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理经济模型分析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业机械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具体作用机制是,农业机械化会直接增加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还能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增加,在二者共同作用之下,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得以缩小.  相似文献   

2.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首先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村和城市两个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阐释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渠道和影响效应;其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地流转程度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在非粮食主产区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效应;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农业保险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流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资地区趋同、行业差异区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同势变化的中国城乡经济特征事实,表明劳动力用脚投票,流向差距小的地区,同时也发现劳动力流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因果循环关系,并运用199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受教育水平与人均工资性收入呈现非线性关系.劳动力流动是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及份额提高的重要途径,增加地区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份额是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因此,流入地中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地区可以通过吸引更多农村流动劳动力而改善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流出地则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流出人口缩小该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然而从流入地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区域间所占比重看,容易形成“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工资性收入份额低—城乡收入差距大”的恶性循环.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视角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保持不变的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会使流入地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及份额增加幅度、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幅度均超过流出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设计/方法】首先尝试构建一个同时包含落后和发达两个地区农业人口非农就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理论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农业保险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渠道和影响效应;其次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农业保险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论/发现】农业保险是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动力,非农就业是农业保险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通过提升农业效率加速非农就业,进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农业保险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会因非农就业水平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相比非农就业低水平地区,农业保险在非农就业中、高水平地区,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5.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区域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析技术效率差异对农村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技术非效率对产出差距的影响十分微小,产出差距主要受不可观测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中部地区技术非效率是导致地区内各省份之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而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而言,这种解释力度并不强。另外,通过对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分析得出,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着明显的收敛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处于显著发散的趋势,技术效率对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遵循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对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可以通过助力农业增收和提高非农收入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南方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优于北方地区。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基于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数字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均等化,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差异产生的政策原因,即城市倾向的国家财政教育投资政策和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而引致城乡教育投资差异和地区之间的教育投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形成了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城乡差距,东中西差距,农村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而农村人口非农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差距,使得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在所有的职业中最低。文章根据这些差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而当前的相关研究对收入差距形成的内在机理缺乏讨论。本文在自由企业家模型基础上引入消费异质性和知识溢出,分析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影响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初步结论如下:工业化过程中反哺农业的力度越大,企业的垄断势力越强,则企业家和工人的收入差距越大,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工人收入差距越大;城市化过程中,平均收入水平和消费异质性之间存在彼此促进发展的正反馈关系,而且消费异质化的发展会加剧地区间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等及其内在原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我国收入不平等问题较为严重,且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农村,但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却更加明显;从地区层面看,东部和西部地区不平等程度较高,中部和东北地区收入差距较小;对基尼系数贡献率的分解结果显示,城市内部、城乡间及地区间不平等对总体收入不平等起着主导作用,户籍差异、受教育程度均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解释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2—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城市化、高等教育扩张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城市化对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当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时,地区收入差距扩大;高等教育扩张对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不同地区结果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普遍较高,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而高等教育扩张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中部地区的结果与东部地区的结果基本一致.相比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其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缩小,而高等教育扩张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从合理推进城市化和高等教育扩张两个角度提出四个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