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郭保林是有成就、有个性的散文家,也是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创作追求的散文家。他的文体自觉表现在对散文理论和创作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更表现在他在创作实践中自觉地探索散文的艺术形式,守成创新,不离其宗。他以自觉的艺术实践丰富了散文范式,为散文艺术发展辟径开路,提供了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郭保林鄙视文坛上的低迷颓败之风,拒绝纠缠鸡毛蒜皮的小悲欢,他要创造具有史诗般品格和浪漫主义精神的散文世界,创造浓墨重彩、瑰丽凝重的散文世界。  相似文献   

2.
四 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散文有过一个透辟的见解,他说:“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往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文学史上,每个散文家的作品,都能印证这个见解的正确性。李广田的创作个性是十分鲜明十分强烈的,他在作品的构思、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主题的提炼、语言的色彩、感情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精神个体性”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略论瞿秋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瞿秋白同志的名字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他的主要精力用在从事党的领导工作、理论建设和革命实践方面,但他在文化思想战线上也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在上海同鲁迅先生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的光辉战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丰碑。二十年代初,他是才华初露的散文家。他以明快清新的文笔,最早报道了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的情况,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宝库。三十年代前期,他是多才多艺的文艺理论家、杂文作家、翻译家,为成长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许多瑰丽的珍品。瞿秋白的文学作品和译文,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珍贵的遗产,也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纯艺术思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纯艺术思潮。由于以往人们研究现代文学思潮时,多从自由主义、唯美主义及社团、流派等角度切入,致使一些问题模糊不明。作者从非功用、超功用视角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纯艺术思潮的四次发展嬗变,对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性质、功能和文体方面的纯艺术追求做了估价,并站在中西文艺思潮的大背景上,考察了这一思潮形成的原因。作者还对纯艺术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是非得失做出了估价,认为这一思潮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缺失,但其作为战鼓外的琴声对于新文学的发展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其芳(1912—1977)近年来引起评论界的注意,人们开始客观地、公允地审视和评价其创作与成就,而对于他参加革命以后的创作,尤其是散文创作,则表示了某种冷落。何其芳的散文创作是他的思想、生活前进的表现和记录,本文着重对其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进行探讨,以期总结其创作上的得失。  相似文献   

6.
何其芳的早期诗文有梦幻的色彩。他失望于黑暗现实而奔赴延安,诗风为之一变,可主观上的脱胎换骨与客观上蜕变的痛苦,使他陷入嬗变的困惑,其业已形成的艺术个性在宁缺毋滥中渐趋失落。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在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唯美主义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注入了新鲜活力和理论激情,而且还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表现形式、审美形式以及审美格调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是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发端于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整整三十年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它以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发挥了战斗的职能,这在散文创作的领域中也  相似文献   

9.
南帆:迟到的现代派散文——兼论学者散文的艺术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散文本来积累最为丰厚的艺术基础是抒情和幽默 ,南帆的散文却有非常明显的反抒情倾向 ,虽然他不乏幽默感 ,但是他却谨慎地节省着幽默情趣 ,避免幽默妨碍他思想的深邃。他的散文主要是追求智性的 ,审智的 ,而不是以情感为主的审美散文。他的审智之所以没有流于抽象 ,是因为他有异常生动而丰富的艺术感觉。超越了抒情 ,直接从感觉进入智性的思索 ,让思索带上感性的生动性 ,这一点正好与西方现代派诗歌与小说在艺术上是同步的。在我国诗歌和小说中 ,早就有了现代派的潮流 ,半个多世纪以来 ,却缺乏现代派散文 ,南帆散文的出现 ,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的空缺。中国现当代散文 ,主要来源于明清小品和英国幽默 ,长期以来 ,中国散文就在这两个渊源中发展 ,而南帆散文的思想艺术渊源却是法国的罗兰·巴尔特和福柯。不同的渊源 ,再加上特殊的才华 ,使得南帆的散文对于中国现当代学者的智性散文意味着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10.
熊权 《云梦学刊》2009,30(1):5-9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开创者之一,李何林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左翼文艺研究和鲁迅研究两个方面。他的《中国文艺论战》、《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仍是当今学界现代文艺思潮研究不可忽略的出发点;他的鲁迅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结合,堪称建国后鲁学“正统派”的代表。对李何林而言,革命经历影响学术选择,学术方法、理路体现革命信仰和斗争思维.我们要从“革命”与“学术”的交融来理解其现代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孙绍振无疑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而作为一位诗人和作家,孙绍振出过诗集,写过小说,现今又跃马闯入散文领域频试身手。《面对陌生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一书收辑了他这几年散文创作的主要作品。在孙绍振所构筑的散文世界里,我们可以观瞻到这位理论家写起散文来,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呢?我觉得,有一点是应该首先加以肯定的。那就是:将自我天性中的幽默因子与理论研究的严谨表达自觉地溶入散文创作的实践中。但细加探究,孙绍振散文创作赖以飞跃的这一双彩翼,在其为主实…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散文发展史上,巴蜀作家是一支极富开拓创新意识的创作劲旅。其间的郭沫若、何其芳与巴金是世人公认的巴蜀三杰。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名篇为中华散文增添了艺术瑰宝,更以自己的锐意开拓在百年散文发展史上多次显示了里程碑意义。他们的创作虽已成为历史,但体现在他们创作中的精神风范对繁荣新世纪文学仍有着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从萌芽阶段开始,就有许多根本问题困扰学术界。德国汉学家顾彬所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译本2008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进一步思考、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参照系。他的这部文学史还不能真正全面科学地展示中国现代文学的全貌,对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家的论述也缺乏应有的深度。但他对中国文学的深厚感情,他独特的文风和学术个性,对未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4.
何其芳是我国现代文坛上享有盛誉的诗人,散文家、文艺趣论家。他以绚烂柔美的诗文、赤诚坦白的心灵、认真严谨的精神,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和崇敬。何其芳是从诗歌开始文学生涯的。早在三十年代初,他就以“汉园三诗人”的美名而崭露头角,而且在诗歌创作道路上跋涉了整整半个世纪。作为诗人,何其芳奉献于社会的诗作数量不多,五十年间,仅有《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和  相似文献   

15.
废名是现代小说家中艺术风格颇为独特的一位。文艺评论家李健吾曾说:“在现存的中国文艺作家里面,没有一位更象废名先生引我好奇,更深刻地把我引来观察他的转变的。有的是比他通俗的,伟大的,生动的,新颖而且时髦的,然而很少有一位象他更是他自己的。”①度名艺术风格的独特,正体现了他艺术个性的独特。那么,他的这种独特的艺术个性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废名一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纯。1910年他出生于湖北黄梅县城南的一个封建大家庭,兄弟姐妹五人,他为次子。先后在家乡私塾、黄梅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和…  相似文献   

16.
简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毅梅 《殷都学刊》2005,1(4):96-98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在现代文学领域中占有显著的地位,被称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他的散文风格独树一帜,储满了诗意,又平实质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至今已成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探讨其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涵盖了内容、语言、构思、基调、文风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形成和发展的抗战文艺,已和“五四”文学革命和左翼革命文学一起,融汇进了中国文学的史册。可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抗战文艺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直到1979年,这种落后和迟缓的局面才被打破。近年来,抗战文艺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研究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那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热闹的时期,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有质量的学者和著作,重要的是,对“五四”的重新认识,恰好与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同步的。因此,那十年间的现代文学研究,真正艺术本体论的成功论著尽管微乎其微,但那种精神启蒙式的情感喷吐,其意义早已超出了文学本身。人们正是通过中国现代文学,开始重新发现了个性主义传统与中国知识者的命运。在整个文学研究领域中,现代文学的魅力,是更直接地体现在当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邓小平论文艺,体现出他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设计师的思维个性:立足哲学思维的宏观视角,整体性、现实性与辩证思维相结合,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的熟练运用,通过系列论断阐述社会主义文艺的纲领性原则问题。 邓小平对文艺的论述,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对社会主义文艺在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作出了科学决策:(一)拔乱反正,肯定“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我们的文艺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文艺工作的成绩是显著的,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前提;(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主要任  相似文献   

20.
在沉甸甸的、厚重的四卷(150万字)的《秦似文集》中,散文作品占了相当重要的页码。秦似先生是以创作杂文著称于世的,他的杂文创作的光辉成就,已经理所当然地载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灿烂史册;那针砭时弊的犀利笔锋,常常令人们精神为之一振,鼓起鞭挞丑恶,抨击劣迹的勇气。相比而言,秦似的散文比之杂文篇幅则少一些,艺术风格也迥然相异。因此,读他的散文,人们仿佛被带进了自然清新、朴素雅淡的艺术天地,那飘逸潇洒的气质,深邃隽永的韵味,使你感受到“象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的美的享受。秦似的散文同样闪耀着不凡的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