅得多,更有女人味儿。"  相似文献   

6.
海外军事基地是大国投射力量的"桥头堡"和干预地区事务的"前沿阵地"。本文以法国在吉布提的军事基地为案例,考察影响海外军事基地绩效的主要因素,认为法国在吉布提的军事基地持续一个半世纪,历经殖民时期、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三个阶段,总体未受吉国内政治和地区格局变化的影响,其功能分别为"抗衡英国"、"力争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支力量’"和"构建西方反恐、反海盗的平台"。吉布提在维护"危机弧"地区法国战略利益所发挥的支点作用、吉布提政府长期执行温和外交政策、其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双重身份以及其作为法国向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输出民主的"样板",成为法国在该国部署军事基地的主要原因;法国驻军所带来的财政收益和安全红利成为吉布提欢迎法国部署军事基地的主要原因。2011年中东剧变后,法国有望在多边框架下重返北非,从而将法国的土伦军事基地、北非的军事基地、吉布提军事基地和阿布扎比军事基地连为一体,确立在地中海—北非—红海—亚丁湾—海湾地区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最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和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莫 《职业》2005,(3):19-20
去年底,可锐职业顾问集团一项名为"2004职业女性热门职业"的调查发现,除了人力资源、法律工作和咨询业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外,市场、品牌管理、市场调研分析、策划和公关管理等职位成为职场女性的新宠.那么,从发展来看,哪些行业和职位更适合女性?为什么女性高管远远少于男性?女性如何在职场竞争中获得胜利?来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吧!  相似文献   

8.
女性的挑战     
女性们经常得到忠告,“做一个男子汉”。潜在含义是:在以男子为导向的组织文化中,有上进心的女性通过遮掩女性的弱点和人格男性化,才有助于增加她们事业上成功的可能性。不采用男性工作的态度和行为,女性就不能在企业界取得成功吗?在不危及个人前途的条件下,女性就不能使男人的导向和侵略性,以及在大部分组织中出现的敌对环境得到改善吗?对于妇女来说,赶上或超过成功  相似文献   

9.
女孩的任务     
吴存君  李黎 《现代交际》2008,(10):16-16
1941年,德军用军事力量控制了法国,法国丧失了主权,在法国与瑞士的边界线上,已经是由德国军队驻防。有一天,天黑了,一个法国女孩竟不听德军发出的警告,冒着枪林弹雨穿过了法国与瑞士的边界线,终于到达了瑞士——被子弹打中后,她依旧快速奔跑,到了瑞士的境内后,她才倒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0,(25)
现代女性在找工作的时候,依据的是什么?是薪水、在公司内部的职位、公司目前的效益或股价,还是公司的社会形象、未来发展和品格呢?选择工作的基准有很多,前者很容易了解清楚,如果只工作两三年的话,根据这个标准来选择工作并无不可.但如果以长远眼光来看,后者就很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婀娜多姿、娉婷冉冉……这些美丽的词语都是为了形容女性走路时的撩人姿态。可是你知道女性的步态在每个月是会发生变化的吗?你知道步态是女性选择男性的重要信号吗?是什么原因让女性走路风姿摇曳,是什么影响了女性的走路姿态……本期为你揭晓答案。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社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HR被业界提升到企业战略伙伴的高度。随着这一行业的发展,人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HR工作。说起性别,业界似乎更倾向于女性从事HR工作,而现实的情况是,外企多起用女性担任HR总监,国企则多起用男性做这份工作。那么,女性与男性相比,究竟存在什么样的优势?何以外企大多考虑选择女性做HR,国企反之?为此,我们采访了企业部门HR主管、外资老总和资深咨询顾问,他们带着HR管理的切身体会,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开诚布公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18—59岁年龄段的女性中,大约有30%长期性欲低下;40岁以下的成年女性中,有27%无法达到性高潮、13%—15%有性交疼痛。这种情况在全世界女性中都非常普遍,大部分人都把它归结为工作、孩子、家务方面的繁重负担。专家近日指出,这与女性的5种日常生活习惯有关:习惯一:服用避  相似文献   

14.
电视作为现实生活的一种观照,可以直观地、感性地反映出各个领域中女性地位和角色的变化。正如JuliaKristeva指出的,女性要求与男性享有平等的象征秩序,而非从属。那么,电视中的女性地位究竟如何?她们跟实际生活中的女性相比较,主要是模仿还是相距甚远呢?在电视中,女性角色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压力的时代,人们在工作、生活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奔波劳碌。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渐改变,女性所承担的社会、生活、家庭责任也在不断增多。于是,有人提出古代女性比现代女性更为幸福的观点,感叹宁可回到古代做一个"无才便是德"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孝敬公婆。那么,古代女性就真的有那么"幸福"吗?本文将以古代才女这一女性群体为例,从婚姻、创作、社会地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古代女性的不幸福。  相似文献   

16.
翟华 《现代交际》2008,(6):39-39
许多去过法国的朋友说起在法国的见闻,总不免提到法国人对待游客的冷漠、傲慢甚至粗鲁的态度。我曾长期在法国学习和生活,却对传说中的法国人的粗鲁态度一直感受不深。为什么法国人看来对我更友善一点儿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会说法语,  相似文献   

17.
今年夏天,什么叫做真正的流行?除掉你的内衣,解放你的胸部——时尚人士如是说。 一直以崇尚自然为美的法国女性率先推出不戴胸罩的潮流,她们认为不穿内衣才有舒适的感觉。她们的做法是穿着外衣时不戴胸罩,在乳首上贴上胶布,即“乳贴”。既保持乳形又不失高雅。  相似文献   

18.
他们跟人数众多的同居者不同,他们就是不愿跟心上人组成一对,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早在1982年,法国进行全国人口统计,获知从1975年以来同居的法国人人数增加了6%,这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只是在同一个时期,结婚成家的法国人人数下降了19%。问题是这13%的差额人数到哪儿去了?这些年龄超过25岁的法国人有13%既没有结婚,也没有同居,他们怎么啦?难道跟爱神丘比特闹上了别扭,保持贞节,独身主义,选择冷冷清清过日子?  相似文献   

19.
当有人问是男性还是女性更适宜于做公共关系工作时,通常会得到这样两种回答:其一是公共关系工作没有性别歧视,它对男性和女性是一视同仁的;其二是女性更适宜于做公关工作。而男性更适宜于做公关工作的说法,一般是极少听到的。对上述两种回答,我愿意趋同前者,虽然这种折中的说法答非所问。对于后者,我虽不赞同,但这一回答却令人产生这样的思索:为什么会有许多人认为女性更适宜于公关工作呢?我想或许是因为较之男性,女性在公共关系领域中的行为与活动有着特别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对女性与公共关系之间的关系做一点探索可能是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女孩的任务     
1941年,德军用军事力量控制了法国,法国丧失了主权,在法国与瑞士的边界线上,已经是由德国军队驻防。有一天,天黑了,一个法国女孩竟不听德军发出的警告,冒着枪林弹雨穿过了法国与瑞士的边界线,终于到达了瑞士——被子弹打中后,她依旧快速奔跑,到了瑞士的境内后,她才倒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