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贺县瑶族主要有土瑶和过山瑶两种,土瑶也称平头瑶,过山瑶也称尖头瑶,这种称呼均和妇女所戴帽子的形状有关,另外,土瑶是先迁来的,所以也称"在地瑶"或土瑶他们自称"土优"(t'oju)或"勉"(mjen),意思是人土瑶和过山瑶都使用勉语,可以互相通话,两个支系均属盘瑶系统(优勉系统),与瑶族另一大系统——布努瑶系统有较大差别,但土瑶和过山瑶两支系是分寨聚居的,文化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互不通婚嫁,据说过山瑶迁来贺县才六七代人,因此,土瑶把他们视作外人,称之为  相似文献   

2.
布努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巴马、大化3个瑶族自治县和凌云、田东、东兰、风山、南丹、马山等十几个县境内。“布努”系自称,他称有背篓瑶、安定瑶、土瑶、番瑶等。据统计,1982年布努瑶总人口约40余万,占全国瑶族人口总数的28%,是仅次于盘瑶的一大瑶族支系。布努瑶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广泛分布在云贵高原边缘广西境内的石山地区,以耕山为业。对布努瑶的经济生活,学术界有关部  相似文献   

3.
瑶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宋元时期,瑶族就散居于两广与湖南接壤的五岭一带,此后,由于长期向南迁徙流动,形成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局面,但从总体上看瑶族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据统计,瑶族共有2134013人,(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325118人,占瑶族总人口的62%以上,主要聚居在都安、巴马、大化、恭城、金秀、富川等瑶族自治县内,其余散居在灌阳、贺县、龙胜、凌云等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3,(9):52-53
湖南有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8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后四者人口较少,呈散居分布。据“六普”统计,全省有白族人口11.58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77%,主要聚居在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洪家关白族乡、马合口白族乡、刘家坪白族乡、淋溪河白族乡、走马坪白族乡、麦地坪白族乡等地;回族人口9.47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45%,全省绝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回族人口,  相似文献   

5.
1998年的夏末,我的考察路线延伸到了粤北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在该县三排瑶乡,刚好碰上一位瑶族老人去世。在“贵”(排瑶对未婚青年男子的称呼)的引导下,我开始记录“八排瑶”摄人心魂的葬礼过程。“八排瑶”俗称排瑶,是我国瑶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据考证,排瑶的先民于一千多年前从湖南洞庭湖一带迁徙而来,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和人文、习俗体系。主要聚居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南岗、三排、涡水等八个乡镇,人口约七万人。去世的是位男性老人(自然死亡),在老人咽气的那一刻,家属就在门口鸣放一声震耳欲聋的铳炮,以此告知同寨亲友前…  相似文献   

6.
梁芳 《民族论坛》2003,(9):19-20
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多民族省份,除民族自治地方外,还有100个民族乡,绝对数在全国占第4位。这些民族乡分布在全省9个市的34个县(区)中。其中怀化22个,永州22个,邵阳21个,张家界15个,郴州13个,常德4个,衡阳1个,株洲1个,益阳1个。全省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8个世居少数民族均单独或联合建有民族乡。其中瑶族乡50个,苗族乡14个,土家族乡9个,侗族乡2个,白族乡7个,壮族乡1个,回族乡2个,侗族苗族乡7个,苗族侗族乡4个,回族维吾尔族乡3个,维吾尔回族乡1个。2002年全省100个民族乡有人口11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68.1万…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瑶族聚居的主要地区。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瑶族140多万人,其中广西就有86万多人,占61%。广西的瑶族主要分布在都安、富川、金秀、巴马四个瑶族自治县,这四个瑶族自治县的瑶族人口占广西瑶族人口的将近一半。其中:都安20.5万人,富川11.9万人,金秀4.4万人,巴马4.2万人。瑶族支系繁多。以广西四个瑶族自治县而言,都安和巴马以布努瑶为主,富川主要是平地瑶,历史上又称良(粮) 瑶,金秀盘瑶人口最多,约占80%。瑶族各支系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比较而言,富川平地瑶的发展水平较高,与当地汉  相似文献   

8.
白裤瑶的宗教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裤瑶一万多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的里湖和八圩的千山万弄中,其他则散居于广西河池县的拔贡乡和贵州省荔波县瑶山公社境内。白裤瑶聚居于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梗阻。由于历史上和地理上的原因,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直到民主改革前,刀耕火种仍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耕作方式,牛耕的使用並不普遍,脚踏翻锹、锄头、砍刀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工具;此外,还使用部分木制工具从事农业、狩猎和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研究的湘南瑶族地区是指在湘南瑶族集中的聚居地区和瑶汉杂居的小聚居地区。前者包括江华瑶族自治县和享受自治县待遇的江永县,后者包括永州、郴州、衡阳三市所辖的31个瑶族乡。以上统称湘南瑶族地区(简称"湘南瑶区"或"瑶区",下同)。据2007年底统计,湘南瑶区共有人口115万,其中瑶族62万,占总人口的54%;有国土面积785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  相似文献   

10.
桂江中游一个瑶族村落的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浦县位于桂江中游流域,境内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南部的三河乡境内有一片平均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区,直抵金秀县境,是为大瑶山的延伸部分。三河乡是一个汉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汉、瑶、壮多民族杂居乡。三河乡的瑶族,有的散居在以汉族人口为主的村落里,有的集中居住,形成瑶村,田厂村和冲口村就是两个瑶族聚居的村落,它们位于平原与山区交界之处,两村相连,没有明显的界限,村落在山腰,北边山脚下的平原是耕作区,南边村后是广阔的山地,IWe年有人口近700人。田厂村瑶族自称“尤棉”,他称则为“盘瑶”、“过山瑶”。上世纪中叶,因…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祖国东北边陲的一个多民族省份。世居于黑龙江的蒙古族,有14万多人口,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状况。全省有1个蒙古族寓治县,5个蒙古族乡(镇),66个蒙古族村。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和富裕县单设了蒙古族学校,主要采取“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和“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的两种形式。共有单设中小学97所,其中小学85所,在校生5734人;中学12所,在校生2823人;中小学教职工649人。非单设校小学蒙古族在校生4830人,初中2513人,高中592人。蒙古族在普通教育阶段学生总数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17%。全省有1所多民族的师范学校,每年招收1个蒙古族班,蒙古族在校生180人,其中蒙语授课师范生39人。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1月,我们有幸抵达广西贺县土瑶地区——沙田乡大冷水村参观访问,发现土瑶的生活习性与连南排瑶的生活习性有许多相似之处,为此,笔者有意识地作出下列比较,借以窥觅定居瑶族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及土瑶与排瑶之间的某种关系。 一 众所周知,瑶族过去的历史,是一部迁徙动荡的历史。瑶族在多次大规模的迁徙动  相似文献   

13.
那坡黑衣壮     
凌峰摄 《中国民族》2007,(3):I0006-I0006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百色地区那坡县的大石山区,有5万多人,以身着天然蓝靛染制的黑色服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4.
越南的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跨境而居的古老民族之一。在我国 ,彝族共有 6 57万多人 ( 1 990年 )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均有彝族分布。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 ,壮、汉、傣、彝、苗、瑶、哈尼、拉祜等民族跨境而居 ,往来不断。根据越南已经发表的调查资料 ,越南 54个民族中属于藏缅语族的有 7个民族 ,分别是 :贡族 ( 1 2 6 1人 ,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和奠边县 )、哈尼族 ( 1 2 4 89人 ,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封土县和老街省巴沙县 )、拉祜族 ( 531 9人 ,主要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孟牒县北…  相似文献   

15.
一、少数民族概况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省份。全省有45个少数民族,人口1,614,026人(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统计),占全省总人口的4.94%。其中主要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10个少数民族。我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有些民族聚居区又与汉族交错杂居,基本上属于民族杂居、散居地区。全省有1个民族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32个民族乡(朝鲜族乡16个、鄂伦春族乡5个、蒙古族  相似文献   

16.
毛南族人口三万八千多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山区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河池、南丹和都安等县(自治县) 境内,其中百分之七十左右聚居在环江县西部的上南、下南二乡。这里群山耸峙,河谷深切,自古以来,毛南族人民“硗确不独苦”,生息于斯,劳作于斯,世世代代,硬是用自己的汗水将那“高山地瘠”的不毛之地浇灌成了富饶的“毛南山乡”。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习俗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与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一个族群的传统文化习俗与历史背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成员的学业成就.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土瑶传统文化习俗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土瑶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通过对土瑶部分传统文化习俗的"深度描写",揭示学校院墙之外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从文化的视角和层面来探究土瑶学校教育失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凿壁探婚”,瑶语叫“闹门墙”,是谈情说爱的同义语。这是瑶族男女青年的一种独特择偶方式。在荔波县瑶麓乡的瑶家村寨,凡有儿女的人家,家家都有专给姑娘们谈恋爱的房间(瑶话叫闺),外族人称探婚房。“探婚房”从每家新建房子时便开始设置。每个家庭的姑娘,都要在青春期后进入此房,等待小伙子的追求。上一代姑娘走完了,房子空下来,等到下一代姑娘长大成人;大姐走了,二妹进住,  相似文献   

19.
2月4日,是农历的“立春”,桂西地区一扫连日来的阴霾天气,艳阳高照,让人一下子回到明媚的春光里。原计划在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的吞力屯观看一场黑衣壮(族)歌舞表演之后就赶往云南省的富宁县,但这个屯子的一场婚事把我们留住了。一呆便是两天。吞力屯坐落在离县城17公里的一个山坳,过去不通公路,走山间小道到县城得三四个小时。几年前群众投工投劳修了一条砂石路,县里准备明年铺柏油。全屯58户人家,380口人,都是黑两千元。据说,黑衣壮从古到今一直实行严格的族内婚制,禁止与其他的壮族族群和其他民族通婚,也从来没有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7代以…  相似文献   

20.
乌兰县蒙古族宗教生活的变化及其社会原因考察先巴乌兰县共有蒙古族5816人(1994年底统计数),主要分布在巴音、铜普和赛什克3个牧业乡。在历史上,乌兰县蒙古族分属原和硕特部的西前旗(今铜普乡一带)、西后旗(亦称“柯柯贝勒旗”,今赛什克乡一带)和北左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