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明經》是元明之際儒學家劉基的經學代表作,它不僅具有科舉時文"範本"的工具理性意義,而且還有對《春秋》"微言大義"的合理詮釋,從而使之具有了價值理性意義。《春秋明經》所體現的春秋學內涵較爲豐富,既有對天人感應理論的發揮、由禮定名分的闡釋及"聖人惡兵"的儒學立場,還有對"屬辭比事"文法的强調,並揭示出了研讀《春秋》的方法是"以全經貫之"、反對"因一句以求義"的片面之舉。  相似文献   

2.
歐陽修對道學家"性命論"的態度,關係到他的文道觀。歐陽修批駁李詡的《性詮》,認爲"性"論乃"無用之空言",爲後儒"偏說"。他反對劉敞"性"爲"仁義禮樂之本"的說法,認爲"聖人之道"不可廢,學者"毋言性可也"。在《詩本義》中,他又否定漢儒所作《詩經》箋注中的"天命"觀,以爲那不過是"讖緯符命怪妄之說"。因此,論者或以爲歐陽修"溺道",他的文學思想有"道學化"傾向,乃無稽之談。  相似文献   

3.
學術創新需要懷疑的精神,宋明理學的興起以唐代經學懷疑之風爲先導,發展至宋代成爲"以己意解經"的潮流,然後引發了一場儒學的革命。一般認爲,唐初經學成果以孔穎達《五經正義》爲代表,特點是采取"疏不破注"的保守解經方式。實際上,從初唐開始,在禮學的實踐領域,還有另外一種與"疏不破注"截然相反的經學思路,即對以往禮學經傳的徹底懷疑和自由辯論。這種在政治實踐中産生的經學態度打破了對經典注疏的迷信,開啓了懷疑經傳、自我而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月刊16開120頁;單價15元;年價180元精選中國古代哲學及史料學、中國哲學的特點及方法論、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化及中西哲學的比較等研究成果;旨在探討先秦諸子學、兩漢經學、魏晋玄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中西會通的近代哲學及融突創新的現代哲學,辨析儒釋道三家在中國相互鬥争及融合發展的歷史,反映新世紀中國哲學的發展動向。  相似文献   

5.
有宋一代春秋學爲顯學,南渡之後士人雪耻復仇之念尤爲熾烈。本文通過宋代諸儒對《春秋》所載復仇六事的議論,剖析他們在"臣不討賊非臣,子不復仇非子"、仇在外不責逾國而討、復百世之仇、"仇者無時焉可與通"、乾時之戰是否復仇、臣可向君復仇等問題上的見解與看法,梳理出宋代春秋學復仇論的主要觀點和大體樣貌。  相似文献   

6.
林語堂是我國早期爲數極少的語言學博士,其博士論文《Altchinesische Lautlehre》(古漢語音韻學)近來被發現與稍早的高本漢氏具有不同的出發點,其以古方音爲框架的語音發展史觀,雖然遜于操作性,但是更接近漢語發展的實際。本文結合林氏《語言學論叢》,簡單評述該論文的成果和價值。  相似文献   

7.
清代大學者阮元主持編寫的《十三經注疏校勘記》與日本江户時代學者山井鼎撰、物觀補遺的《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均爲校勘學和經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之名著,後者乃前者之重要參校書目之一。但二者之關係究竟如何,學術界尚缺乏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禮記》爲中心,通過較爲詳細的對比和考辨,並選取《禮記》中《考文》所列出的十八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條目,與《校勘記》所校條目進行對比,然後得出如下結論:雖然《考文》乃《校勘記》之重要參校書目之一,並且後者對前者還多有補充、説明及匡正,但《校勘記》並未全面吸收《考文》之成果,同時也存在不少《校勘記》有誤而《考文》正確之處,因此《校勘記》並不能取代《考文》。《考文》至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但就校勘本身而言,其總體水平一般,令人拍案叫絶之處不多,略遜色于阮元的《十三經注疏校勘記》。除了《考文》之外,日本學者還有不少與《十三經注疏》校勘有關的學術成果,中國學者應該注意利用。  相似文献   

8.
魏源《書古微》是晚清今文經學家治《尚書》學的扛鼎之作,魏源于其中所關注的是孔子于編次《尚書》時所寓"微言大義"。在魏源看來,此"微言大義"是孔子經由七十子後學而傳于後世,故治經學,必歸重于師法、家法。以《尚書》學史而言,唯西漢得此師法、家法。見于《尚書》的"微言大義",既有與《春秋》今文學家相通的"三統"說,亦有魏源解讀《尚書》時,所特重的以"放勛"、"重華"、"成王"等爲徽號、有天下之號說。以後者而論,魏源于其中所揭示的政權合法性根源。魏源嘗試假徽號之說,將"天命"與"民意"的兩重合法性分開表述,以體現後者的相對獨立性。而體現天下人亦即民意的合法性基礎,則本于制禮作樂,此方爲立國之基。  相似文献   

9.
阮元《孟子注疏校勘記》是清代《孟子》校勘的典範之作,校勘成就突出體現在其校正誤、校訂脫衍、標章指辨僞疏等方面。廣取善本,對僞孫奭《孟子注疏》辨明是非,清本正源。"羅列諸家异同,使人讀一本如遍讀各本"。1《孟子注疏校勘記》不僅在校勘學史上影響深遠,也是研究清代孟學史不可或缺的文獻。  相似文献   

10.
<正>傳統"小學"以版本學、目錄學、校勘學爲基礎,以文字學、音韵學和訓詁學爲核心,以文獻考訂和解讀爲主要任務。本輯專刊文章大體上涵蓋了"小學"的各個方面,具體來說分成以下四個部份:字際關係與字詞關係是文字學領域的一個基本問题,這一主題本期共有五篇文章。其中,周艷紅、馬乾文從學理层面檢討了"异體字"的判定標準,提出在不影響其所記詞同一性的前提下,异體字應允許讀音或意義上存在差异。陶曲勇文則指出現有的許多文字編在同形字、假借字、同源字、同義換讀字等方面處  相似文献   

11.
筆者統計,南宋真德秀《大學衍義》一書僅提及和援引《詩經》就達六十二篇(有的詩篇引録不止一次),約占《詩經》總篇幅的五分之一。援引《尚書》達三十篇,占《尚書》總數五十八篇的二分之一强。本文擬以《大學衍義》引《詩經》爲例,來說明真德秀是如何援引和利用《詩經》資料來闡釋"帝王之學"的理論的。  相似文献   

12.
稿約     
<正>《國學學刊》(季刊)以研究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宗旨,舉凡經史子集和新出國學資料的研究,都列為本刊的研究對象。一、本刊為學界提供討論平臺,尊重學術自由,提倡學術創新,鼓勵言之有物、有理有據有見解的學術研究;遵守學術規範,維護學術尊嚴,反對空洞不實的學風。嚴禁抄襲剽竊,作者文責自負。二、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應允許编者對原文進行必要的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請於來稿時說明。  相似文献   

13.
繆荃孫曾任南、北兩大圖書館的負責人,結交廣,見識博,喜訪書、抄書、刻書、藏書等。就詞集而言,近代詞集叢編的編1和刊印,使得二百多種宋、元人詞集行于世,其間繆氏用力頗多、用工頗勤,這在《藝風老人日記》中有詳細的記録,對今人研究宋、元人詞集等在近代刊刻的具體時間及相關的詞學活動都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相似文献   

14.
我之从商,实属偶然,如同当年是在无意间走上从政之路一样。我的一位顶头上司曾在酒桌上说我:先是文人(我从事过文教工作),后是“政客”(我曾在组织部门和政府机关供职),现在是“生意人”(下派经商锻炼不到一年,我竟真被委派“下海”,在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当起了一家不大不小的“老字号”国有商场的老总)。我自忖现在是儒不儒、商不  相似文献   

15.
名家一直是诸子百家中较少被关注的,在我看来,名家主要具有两种特殊的特点,值得被关注。一方面,名家与儒、道等家比较,既无有为之功,也非无为之学;另一方面,与正统相对应的,就是名家从根本上的叛逆性质。  相似文献   

16.
《喪服變除》是西漢時戴德所撰關于不同類別的喪服制度和變服除喪儀節的著作,大約五代後晋至北宋之間亡佚。學界對戴德編《大戴禮記》研究較多,對其《喪服變除》關注不够。本文考述了《喪服變除》的撰寫與亡佚情况,對清代學者所1佚文進行校勘,並從賈公彥《儀禮疏》中考補出一條新佚文。在此基礎上,對佚文重新分類編排並標點,整理出了可靠的基礎文本。《喪服變除》是戴德"情文俱盡"禮學思想的最佳詮釋,是繼《儀禮·喪服》篇之後,關于喪服論述集中且較爲全面的著作。與《儀禮·喪服》篇相比,《喪服變除》佚文具備較高的創新價值,是研究喪服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  相似文献   

17.
木——天然原始质朴可塑。 真——真诚透明源远流长 博大深厚之中国文化。 了——儒与道的互补——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空灵轮回。 木真了——民族文化之神韵、现代艺术之创意、东西方文化之融合。  相似文献   

18.
稿約     
<正>《國學學刊》(季刊)以研究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爲宗旨,舉凡經史子集和新出國學资料的研究,都列爲本刊的研究對象。一、本刊爲學界提供討論平臺,尊重學術自由,提倡學術創新,鼓勵言之有物、有理有據有見解的學術研究;遵守學術規範,维護學術尊嚴,反對空洞不實的學風。嚴禁抄襲剽竊,作者文責自負。二、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應允許編者對原文進行必要的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請於來稿時說明。對於所有來稿,本刊采用雙向匿名評審制度。三、來稿請注意以下稿件格式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心於2015年6月初舉辦"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學術研討會。本期學刊輯會議部份論文為"川土文獻專刊",入選論文分為四組:古史與古文獻張春龍、張興國執筆的文章.簡要介绍益陽兔子山九號井出土簡牘的情况,揭示它們對建立益陽及臨近地區考古學文化系列所具有的獨特意義。李均明就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中關於"利"的話語展開論述.從思想史的角度探析、評判其與孔、孟及苟子"利益"觀的關係。邬文玲就  相似文献   

20.
“人文”一词,与“天文”相对,首出于《易传》,其本义是指先秦儒家所推崇的伦理道德文化。 不过,中国古代除了“儒”意义上的、以礼教为旨归的人文精神。还有道家与佛家之类的人文意识、理念、思想、信仰、终极关怀及其审美追求等等,都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其中,以“隐逸”为文人士大夫之思想旗帜与独特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