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山林 《南都学坛》2009,29(6):66-70
屈原是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第一座巍巍丰碑,屈原之所以为屈原,就在于其作品中奇特、强悍的精神力量。支撑屈原精神世界的支柱主要有:美政———执著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内美———高洁纯粹的美好情操;神灵———超验世界的精神主宰。其中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信仰、道义、真理、责任,这一切都表现为一种崇高的精神,这是他生命的坚强支撑,是他的精神家园。屈原形象说明中华民族很早就把精神信仰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屈原精神对后人具有巨大的感召力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屈原引领了中华民族及至人类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屈原的自沉对西汉士人心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文章以纵向为经,动态地描述屈原自杀对汉代士人文化心理塑造和嬗变过程;以横向为纬,结构性地描述特定时期特定的思想文化资源。为集中主题,我们选取贾谊、司马迁、扬雄这三位分别代表西汉初、中、后期的文化巨人为参照,多方位地表现西汉士人对屈原自沉意义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3.
学者们对“怀沙”二字含义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主要有“怀念长沙”、“怀沙石自沉”两说。“长沙”作为地名出现在汉代, 故“怀念长沙”说实误。本文探讨“怀沙”作为标题的来源, 认为《怀沙》标题不是屈原自己所加, 而是后来《楚辞》的编辑者根据屈原怀沙石自沉的历史传说所加。因此,“怀沙”的含义应是怀抱沙石自沉。探讨“怀沙”主旨, 应将标题避开。  相似文献   

4.
论屈原水死     
先秦时代,普遍存在的万物发端于水又复归于水的生命永恒循环(轮回)观的思想与信仰,放逐于沅、湘之间的屈原禀有此思想背景资源.在楚国政治斗争中惨败而彻底绝望的屈原在夏至自沉汨水.  相似文献   

5.
屈原自沉汨罗江,是屈原生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论定屈原的绝命辞,又有利于破译其自沉之谜,所以历来受到楚辞研究学者的重视,研究的结果也是众说纷纭,大致有五种说法:即《怀沙》说,《惜往日》说,《悲回风》说,《橘颂》说,《离骚》说.笔者综合考察《九章》的作品,以求获得一个完整的脉络,从而确定屈原的绝命辞是《怀沙》.  相似文献   

6.
理性选择理论试图将经济学范式引入社会理论建构,在借鉴经济学对于个体行动的基本假设基础上,集中讨论微观层面的个体行动如何过渡到宏观层面的系统行为。针对基于经济学假设的理性行动模型的缺陷,科尔曼提出自我理论,通过讨论个体的社会行动决策过程,为解决社会学理论中经典的结构与能动关系,即微观/宏观问题中的宏观到微观过渡问题奠定了基础。科尔曼的自我理论是对社会研究的本体———个体进行理论建构的尝试,这正是当前社会学理论的全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遗范长存的古代历史人物中,其人格范式足为后世楷模的恐怕莫过于屈原了。在屈原怀沙自沉后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屈原的精神是一条永不断流的长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屈原式的忠臣义士。历代身处逆境而又清白自守的知识分子,无不以屈原为精神归宿。屈原的史魂超越时空,无时不存,无处不在。所以  相似文献   

8.
湖南这块“山鬼迷春竹 ,湘娥倚暮花”的神奇古老土地 ,几多往事 ,令人唏嘘感叹 ,远古传说中的舜帝南巡 ,不幸崩于苍梧之野 ,即今日湖南零陵之九嶷山也 ;娥皇女英二妃哭于湘水 ,泪染斑竹 ,不幸情恸而绝 ;楚国大夫屈原忠君爱国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不幸自沉汩罗 ,用生命抒写着对祖国的赤诚。千百年来 ,人们追悼虞舜 ,同情二妃 ,纪念屈原 ,“手接汩罗水 ,天心知所存” ,然而却极少有知道上古时代还有一位悲剧式的伟大英雄———尤 ,与湖南人民、与湘西苗族有极大的历史渊源关系 ,知道一点影迹的人们 ,当然包括我在内 ,原来都以为尤是一位…  相似文献   

9.
从屈原与伍子胥的关系看端午节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屈原与伍子胥出身相同,经历相似,容易产生相同的思想感情。伍子胥是屈原的精神导师之一。屈原多次赞扬伍的忠贤正直,表示要浮江入海,追伍殉国。屈原自沉日期与伍子胥自刭日期亦很可能相同。因此,端午节纪念的人物应首推伍子胥。  相似文献   

10.
明人汪瑗《楚辞集解》指出:屈子景仰的彭咸实是以久寿而著称的彭祖;投水自沉乃徒死,为屈子所不为;屈辞提到投水而死实乃设言;故而,屈原非水死。近年来,不少学者重倡斯论。实际上,彭咸确是投水而死的;水死是屈原抗争精神的最后迸发与对祖国不渝情怀的灿烂升华。  相似文献   

11.
对屈原《九章·哀郢》的写作背景和内客主旨,治骚者至今仍有较大的争议。前几年,我曾先后撰写《王夫之、郭沫若的<哀郢>之说不能成立》(刊《江淮论坛》1981年1期)、《关于屈原自沉的原因及其年代》(刊《江汉论坛》1982年5期,对楚辞研究界占主导地位的  相似文献   

12.
屈原自沉汨水,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变成一个具有哲学文化意义的符号。穿过历史的隧道,我们看到了屈原忠君爱国的忧惠意识,以及带有宗教烙印的荆楚巫官文化对他“死亡意识”的自觉影响。尤其是他固守气节与风骨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死亡观,彼此交相辉映,凸显其死亡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3.
“生命”是池田大作思想中的核心概念。1972年,池田大作就开始对生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生命”一直是他讨论的中心问题。池田大作“生命”概念有三层含义:个体生命、宇宙生命和价值生命。个体生命是现实中存在的生命,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宇宙生命是指宇宙蕴含着诞生生命的力量,宇宙本身是一个超越生死、永恒生命的实际存在,并与人的生命深处相契合;价值生命是指生命的尊严和人对生命的尊敬,是池田大作生命概念中的最核心内容。池田大作思想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生命的精神,生命的光辉是其思想体系的根本特色。池田大作生命思想是东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21世纪人类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他的求索精神有着深远影响.桀骜不驯、奋发图强、矢志不移的楚文化是屈原求索精神的生长土壤;经世致用、积极有为的儒家思想和中原文化是屈原求索精神的内在支撑;道家思想对于宇宙人生的独特领悟是屈原求索精神的气脉神韵.屈原的求索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追求,对国家人民命运的索求,对人类终极理想的诉求和对宇宙自然知识的探求.这种求索精神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无限的广延性,对中华民族意识具有重要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屈原是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又是位杰出的美学大师。他降生于威王鼎盛之时,自沉汩罗于顷襄王衰败之际,而主要“从政”和创作活动,则在怀王多事之秋。此时正当战国后半期,社会急骤变化,秦楚齐争强更为激烈;而适应时代发展便出现了思想解放、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生长在南楚的屈原虽然没有创立学派或为后世遗留  相似文献   

16.
庄子和屈原是最早借用“游”表示精神境界和审美观照的。庄子之“游”是哲人之游,更多地指向内在的超越与个体的自由精神;屈原之“游”是诗人之游,是基于现实的,伴随着真切的情感体验。二者有共同的生命性内涵,但又有明显的思想差异。  相似文献   

17.
《道士塔》被选入高中必修课本,是国家话语的一种表现,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文中的叙述者的价值取向和国家价值取向的契合。但是,作为不在场的"他者"———王道士,一直处于被定罪的地位,完全没有为自己辩护的话语权。现代叙事伦理关注的是叙事过程中的生命的感觉,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个体生命存在的独立性要求相适应的叙事伦理诉求,而宏大叙事的国家伦理的介入为这种诉求增加了难度。现代叙事伦理从个体生命本位出发,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命,在肯定生命的生成性、多样性、开放性的基础上,展开对现代散文叙事的深入反思,对其内在的逻辑进行颠覆性批判,探求个体生命存在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8.
拙作《屈原见到郢都论陷辨惑——兼辨屈原之放、之死(下简称《辨惑》。载《浙江师院学报》1979年1期)曾根据屈原《哀郢》、《涉江》的自述,作《〈哀郢〉〈涉江〉放逐行踪示意图》(按原名作“放逐路线”,今依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楚辞地图》说明改为“放逐行踪”,用“行踪”可包括放逐路线和放逐地点),其结论是屈原被放逐后离开郢都(在今湖北江陵市北),先到汉北住了九年,再被远放到江南溆浦(今湖南溆浦县),其行踪绘成略图,屈原被放逐所行路线及其所经和所居之地,历历分明,了然在目。但屈原从溆浦到汩罗江自沉的行踪,因与《辨惑》讨论的主要内容关系不大,当时遂置之以待另文论述。后因故搁下,今始得成此《续考》一篇,以了宿愿。要解决屈原从溆浦到汩罗的行踪问题,先得明白《怀沙》名篇的深意。明汪瑗《楚辞集解》不同意东方朔、司  相似文献   

19.
否认屈原是哲学家的观点出自一些著名学者,但以一种精神深度的揭示方法,从屈原作为诗人个体的存在方式去发掘屈原的心灵意蕴,透视其个体的存在特性和艺术世界的表达风格,发现和还原屈原诗人哲学家的应有命名。屈赋中的艺术与认识,形象与沉思已成为悲剧个体的存在表现,一种拒绝阐释的哲思,是诗人屈原为哲学家的有力例证  相似文献   

20.
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开拓新的生命空间,是人类一直追寻的梦想。在《楚辞》中,屈原通过构建昆仑神境,渲染神游过程,在诗性幻想中超越时空;在《庄子》中,庄子通过营造窈冥的道境,塑造上古有大椿等形象,在玄思中实现了生命的内在超越;《列仙传》与《神仙传》则通过描述仙山洞府,记述列仙故事,在宗教信仰中寄托了生命理想。神境、道境、仙境,三者在时间上也与人间有差异:昆仑神境的时间与人间大约是同步的;至庄子始有大年、小年之分;至《神仙传》则明显出现山中日,世上百年的时间观念。仙传中的时间差现象,在中国早有渊源,并非从佛教嫁接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