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A—B”格式成语进行进一步的讨论,重点讨论结构中“-”的语义特点和句法功能,比较“-A—B”和“-x”两个格式中“-”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论《金瓶梅词话》的数词成语与熟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词话》中,有用数词构成的成语和熟语,按照数词同其他词类的组合情况,我们将其归纳整理为六类20种格式。从中我们不仅看出它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对现代汉语的传承,凸显了它的近代汉语特色,更体现出对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古代汉语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词语和句法格式.<幽明录>正是这一时期的著作,其结构模式充分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复音词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现象与规律.成语中的数字搭配使用就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其中数字"一"可与"半"、"一"、"二"、"三"、"九"、"十"、"百"、"千"、"万"等配合使用,而组成各种固定格式(一般都是成语).这些数字一经进入固定格式,即由其格式来表示具体的意义,其数字本来...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对传统的成语观 ,即成语结构的固定性和意义的不可分解性提出了质疑 ,然后阐述成语句法的可变性和意义的可分解性 ,并指出成语句法的可变性取决于成语各构成成分的意义是否有助于成语整体意义的构建 ,成语意义的可分解性又依赖于成语运用和理解中包含的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最后说明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成语的可分解性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成语的理解和提高他们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成语古汉语简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语,绝大多数是古已有之。学习古汉语常会触及成语,学习成语又离不开古代汉语,成语中包含有古汉语知识。成语是古今汉族桥梁。  相似文献   

7.
"以A为首"格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凝固性很强的格式,以往语法学界对此格式关注不多。文章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描述了"以A为首"格式的构成和句法功能,并探讨了A和格式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8.
许多像"不痴不聋、不卑不亢"格式的成语,我们把它叫"不A不B"式成语。文章主要从"不A不B"格式成语的来源探讨成语"不A不B"格式中A、B的特征,成语的感情色彩特征以及成语的变式等。  相似文献   

9.
从语法分析的句法、语用平面考察了"是……的"格式中"的"的隐现情况,初步给出了影响"的"隐现的句法、语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成语文化有"成语的文化"和"文化的成语"两种内涵.前者是指"成语化了的文化"即以成语为载体的各类文化;就其外延而言,只有那些被凝练到成语中成为成语意义内容的那些文化元素,才是所谓成语文化.后者是指"成语这种文化"或"作为文化的成语",它是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外延是与成语的外延相当的.从价值论的角度说,任何有价值的成语文化研究,必须是合乎研究目标的求真原则、研究任务的求善原则、研究成果的求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