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牧业区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不同于农业区和其他民族地区的政策。对牧主经济 ,实行“和平改造”的政策 ,通过公私合营牧场 ,逐步变封建牧主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对个体牧民经济 ,按“步骤稳、时间长、政策宽”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原则 ,通过互助和合作社的形式 ,逐步把个体牧民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2.
“获利保”:草原模式新纪元文/乌林奇秋草储备期,正是牧民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节。一些牧民家里的成百上千只羊要喂草饮水,几十头奶牛嗷嗷待“挤”,还要按时按点把奶卖掉……一天东跑西颠,脚打后脑勺。而在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好力堡嘎查,有个13户牧民组建的“获利...  相似文献   

3.
我们“乌兰牧骑”是个综合性的文化工作队,我们下乡为牧民演出歌舞,同时还要宣传政策时事、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普及科学卫生知识、举办图片展览、放映幻灯等等。我在队上参加马头琴伴奏和歌舞演出,同时又放映幻灯。有人说:“有了电影,牧民不再爱看幻灯啦,幻灯过时啦!”  相似文献   

4.
周毛卡 《民族学刊》2020,11(5):74-83, 148-149
本文围绕国内外学界对青藏高原游牧地区“牧民定居”工程的讨论,按年代顺序对上个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藏族游牧地区“牧民定居”及游牧社会文化研究的主要著述进行了梳理、述评和比较。文章认为,老一辈研究者对藏族游牧地区社会文化的论著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极具开拓意义。最近十几年来的论著则主要围绕“草场承包”“生态移民”“牧民定居”等政策,实施以来的相关牧民社会文化变迁等,在论文数量和研究范围方面有了大幅的提高,研究人员俱增,但专门著作与反思性文章相对缺乏。就“牧民定居”研究来说,由于受调研地海拔较高、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和调查者自身语言、时间、刻板印象等主观因素的限制,很多研究未能深入。因而进一步指出,要做好“牧民定居”研究就必须了解和结合整个青藏高原游牧地区的社会文化,并进行长时期的参与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内蒙古赛汉乌力吉草原上,有一个颇受蒙古族牧民欢迎的工厂,这就是苏尼特右旗民族用品厂。这个厂论人数,只有60多人;论厂房,不过是几十间土屋;论资本,只有20多万元;论产值,一年也只有30多万元。那么,为什么牧民一提起它就“赛,赛,赛”地赞不绝口呢?主要是20年来,这个厂想牧民之所想,急牧民之所急,牧民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现在全厂有12种行业,从全套的蒙古包到牧民日常生产  相似文献   

6.
记得儿时,曾有几次采摘“马林”的经历,从此在我的记忆深处,时常会浮现那硕红的果实。伊犁的牧民对“马林”的鲜美味道一向是情有独钟,每年他们转场到了夏牧场就开始了忙碌的生活,似乎淡忘了这种生长在人迹罕至之处的美味鲜果。其实不然,只要“马林”长势好了,牧民会不顾路途遥远去采摘的。它的树株是很脆弱的,一场寒流,一次畜群的破坏,都会让它在几年内结不了多少果实,即便是牧民找到了它的树株,也只有“望树兴叹”了。在夏牧场,7月底是最忙碌的,打草的时候到了,所有的家庭能上的劳动力就全都用上,拿起长镰大干一场。等到一个星期后,草场里…  相似文献   

7.
在与牧民群众近三十年的交往中,苏耀乐图没有和任何一个人吵过架,红过脸,为人诚诚恳恳,办事和和气气苏耀乐图从当干部那天起,就在阿拉善军分区机关从事群众工作。他曾多次深入到部队基层和边境牧民群众当中,为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以及党的富民政策,他亲手制作了五十多米长的图片展,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几年前,他走上领导岗位,担任了内蒙古额济纳旗人武部的政治委员,成了旗委常委。从此,他更是把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作为指导人武部党委“一班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挖苁蓉是当地牧…  相似文献   

8.
地处天山峡谷中的乌和公路66公里处驻守着新疆军区某部。每当有牧民转场到天山后峡,这儿的人就会告诉他:有事就去找“66”部队。“66”驻地一带风大天寒,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多年来,这个部队努力为牧民做好事,成了牧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伙伴。过去,牧民买粮要骑马到40公里外的永丰粮店,很不方便。部队根据驻地牧民的需要,腾出了500多平方米的房子,帮他们办起了粮食分店,定期派车拉运牧民所需要的粮食。后来,又办  相似文献   

9.
我到达裕固族牧民定居的第一个村庄——干沟门,是晚上八点钟,走进康乐区区委会,院子里很热闹,当空横架一根粗绳,挂了两盏汽灯。我一打听,原来牧民们到三千里风沙线上去参加营造“绿色长城”,也刚回来,今天要举行晚会庆祝这次植树的胜利。天黑下来,汽灯照得通亮,人也来得更多。男女老少围成圈席地一坐,就在院子当心唱起来,跳起来了,节目很多,有民歌,有舞蹈,有摔跤,全是牧民自己的东西;开头那首“少年”(即“花儿”,西北少数民族喜爱的一种民歌形式),就是其中之一。从晚会上,从这些歌词里,我感受到了牧民心灵里的  相似文献   

10.
新情况下的新问题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被人誉作内蒙古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她同北美草原和中亚草原并驱,为世界最丰美的三大草原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呼盟牧区实行了生产体制的改革,推行了“畜草双承包”责任制,解决了长期以来牧业生产劳动和收益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弊端,把牧业经营同牧民切身的责、权、利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大大地调动了牧民管护和建设草原,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在新疆阿勒泰哈巴河两岸,人们都在传颂着阿热甫拜致富不忘国家,热心捐资办学的感人事迹. 阿热甫拜是新疆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的农机专业户.他在自己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治穷先治愚,致富靠教育”的道理.他走上富裕路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办教育. 1985年建立的萨尔塔木乡什坎齐牧民居民点,有近20户牧民.几年来,这里没有一间象样的教室,牧民子女上学十分不便.1988年,阿热甫拜把自己几年来辛勤劳动所得的两万元全部  相似文献   

12.
春节逸闻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许多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一样,喜爱这个传统的节日。古代,蒙古族人们把春节叫“白节”。现在蒙古族仍有人把旧历的正月叫作“白月”。“白”字出于何处?原来这个民族以白为吉,据说这与他们吃奶食有关,因为奶食是洁白无垢的。春节为“白节”,恭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义便在其中了。居住分散的草原牧民,把这个日子视为交往的良好时机,是他们欢乐的高峰。除夕,人们向长者敬“辞岁酒”,围着火挡吃饺子、下棋、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巴林右旗草原上,出现了一种草原建设的新形式——牧民联户围建草库伦。这一形式,是巴彦他拉公社巴彦他拉大队第三生产队巴图孟和等四户蒙古族社员为适应牧区建立生产责任制后的新情况而提出来的。这个队地处丘陵山区,干旱少雨,草场退化严重,亩产草量仅三、四十斤,每年冬春从外地高价购买饲草七、八万斤还满足不了需要,牲畜死亡率高达7%以上。去年秋天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集体的牲畜分户饲养,而各户的自留畜又越来越多,怎样合理放牧,解决畜草矛盾,特别是解决草牧场  相似文献   

14.
“这个事情肯定要政府主导,政府不做主导就干不起来。但是,虽然是政府主导,牧民却是主体,要调动起牧民自己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藏区的现代化只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央第六次藏区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当前区情,藏区的现代化不可能只是规模经营基础上的现代化,而必须是以农牧民为主的现代化.藏区将长期保持小规模经营格局.藏区现代化必须首先回应牧民生计系统的需要.在十三五期间,藏区必须同时完成三大基本任务:一是保证畜牧业安全,二是为藏区牧民提供就业收入,三是为藏区现代化提供稳定器.国家政策若能回应牧民的需要,解决牧区经济中存在的牧户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藏区就可以同时完成以上三大任务,从而为藏区整体的现代化提供可靠的畜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栉风沐雨     
一九六三年七月,扎鲁特旗霍林河畔的那达慕大会就要开幕了,牧民们正等待着“乌兰牧骑”的到来。突然,天下起了大雨,数日不止。牧民们都为途中的“乌兰牧骑”担  相似文献   

17.
胡亮  段雨 《回族研究》2024,(1):90-99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草原环境治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构成要素。通过对S省H村的田野调查,引入“制度—生活”的分析框架,立足于制度与生活互动的研究视角,对H村破解草原治理难题的深层逻辑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政府与牧民社会的有效互动激活了牧民参与草原环境治理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是草原环境治理取得丰富成果的关键。具体而言,政府不断增强政策性资源供给,通过加大资金供给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利用宣传工具造势,建构出浓厚的草原环境治理氛围;村集体组织则承接和传递政府各类资源,采取重塑村社公共精神和重构地方性非正式规定等柔性治理手段,唤醒了牧民对村社集体的信任与认同,实现了村社共同体的再造。在上述草原环境治理实践中,制度主体与生活主体持续互动,促使牧民认识到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性,看到了解决草原环境问题的可能性。于是,牧民开始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的准则,因而完成了草原治理中“无动于衷”到“被迫参与”再到“生态自觉”的重大转变“。制度—生活”分析框架的引入,拓展了草原环境治理的研究视角,增进和深化了对草原环境...  相似文献   

18.
曾经采访过许多牧区,记者知道草原上分春、夏、秋、冬四季牧场,牧民在季节变换之时都会“逐水草而牧”——转场。而这次在内蒙古边境的西部和北部草原,才第一次了解到在转场之外还有“走场”。那是7 月中旬在锡林郭勒市的阿巴嘎旗,副旗长宁布向记者介绍说,该旗北部边境一线的草原因为连年受灾,特别是今年遭遇五六十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草场退化、沙化,牲畜无草可吃,牧民别无出路,只得走场。历史上,远距离走场放牧也是阿巴嘎旗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一项不得已的措施,牧民称之为“走敖特尔”。上个世纪50 年代以后,每有灾害发生,除旗内调剂好草场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受灾牲畜走场外,还接受过邻近旗受灾牧民的走场牲畜。而走场到旗外的草场,主要集中在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正镶白旗等地。灾情最为严重的年份,走场的牲畜占全旗牲畜总数的一半以上,有些苏木的全部牲畜都得走场。平常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场则意味着世世代代养育牧人和牲畜的这片草原再也不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将自己的主人抛弃了。牧人和牲畜,都不得不另寻生路。草原和人及牲畜的关系,开始了颠覆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1992年的一天,几个藏族牧民肩扛一床藏毯来到拉萨,径直找到一家律师事务所。他们满怀感激之情,将这份珍贵礼物送到藏族女律师央金手中,虔诚地清她收下。他们做着祈祷的手势说:“我们一家老小都会记住央金律师的恩德,我们都要为你的幸福祈祷.”原来,这些牧民在央金的帮助下打赢了官司。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草原的第一枚“五一”奖章文/布和格日勒图初春的科尔沁草原披上了绿装,在温都花煤矿门前公路两旁,整齐地排着由煤矿子弟中学组成的彩旗队、鼓乐队、花环队和刚从井下换岗上来的几百名工人以及煤矿家属等,足有一华里长。还有不少骑马赶来迎接的附近牧民群众。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