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乾嘉學者段玉裁提出的"聲與義同原"是傳統詞源學中的一個著名論斷,但學界對它的理解尚存分歧。本文從分析段玉裁的音義觀出發,探討段玉裁對"右文說"的推闡,進而發掘"聲與義同原"的內涵,這將有助于我們深入認識詞語派生與文字孳乳的關係問題。  相似文献   

2.
<正>傳統"小學"以版本學、目錄學、校勘學爲基礎,以文字學、音韵學和訓詁學爲核心,以文獻考訂和解讀爲主要任務。本輯專刊文章大體上涵蓋了"小學"的各個方面,具體來說分成以下四個部份:字際關係與字詞關係是文字學領域的一個基本問题,這一主題本期共有五篇文章。其中,周艷紅、馬乾文從學理层面檢討了"异體字"的判定標準,提出在不影響其所記詞同一性的前提下,异體字應允許讀音或意義上存在差异。陶曲勇文則指出現有的許多文字編在同形字、假借字、同源字、同義換讀字等方面處  相似文献   

3.
《併音連聲字學集要》(簡稱《集要》)是明代陶承學、毛曾所1的一部韻書。本文系統比較了《集要》與《洪武正韻》(簡稱《正韻》)聲母的反切,發現《集要》聲母的大體框架與《正韻》相同,《正韻》不收的《集要》字的注音主要來自《廣韻》、《集韻》傳統的韻書。《集要》中也流露出明代吳語的特徵,有全套的全濁聲母、知照合流、知照歸精、非敷合流、奉微合併、微母有文白兩讀、從邪不分、船禪不分、船禪日三母合併、匣喻合併、"鳥"讀端母等語音現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上古漢語中"相"的音義配合和詞義發展:1.運用詩律、押韻和方言材料證明"相視"在中古存在平去兩讀,平聲用法是創新;2.分析由"察看"義滋生出"助"義的過程;3.通過世界語言平行的情况,推斷相互詞用法源自"幫助"。  相似文献   

5.
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闡述許多哲學概念,其中把"利"也作為重要概念提出,這與孔子、孟子罕言利的態度有很大區别,而與荀子重義也重利的觀念吻合,與當時的社會發展相適應。以下試通過與荀子思想的比較,逐句解析《殷高宗問於三壽》關於"利"的內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考辨趙厚均先生《袁枚集外書札十九通考釋》中第七通書札《與洪稚存書》關于何水部考釋的一處筆誤爲肇端,訂正信中何水部實係清季著名科舉家族靈石何氏的代表族人何道生而非何承燕,並對該信中所涉袁、何二人詩文交誼始末進行深入發覆與考述,進而引出袁枚關于性靈說的一則重要詩論材料,其標舉詩爲心聲,性情所得的詩學觀,對何道生産生了重要影響,在文學批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義。而本文正是試圖藉助對袁、何二人文字之交的勾稽來還原該詩論提出的具體歷史語境,以助于袁枚生平行迹與性靈詩論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心於2015年6月初舉辦"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學術研討會。本期學刊輯會議部份論文為"川土文獻專刊",入選論文分為四組:古史與古文獻張春龍、張興國執筆的文章.簡要介绍益陽兔子山九號井出土簡牘的情况,揭示它們對建立益陽及臨近地區考古學文化系列所具有的獨特意義。李均明就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中關於"利"的話語展開論述.從思想史的角度探析、評判其與孔、孟及苟子"利益"觀的關係。邬文玲就  相似文献   

8.
破體相參在宋代蔚爲風氣,以致深刻影響了宋代文學的面貌。宋代文學批評中的"活法"說與破體相參有著不易察覺的微妙關聯。本文發掘了宋代文獻中破體相參與"活法"論的"事實聯繫",揭示出兩者作爲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事物,在理念歸旨方面的共通性。在實踐層面,或許前者比後者範疇略小,破體往往表現爲諸多"活法"之一端。破體與"活法"說,都表現爲宋代文學在尊法度基礎上的新變化通,兩者都爲宋代文學的獨樹一幟和開拓新境,有所貢獻。  相似文献   

9.
北宋李覯所著《周禮致太平論》一書早于王安石所著《周官新義》,是宋代"周禮學"和思想史方面的重要著作,收入今本《李覯集》1當中,共有五十一篇,包括內治、國用、軍衛、刑禁、官人、教道六大門類。在內容形式上,分別圍繞著上述六類主題,通過簡約地引述《周禮》各職官的職文,或完整或約略地引述東漢鄭玄《周禮注》、唐賈公彥《周禮疏》的解釋性內容,在此基礎上,李覯加以自己的相關議論,並常常附以對歷史上的人物、事件或相關制度等做引申說明以證其說,從而構成了其具有經典詮釋意義的"周禮學"著述,以及關乎道德、政治、經濟、軍事、刑法、吏治、教化等多個方面的思想史篇章,也體現出了李覯相關思想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因此,可以從《周禮致太平論》的整個文本上來考察其所具有的經典詮釋意義和思想史價值。筆者對《周禮致太平論》一書的整體考察和論證,由于篇幅的限制,將分作幾篇論文展開。就本文所分析論述的有關"國用"部份的內容而言,是從國家財用積累到賦稅徵收與國計民生方面的內容,堪稱是中國古典的政治經濟學的篇章。本文通過文本研究上的探源解義和分析歸納,一一展開李覯在"國用"主題下對《周禮》相關內容的引申和發揮所呈現出的多方面主張和思想內涵。  相似文献   

10.
《宋書·劉義慶傳》稱其"少善騎乘,及長以世路艱難,不復跨馬",《南史》中删去了"以世路艱難"之語。周一良認爲"世路艱難"所指的是宋文帝對大臣的猜疑所形成的凶險政治環境,《南史》因不解其意而誤删。本文認爲,《南史》的做法並非誤删,"世路艱難"的指涉對象無論是元嘉時期的整體政治環境,還是元嘉七、八年劉義康主政的局勢,或元嘉十六年前後文帝與劉義康兄弟反目時的中樞政局,都與《劉義慶傳》的其他事實存在矛盾,故而李延壽對《宋書》中的不實論斷進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討論諧聲字研究中的理論起點問題,即諧聲字與主諧字的讀音關係問題。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主要分析了諧聲字的歷時性、地域性,並從异讀、《說文解字》諧聲關係中的總體反映、少數民族文字中諧聲字的情形、諧聲字的記詞功能等多個方面進行論證,進一步認爲:諧聲字和主諧字的音讀關係在造字時代可以音同,也可以音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經典釋文》對"繫"字二十條音注爲基本材料,對"繫"的音義關係進行分析,歸納其音義配合規律:讀見母音時爲動詞,"連綴"之義,且多特指爲以下綴上、以末連本;讀匣母音表示"帶子"和"世系"的意思,在《周易》"繫辭"中也念匣母。文章還簡單分析了"繫"、"係"、"系"三字的關係,結合出土材料指出傳世《經典釋文》中的歧誤,並對辭書的修訂提出了意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據新出考古、清華簡、上博簡等資料,討論了秦人來源等重要問題。首先,梳理了山西申南部、關中兩地的商周考古資料,認為秦人與東方的聯繫,或可止步於此,而不能與更加遙遠的東方聯结。其次,論證了清華簡與《秦本紀》等文獻以及考古資料的不合之處。再次,根據上博簡等资料,推测西周中期以前秦祖的地位,可能並非此前一些學者想像的那樣低,而是與姜姓的申戎一樣,為維護商周西北邊陲的安穩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於學界流行的秦人"東來說",本文認為,暫且還不能完全加以肯定;同時,也不要完全否定"西來說"。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過分析"見"字的句法語義特點,重新整理上古漢語中"見"的音義關係。文中將讀見母的"見1"細分爲"視綫接觸到人、物或場景"(見清1)、"知道,覺得,預見"、"遇到,遭受"和"和……見面"(見清4)4個義項,通過用例說明"見清4"不含致使義。將讀匣母的"見"歸納爲"見2"和"見3"兩個詞,"見2"由"見清1"的被動用法變聲構詞而來,義爲"人或事物出現、顯露",其使動用法固定爲新義項"使……出現、顯露"。"見3"也由"見清1"引申而來,變聲以示尊卑,義爲"拜見",它的使動用法也固定爲新義項"使……拜見,引見"。文中指出了已有研究中的不當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學術創新需要懷疑的精神,宋明理學的興起以唐代經學懷疑之風爲先導,發展至宋代成爲"以己意解經"的潮流,然後引發了一場儒學的革命。一般認爲,唐初經學成果以孔穎達《五經正義》爲代表,特點是采取"疏不破注"的保守解經方式。實際上,從初唐開始,在禮學的實踐領域,還有另外一種與"疏不破注"截然相反的經學思路,即對以往禮學經傳的徹底懷疑和自由辯論。這種在政治實踐中産生的經學態度打破了對經典注疏的迷信,開啓了懷疑經傳、自我而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艾朗諾教授新著《才女的重負——詩人李清照及其接受》以女性主義爲研究基石,藉助于隱喻與心理分析,對李清照近乎全部的創作進行了檢視與闡釋,對南宋以來出現的一系列關乎李清照的重要評論與研究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與反思。此書中核心的、頗具顛覆性的結論,在中國詞學研究乃至于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領域中,無疑會産生震撼與波動。  相似文献   

17.
魏源《書古微》是晚清今文經學家治《尚書》學的扛鼎之作,魏源于其中所關注的是孔子于編次《尚書》時所寓"微言大義"。在魏源看來,此"微言大義"是孔子經由七十子後學而傳于後世,故治經學,必歸重于師法、家法。以《尚書》學史而言,唯西漢得此師法、家法。見于《尚書》的"微言大義",既有與《春秋》今文學家相通的"三統"說,亦有魏源解讀《尚書》時,所特重的以"放勛"、"重華"、"成王"等爲徽號、有天下之號說。以後者而論,魏源于其中所揭示的政權合法性根源。魏源嘗試假徽號之說,將"天命"與"民意"的兩重合法性分開表述,以體現後者的相對獨立性。而體現天下人亦即民意的合法性基礎,則本于制禮作樂,此方爲立國之基。  相似文献   

18.
丹砂在古代主要用作顔料與染料,廣泛用于器服、宮室的裝飾與相關檔的書寫諸方面,其社會文化價值因此亦被突顯,很早就引起國家對它的有意管控。中國古代最早的本草學專書中,雖亦可考見對神仙長生的企慕,但由于神仙家以金銀入藥,發展起煉丹術之後,以金丹概念爲標誌,完全超越此前的草木藥系統而發展出金石丹藥系統,丹砂價值益顯。巴寡婦清因擅丹穴之利而得到貪戀神仙長生的秦始皇賞視寵重。相關清、太清、三清乃道家以及道教思想中極重要的概念。若巴寡婦名清與道教思想具有某種意義關聯的話,則必將引起對古代文化史及早期道教史的重新審視與解讀。  相似文献   

19.
文字編是一種具有一定獨立性的字形工具書,它反映了同一個字在一定時間、空間範圍內的字形演變系統。而現有的許多文字編對形義關係、字際關係未作具體分析,在同形字、假借字、同源字、同義换讀字等方面處理不當。産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既在於編纂者没有一套準確的判斷原則,也在於對文字編的性質還存在認識上的偏頗。  相似文献   

20.
上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异體字整理工作的深入,學界對异體字現象的認識也越來越明晰,但是對异體字音、義關係的認識上尚存在不同的看法。判斷一組字是否爲异體關係,關鍵是看它們所記録是否爲同一個詞。因此,在不影響其所記詞同一性的前提下,應允許讀音或意義上存在差异,即不必强調讀音和意義必須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