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里记叙了子产反对毁乡校一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日:‘毁乡校,何如?’子产日:‘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者否。其所善者,或击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数也;不如小决使道:不知吾闻而药之也。’”在这段话中,子产详细地阐明了为什么不毁乡校的道理,充分展示了一名政治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以民为本的宽广胸怀。  相似文献   

2.
王恩来 《理论界》2008,(8):116-117
《礼记·檀弓下》有这样一段记载: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相似文献   

3.
<正> 不憾我不见古人,憾古人不见我。闻者以为夸语耳,而孰有知共然者?古人之事,可涕可笑、可亲可畏者,则已有传书,而吾得而闻之,以送吾怀,不见可矣。我历风雨晦明于百年之内者,有足令古人涕者焉,有足令古人笑者焉。我之敷心、肾、肺、肠以与物相酢者,非古人不知其可亲也,非古人不知其可畏也。而古人往矣,无能见也。此陈正字所为念天地之悠悠者也。  相似文献   

4.
贾谊论(节)     
苏轼 《船山学刊》2003,(3):99-99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  相似文献   

5.
<正> 《论语·颜渊》载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短短一句话,却一直众说纷纭。最先解释“无讼”的是《礼记·大学》。它在引用了孔子那句话之后说:“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郑玄注云:“情扰实也,无实者多虚诞之辞,圣人之听讼与人同耳,必使民无实者不敢尽其辞,大畏其心志,使诚其意不敢讼。”按照这种解释,无讼就是借助于法庭的威严使无实者畏而不敢讼。《周礼·秋官·大司寇》则云:“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后听之。”郑注云:  相似文献   

6.
因为电视剧<走向共和>连播的缘故,晚清人物李鸿章又成了人们争议的话题.梁启超曾写过<李鸿章传>,对李氏做了一番总结:"李鸿章今死矣.外国论者,皆以李为中国第一人.又曰:李之死也,于中国今后之全局,必有所大变动.夫李鸿章果足称为中国第一人与否,吾不敢知,而要之现今五十岁以上之人,三四品以上之官,无一可以望李之肩背者,则吾所能断言也."①梁启超还说:"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并称李"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  相似文献   

7.
相宗络索     
三界九地地犹位也修行此地之染浄为因。成就讬生为果。因以从染入浄。次第而臻。随因得果九等差别。以分要为从根求浄。误以八识为圣證上地。报尽还生下地。故颂云界地随他业力生。三界界限也。四果四空。相因成熟。故通为二。一「五趣杂居地」人天畜生饿鬼地狱为无趣有意趣趣生二义。意趣为因趣生为果。此天趣乃有分段生死。不知佛法。此宗专说当人八识。而旁及天鬼畜狱以人造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龙 ?何以它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圣物 ?为什么“龙的传人”和“黄炎子孙”几乎与“中华民族”同义 ?而现今为世公认的龙却是同任何实际生存的动物都已对不上号的多重复合图象。连博学多识的孔子也为此发出了“鸟 ,吾知能飞 ;鱼 ,吾知能游 ;兽 ,吾知能走 ;龙 ,吾不知其能乘风云而上天”的茫然叹息。这表明龙的形象到了东周末世已完全脱离了其动物原型。而迄今学术界出现的鳄、蛇、蜥蜴、鲵、猪、马、闪电、云、松树、霓虹诸说的共同特点仍是以上述定型化的多元复合龙作为研究的参照物 ,① 这种以今溯古的思维定式显然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正> 子张(前503—?),春秋末陈国人,姓颛孙,名师。孔子学生。以勇武激进著称。孔子曾说子张偏激,子路卤莽。他主张,读书人面临危难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生命拿出来;见到有利可图时,就要考虑应该不应该去取得。1.1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相似文献   

10.
离骚解题     
“史记”屈原列传引淮南王刘安之言曰:“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亦云:“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此皆訓离为罹。案离骚一词为楚之方言。项安世家说云:“楚语: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韦昭曰:骚,愁也。离,畔也。盖楚入之语,自古如此。屈原离骚,必是以离畔为愁而赋之。”今人郭沫若、游国恩承之。郭谓屈氏以口语标题,别开生面。(见郭著“屈原研究”)游谓离骚盖楚曲名,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见游著“楚辞论文集”屈原作品介绍)三氏之说是矣,惜未能疏通证明。请申证之。考离骚为楚人语,项氏所引楚语伍举之言,此战国时语也。至汉转为牢愁。离牢双声故得相  相似文献   

11.
何孟春《何氏叙录》载:东坡小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达者处世,盍于是求之?其心休休,何愁之有?燕泉在分司看菊偶题。按苏东坡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云“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谓菊,以重九佳节而对名花,自然景与情会;一旦事过景迁,则徒感  相似文献   

12.
《说苑校证》二十卷,向宗鲁先生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向著间有可商处,我曾作有《〈说苑校证〉订补》一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1期),今复得若干条,兹敷衍成文,就教于学人。若高缭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过、补婴之阙,特禄仕之臣也。(君道篇 P16)按:若,今也,时间副词。吴昌莹《经词衍释》云:“曰若,发语词,犹言於今也。”章太炎《王伯申新定助词辩》云:“《盘庚》之‘若’当训此,此犹今也。”徐仁甫《广释词》“若犹今”举了4例,可参看。本篇后文云:“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栾激未尝进一人,是进吾过而黜吾善也。”言赵简子与栾激交…  相似文献   

13.
《论语·颜渊》中记录了子贡与卫大夫棘子成关于文质关系的一次论辩: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孔安国解“文犹质也”等四句为:“皮去毛曰鞟,虎豹与犬羊别,正以毛文异耳。今使文质同者,何以别虎豹与犬羊邪?”(转引自《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2503页)后人多本孔说,迄来见异议者。然而,我认为关于子贡这段话的理解,尚有可商榷之余地。问题的关键在于“文犹质也,质犹文也”究竟是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自古能任天下之事者。必先得天下之心。得天下之心然后惟所欲为而无不如意。故谋所以裕国者。不恃吾文告之密。而恃吾恻怛之诚。谋所以强国者。不恃吾督促之严。而恃吾爱护之切。令修于庭户之间。而风行于千里之外。必其醖釀者深。而非一朝一夕之所能致也夫子答子贡问政。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训曰。之矣云者。言先须民信也盖民以食为天。非足食何以禦凶年。民以兵卫国。非足兵何以扞外侮。況天灾流行。水旱且与兵燹之灾同至。不有以足之。如竭蹶何哉。虽然。足固未易言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此恒理也。然试号于众曰。尔  相似文献   

15.
孝经之义。广矣大矣。识其微者。其惟张子西铭乎。夫孝始于不忘所生。推不忘所生之心。故敬宗。敬宗故可以收族。广收族之义。则四海皆兄弟。天下为一家。而与万物同归于天。故张子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圣人之教人。莫大于孝。其示民莫严于祭。易曰。观(?)而不荐。有孚颙若。传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祭者。所以充民爱  相似文献   

16.
千草亭记     
人生不过百年而敝精神于虫鱼鸟迹文工墨妙之役。冀倖万世不可知之名。豈非天下之至愚哉。然且为之而不捨。非是而不乐。此非精神气烈之充溢结轖非有讬于物而不纡者乎。乃知无所讬而气和者至人也。讬于有益以平其气者君子也。讬于无益而有损者则诚愚惑之人耳。王右军晋代豪杰之士。谢安蔡谟温峤之伦。洪景卢称其操履识见。当世罕匹。而为书名所蓋。艺之为累大矣。吾谓右军不讬于书与当世功名之士相驰骋。所成就当不过谢安蔡谟温峤安能师表后学为书。家宗。令儿童走卒知名也哉。吾友陈君壬林。官大理有年。案无留牍。而非性所乐。官事馀闲。辄寓情于翰墨。耽吟咏而工章草。永师张(?)醉僧。皆若神契。兴之所至。挥翰如飞。  相似文献   

17.
《张释之依法断案》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扑,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相似文献   

18.
颜浊趋进谏曰 :“君乐治海上 ,不乐治国 ,而六月不归 ,彼傥有治国者 ,君且安得乐此海也 ?”(正谏篇 P2 0 7)按 :下“治“字盖涉上文而误 ,作“治”非其指矣。《韩非子·十过篇》作“奈臣有图国者何 ?君虽乐之将安得 ?”可据校改下“治”为“图”。虎豹为猛 ,人尚食其肉、席其皮。 (敬慎篇 P2 64 )按 :《意林》引作“虎豹虽猛 ,人食其肉。”为犹虽也 ,推拓之词 ,《意林》以意改之耳。王叔岷《古书虚字新义》“为犹虽也。《庄子·知北游篇》‘六合为巨 ,未离其内 ;秋毫为小 ,待之成体。’两为字并与虽同义。《楚辞·七谏》洪兴祖补注引下…  相似文献   

19.
独行洪先生者余塾师李先生啸溪其及门弟子也。先生字秋浦。尝扶杖过塾。侃侃谈节义。酒后益激昂。挺身端坐。望之俨然。同治甲戌礼培絻十龄犹忆其论治心之学云。朱子言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今年且七十恍惚。洪先生声容气岸如对案提撕亲接其警惕夷考其行谊。是殆狷者之流。而圣人之徒与始先生与曾文正读书邑之东皋书院。文正恂  相似文献   

20.
论由乞     
自篆变为隶体声随形改。若也之为地。巛之为坤。乾嘉诸儒。始稍稍知之。至于萨之为薛。笑之即笑。虽有识者。犹未信用也。殳写为闪。■写为■。笔迹大变不能诘矣。飌虣同出古文。而飌实无取焉。马头人为长与禾下人为秃。则何异乎许叔重名传讽籀。颇乱六书。象事象形。未能分析。其尤谬者。在不知鬼为极尊。诬以猴头。乃云阴贼可畏。读由为勿。以致经典由字。不知下笔。世人奉为圭臬。鬼遂成丑语矣。周礼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