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纪念著名的意大利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神学家马尔蒂诺·马尔蒂尼(中文名为卫匡国)逝世三百二十周年,1981年10月9-11日将在马尔蒂尼的故乡特兰托举行一次国际会议.马尔蒂诺·马尔蒂尼于1614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特兰托.1640年偕二十一名耶稣会传教士到东方传教,1661年在杭州病逝.其间曾两度来华.马尔蒂尼的主要汉文著作有:《天主理证》  相似文献   

2.
正7月18日,"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意大利)"在罗马维多利亚诺宫举行隆重开幕仪式,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旅游部副部长姜卢卡·瓦卡(Gianluca Vacca)、中意文化合作机制意方协调人弗朗切斯科·鲁特(Francesco Rute)、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先生、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詹建俊先生、罗马美术学院院长提香娜(Tiziana D'Acchille)女士、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先生、策展人及意大利艺术史论家克劳迪  相似文献   

3.
四月的意大利,阳光和煦,春色旖旎。应马契拉塔大学的邀请,4月23日,我随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张越同志,来到利玛窦的故乡马契拉塔市,参加纪念利玛窦的讨论会。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于1582年即明朝万历10年,受耶稣会派遣来到中国。在华生活的二十八年间,利玛窦用汉语翻译和撰写了许多著作,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我国明代杰出的学者徐光启、李元藻等都曾得到他的教益;他又悉心研究中国文化,翻译四书五经,著书立说,把中国古老的文明广泛介绍给西方。利玛窦继马可·波罗之后,为中意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的中国研究,在欧洲可以说最古老又最年轻.说它最古老,是因为三个多世纪以前开始的欧洲中国学应归功于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特别应归功于利玛窦的研究、翻译和辞书编纂的功绩,而且欧洲第一中国语言研究中心就是二百五十年前建立的那不勒斯中国学院(现为东方学院).说它最年轻,是因为尽管从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十年,意大利也有学者在从事中国研究,但大学没有中国学这门学科.意大利的中国学研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5.
据意大利《再生》周刊1981年第17期报道.为纪念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姜尼·罗大里逝世一周年,意大利帕维亚省当局于3月2日在帕维亚大学举行儿童文学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有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以及其他学者和文化工作者。在这次讨论会上,着重对罗大里的著作进行了评介。一致认为他的《小流浪者》和《千言万语》(1950)、《二十加一个童话》(1969)、《幻想入门》等为最佳作。会上展出他的许多诗作,如名诗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12日至14日,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布雷萨诺内,举行了由意大利著名的帕多瓦大学组织的第八届校际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诙谐:语言和技巧”。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意大利各主要大学、文学理论研究机构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加拿大、瑞士等国的著名学者、教授、文学理论新秀共150多人。正在意大利进行文学研究的2名中国进修生,也应邀参加了这次讨论会,受到热情欢迎。  相似文献   

7.
玄奘是我国唐代高僧,是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在他圆寂1330周年之际,中国玄奘研究中心、河南省偃师市和陕西省长安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玄奘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4月16日至4月21日在河南偃师市和陕西西安市两地举行,隆重纪念这位世界文化史上的巨人,研究他的光辉业绩,发扬他的崇高精神。参加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代表一百余人,其中既有中国(包括台湾)学术界,尤其是佛学界的著名老前辈,也有近年来的后起之秀,还有来自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著名学者和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8.
据《列宁格勒大学学报(历史、语言、文学类)》1989年第3期报道,第3届国际希腊-阿拉伯学大会于1988年7月17—20日在雅典举行,来自苏联、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埃及、科威特、叙利亚、伊朗等14个国家的学者参加。会议主题是希腊同地中海各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联系。主持会议的是雅典约翰大学学者M.帕帕托莫普洛斯。会上听取报告31篇,内容涉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和东方;中世纪希腊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于 2 0 0 0年 7月 4- 5日举办了第二届海外中国学者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世纪世界社会科学发展与中国”。开幕式上 ,王洛林副院长代表院领导讲话 ,他指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学者有必要加强交流 ,而海外学者在这方面应起到桥梁作用 ;另一方面 ,也希望大家多了解有关新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进展。王洛林副院长讲话之后 ,外事局局长裴长洪向海外学者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情况。此次论坛共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的 1 1位学者 ,他们的学科范围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语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安东尼奥·葛兰西逝世50周年,1987年11月28—29日,在东京意大利文化会馆举行“安东尼奥·葛兰西和当代”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由日本中央大学、东京大学、神奈川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校教授发起,由日本社会思想史学会、意大利葛兰西研究所和东京意大利文化会馆共同主办。第1日与会人数多达300余人;第2日分组讨论也有250余人。其中主要是日本学者,从国外邀请的只有5名代表:意大利的葛兰西研  相似文献   

11.
简讯     
“21世纪西欧新条件下的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学”国际会议2005年9月22~24日,在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的指导下,意大利维罗纳大学语言中心、意大利俄罗斯语言学家协会(AIR)、意大利国家外语教师协会(ANILS)将在意大利维罗纳城共同举办“21世纪西欧新条件下的俄罗斯语言和  相似文献   

12.
1991年4月10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和欧美同学会合作举办了该社出版的意大利学者S.马斯泰罗内教授的《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一书中译本首发式。专程来华参加首发式的马斯泰罗内教授,以及意大利驻华大使罗西先生、文化处长柯拉蒂尼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沈恒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启能等,先后在会上发言,对该书作了介绍和评述。S.马斯泰罗内教授是意大利著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20 0 4年 8月 2 0~ 2 1日 ,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是一次世界性的中国学盛会。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芬兰、古巴、阿根廷、西班牙、俄罗斯、捷克、苏丹、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埃及、伊朗、越南、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百余名国外学者和 2 0 0余名国内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中 ,有不少国外学者具有中国背景。这也是一个以文化为主旨 ,高层次、开放性的学术研讨会。到会发表有关中国问题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促进中日两国学术交流,扩大东北地区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快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步伐,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将于1992年9月25日至9月29日,在沈阳举办《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除国内学者外,尚拟邀请日本、港台地区的学者参加。会议的议题分为三个部分:(一)古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主要从历史角度,说明东北早在远古时代就已与日本通交。特别是渤海国与日本的交往,更为中日文化交流增添了光彩。(二)近代中国东  相似文献   

15.
D.P.奥苏贝尔曾任美国红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位教学计划主任,现为该院荣誉教授,除论文外有约二十种专著。先后在新西兰、意大利、西德、日本、巴西与北欧诸国讲过学。这里介绍的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曾分别被译为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荀萄牙文和罗马尼亚文出版。奥苏贝尔具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广泛的研究兴趣,同时也是一位态度严肃的学者。他在关于拒毒问题的一本书(1980年再版)中作一般历史的叙述时指出:,’f民据绝付可靠材料,共产党中国执行了严格的禁烟法令,使得为害中国人民二百余年的鸡片烟毒一扫而空。”(第59页)这就有力地驳斥了一切别有用心者衬我国的诬蔑(参看《人民日报》,1981年8月24日)。  相似文献   

16.
据意大利《中国》季刊1985年第2期报道,1985年4月1日至5日,意大利威尼斯契尼基金会召开了研究"古代中国文明"的国际会议.会议由威尼斯市政府、威尼斯大学中国语言和文学讨论会以及中东和远东研究院联合组织.这次会议是1983年6月4日至1984年1月31日在威尼斯公爵富举办的"中国的七千年"展览的理想的延续.世界上一些最有名望的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向大会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东方学》杂志1992年第1期报道,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汉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讨论会于1991年6月18—21日在新加坡召开。来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意大利、秘鲁等国家和地区的170余名专家、学  相似文献   

18.
据德国《德意志哲学杂志》1991年第6期报道,1990年11月15日,在哈雷/萨勒“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俱乐部”,继关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作和影响的一次理论研讨会之后,接着举行了“弗里德里希·尼采研究促进联合会”(已登记注册)成立大会。在理论研讨会上,沃尔弗冈·米勒-劳特尔博士教授(柏林)和汉斯-马丁·格拉赫博士教授(哈雷)分别作了题为《尼采是一种挑战》和《尼采研究的旧难题和新难题》的学术报告。除德国学者外,还有来自瑞士、美国、日本、波兰、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和丹麦等国的学者。在成立大会上,选出了汉斯-马丁·格拉赫博士教授(哈雷马丁·路德大学)和汉斯-于尔根·康德教士(勒肯)分别任联合会的主席和副主席,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学者P.皮拉蒂和M.博内斯基曾就失业问题进行研究,并发表一系列文章,这里介绍其中关于最近将来的职业的论述(载意《快报》周刊1983年11月第46期)。  相似文献   

20.
据意大利《晚邮报》1982年2月20日报道,今年2月9日至15日在米兰举行“德·阿米契斯的博爱社会主义”问题讨论会。会上介绍了德·阿米契斯的生平、著作及其思想。德·阿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作家,曾发表过《军人生涯》、《心》(中译名为《爱的教育》)、《奥兰达》、《西班牙》、《伦敦记事》和《摩洛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