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旭光 《阴山学刊》2002,15(3):35-37
民间美术是群体性艺术,是在民风民俗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民间美术有其共性审美特征,遍及各民族民俗节日中.它不仅丰富了庶民百姓的生活,也为各门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地中一朵美丽的奇葩。文章从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角度论述了赫哲族民间美术造型艺术的源流,并从线造型、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三个方面分析了赫哲族民间美术造型的种类和艺术特色,探讨了赫哲族民间美术造型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荷包"工艺看民间美术的审美共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旭光 《阴山学刊》2004,17(6):46-48
荷包是民间刺绣工艺品,它是实用的艺术,也是爱情的信物.荷包工艺的题材内容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它的抒情手法是以图象为媒体,但又和古代民歌中的比兴寓意修辞方法一脉相承.它与民间剪纸艺术是孪生姊妹,民间荷包工艺集中体现着民间美术的审美共性.  相似文献   

4.
美术考古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可从三个层次把握:从学科内涵而言,美术考古学研究的是古代艺术品;从与美术史和考古学的比较来看,美术考古学的目的旨在了解人类的文化史和观念史;从研究对象的特征上讲,美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宗教色彩比较浓厚,这与研究对象的来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民间美术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以丰富民间活动为媒介,以美化生活和表达美好愿望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作为民俗文化的视觉形象载体,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心理和民俗活动的制约,使民间美术具有鲜明的民俗性特征。民俗性是民间美术的本质特征,是民间美术有别于其他美术形式的重要标志,亦是民间美术产生其他特征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徐悲鸿是现实主义美术的极力倡导者,致力于将科学、理性的西方艺术理念作为改良中国美术的良方。他对民间美术的高度评价,说明了他的现实主义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遗憾的是,徐悲鸿对民间美术独具慧眼的发现,并没有扩大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他的艺术实践太过注重写实的技巧。正是由于个体在时代中的局限性,导致徐悲鸿的艺术理想并未付诸于实践。但是,他的艺术主张在历史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学界已达成新的共识,新的分类方法成为必要。从民间美术的本真出发确定民间美术的分类,应把握民间美术是做什么用的,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在民间美术的不可分类性下开展分类,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陶旭泉 《学术探索》2012,(12):170-172
羌族具有优秀灿烂的民间美术成果、资源丰富,是羌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羌族的民间美术品种主要有挑绣、木锁、碉楼、"释比"图经等;羌族地区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存在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优势,没有凸显民族特色,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彻底,美术开课率不高,美术教师教非所学现象突出等问题;羌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以"口传心授"为主;美术新课程的实施是传承羌族民间美术的创新途径,羌族民间美术是美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羌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具有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泰山民间美术是泰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创意的象征性、造型的主观表现性和取材的多样性等审美特点。泰山民间美术目前主要有原生态和市场态两种存在形式,前者面临逐步衰退、消亡的危险,而后者正陷入缺乏艺术个性、市场化泛滥的困境。泰山民间美术受现代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要有选择的加以保护,新产品开发应在创意中寻求、保留其意象美学结构的传统特征,要将混沌造型规范的研究与时代审美观念、新材料技术以及精湛的科学加工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赖杰忠 《南方论刊》2009,(7):104-105
本文从分析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入手,发现在高州存在400多年的木偶戏是民间的艺术宝库,但人们似乎并没有发现其与美术教育的必然联系。本文试图利用高州的地区优势,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起一种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课程并落实于教学实践,主要是从高州木偶的艺术特色以及它的制作过程等方面来阐述利用木偶艺术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人艺术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文人是从事艺术活动的特殊主体 ,文人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本文通过对文人书画、文人诗、文人音乐等文人艺术样式的深入分析 ,归纳出了中国文人艺术与宗教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比较之下的一些独特而突出的形态特征 :布局上倾向于“疏简” ,色彩上倾向于“素淡” ,技法上倾向于“生拙” ,表现上倾向于“含蓄” ,趣味上倾向于“天然”。  相似文献   

12.
刘忠红 《中州学刊》2002,(4):111-113
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蕴直接秉承的原始艺术的混合性特征。与人们的生活原则相重合。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中得以逐渐发展和完善 ,成为一种独立的物质文化形态。它促进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 ,既创造了一个人化的世界 ,又完善了一个“化人”的世界。这就是民间美术中审美意蕴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13.
纪涛 《学术探索》2013,(1):132-135
在我国,包括包装艺术设计在内的所有设计形式中,有部分设计在寻找国际化的路程中迷失了自己。殊不知,国际范儿就是站在本国传统美术肩膀上嘹望世界。在当今,曾经险些被遗忘、封存的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美术领域的一朵奇葩。将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重构、融合,不仅可以继承、弘扬民间美术文化,创造中国特色包装,还可以让中国的艺术设计通过民族化发展道路,平缓、稳定地驶入世界艺术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4.
浙江民间美术现状及其引入高校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浙江民间美术资源的概况、存在的现状和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对浙江民间美术引入高校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实施办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建议在高校开展多方面、多种形式的民间美术教育,让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民间美术,使民间美术不会在年轻一代的视野中消失。  相似文献   

15.
丁梅芊 《理论界》2003,(3):35-36
一、电视美术是美的先导电视美术是电视艺术主要构成之一。国内各电视台、电视制作单位对电视美术的认识不一,发展极不平衡。一般说来创作性、欣赏性节目越发展,对电视美术的要求也越高。各个电视台在创作节目中数量规模大小和侧重方面均有不同,由于电视美术在电视节目中的重要性,特别是电视美术今后所面临的激烈竞争,使在不同阶段上建设和发展相应的电视美术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在美术创作领域中,经过构思与设计再借助于制作手段完成其创作的艺术活动称为美术设计,电视美术与一般的美术设计有相近的思维过程和制作手段。由于表现形式的不…  相似文献   

16.
汉唐西域道教美术史迹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高占盈 《西域研究》2008,1(1):112-114
汉唐时期中外艺术文化交往繁盛,在这种多样文化的交汇之中,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在西域的直接或间接的传播,是中国传统文化西传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目前考古发现的材料及学界研究的状况来看,汉唐西域道教美术的主要类型包括书法、绘画、织物及墓葬艺术等,这些艺术遗存不仅是中国本土文化向西传播的见证,同时也在中国道教美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术考古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但是,在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的同时,其学科定义却存在分歧,是属于考古学还是属于美术学,或是独立学科,目前学术界莫衷一是.为更好地理解学科定义等基础性理论问题,我们引入叙事特征和与宗教美术的学科关系这两个视角.关于叙事特征,我们重点从叙事逻辑方向上进行讨论,并尝试以此为学科定义定位.关于与宗教美术的学科关系,我们有如下的考虑:首先,两学科在学科外延上有很大的重叠,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有一个互动的促进;其次,宗教美术有着独特的叙事特征,这一特征的认识对美术考古的学科建设也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特别考虑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在接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上所存在的相同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8.
民间美术不是美术中的一个分科,它是一个民族美术的母体。以黄河流域为主的汉族民间美术,从民俗民风,衣食往行的各方面明显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在人们的生存方式与思想观念改变的情况下,民间美术也必然改变。  相似文献   

19.
金程斌 《理论界》2003,(3):33-34
美术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19世纪英国艺术批评家拉斯金曾把人类的方式分为三种,称之为“言语之书”、“行为之书”和“艺术之书”,而艺术之书是其中最可依赖的。他的这一说法现在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尤其是在信息传媒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后,艺术与图像的功能开始显示出空前的活力。在世界文化形态中,言语之书(文献之类)流传下来的少而又少,且有相当的部分是经过人为选择和取舍之后的材料,已部分地失去了原始的面貌。行为之书随着生命的消亡而不存世。那么保留最多的和形态最原…  相似文献   

20.
当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时代,当艺术多元化,人们被毕加索、马蒂斯那充满原始情感冲动、民间意味十足的艺术作品所震撼时,艺术家们开始反思。一时间,默默无闻的民间艺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且形成了研究民间艺术的世界热潮。同时我们发现,有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正在面临灭绝的危险。目前各国都在不遗余力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中国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省、地区也都相应地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挖掘整理、研究开发与利用民间美术的热潮是前所未有的。回顾历史,千百年来,民间美术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